李垣諭
不是中老年人OUT,而是世界沒跟上中老年人!他們超乎你想象地渴望在網絡世界中表達自我、擁抱社交,美篇APP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專屬的舞臺。
游山玩水,攝影記錄,再發個朋友圈感悟人生——這是當下中老年人“佛系”生活的常態。
湯祺的父親同樣如此。2015年,一次旅游后他帶回了幾十張照片準備發朋友圈,不料朋友圈的“九宮格”把他難住了——這幾十張圖沒法一次性發完,只能分開發、刷屏發。他不得不向兒子求助。
湯祺當時在華為研發部工作,他先是替父親找了幾款熱門圖文創作APP。但這些APP功能花哨,操作繁瑣,對中老年人極不友好。于是他干脆親自上陣。針對以上痛點做出了圖文創作工具“美篇APP”。
美篇APP不僅有簡單易懂的教學引導,還簡化了長圖文的制作流程,且一次能添加100張圖。制作完成后APP會生成H5頁面,可以一鍵分享至微信。
APP得到父親認可后。湯祺便在華為內部論壇進行推廣,迅速收獲了大量好評。接著在2015年3月,他從華為離職,圍繞著美篇App開始獨立創業。7月,美篇APP正式上線,用戶可通過微信、微博、手機號注冊登錄。
迭代后的美篇APP逐漸豐富了背景音樂功能和圖文模板。它作為圖文創作工具。功能基本齊全,加之使用門檻低,上線后便吸引了大量用戶使用,其中有老有少。
但時間一長,年輕用戶開始流失。畢竟能花大把時間編輯長圖文,愿意欣賞、分享長圖文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且湯祺發現。中老年人一方面生產了大量原創內容,另一方面迫切地希望分享、傳播內容。
湯祺就此順水推舟,將美篇APP的定位從“圖文創作工具”轉向了“中老年用戶的社交平臺”。如今,美篇首頁呈現為與微博類似的信息流,走陌生人社交路線。
為活躍平臺用戶,湯祺結合用戶數據開展了運營。比如,APP內設有“感悟人生”“攝影群”“生活就是風景”等無門檻限制的興趣群,稱為“圈子”。用戶加入圈子后,可發布文章或參與話題討論;APP內置“詩詞爭霸”答題比賽,以傳統文化和大眾主流的興趣為紐帶連接中老年用戶。
微信開放小程序后,美篇也上架了小程序。如今,美篇累計用戶達7700萬人。2018年8月。美篇宣布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
目前,美篇的盈利模式包括廣告,在用戶打賞文章時按打賞費的30%進行抽成,以及提供圖文打印成書的服務,其客單價在20-300元不等。湯祺介紹,全平臺的打賞月流水在千萬元級,服務的月銷售額達數百萬元。
考慮到移動垂直社交殘酷的生存現狀,美篇亟需找到更符合平臺調性的變現方式。湯棋表示,美篇正在嘗試知識付費產品和電商產品,同時也在規劃中年征婚交友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