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紹博
摘 要:本文首先是針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過程中有關測量方面的幾個特點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進行控制的幾個要點,主要包括施工前后的測量控制,同時也闡述了有關質量方面的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測量;質量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志碼:A
1 高層建筑工程中關于施工測量特點分析
1.1 精度要求比較高
高層建筑建設的過程中,其精度問題將直接決定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在進行高層建筑的時候為了可以使施工的速度更快些,一般都是采用階梯狀流水施工作業,現場進行配裝,比如像鋼結構、幕墻工程等等,這對于施工測量精度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高層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問題,結構都是屬于超高的,測量放線時期要嚴格控制測量的進度問題,要求很高,要是實際測量產生的誤差太大,其造成的影響也會變大,那時將不只會導致建筑自身的功能發生變化,對于電梯的運行影響也很嚴重,由于電梯都是長距離高速運行的,會在一定程度上惡化高層建筑的結構,導致受力發生變化,所以對于施工階段的測量誤差要嚴格控制。
1.2 影響因素多
建筑的外形設計、工程所處位置的周圍環境、施工的工藝技術等等也都會影響到高層建筑,此外與測量儀器精度的原因以及施工作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關。這就要求基礎的剛度必須符合建筑的負荷,否則超高層建筑沉降會更大,從而導致差異沉降也更加明顯。
1.3 技術難度大
高層建筑由于高度原因導致其自身結構較為特殊,在地面以及高度上距離較遠,這就需要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設置多個測站,對于空間層面上,位置也是時刻在變化的,不好控制,容易發生累計誤差過大的現象。建筑的高度越高,其測量的剛度越小,尤其對于那些特體異型的建筑,在進行施工時因為環境原因而產生的影響也就更加的明顯。而且在高空作業的時候,作業空間以及條件都是有限的,測量透視實施起來難度很大,而且用于放置測量儀器的立架或是儀器間接收信號都相對更困難一些,這就需要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將這些情況考慮進去,一般會設置一些特殊的裝置,以便進行觀測,以上這些都會增加技術難度。
2 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測量的控制要點
2.1 施工前工程測量控制
(1)充分了解工程特點。對于圖紙上的內容充分理解,了解設計方的意圖,縷清楚軸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對于有曲線造型的弄清各曲線圖形之間的性質。對于多種曲線相結合的平面圖,應分清其圓心位置、半徑、圓弧間的交點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等等。然后在此基礎之上,總結出即將要開始的工程特點,這樣在進行施工放線的時候會更加得心應手,做到心中有數。
(2)對于測量方案要自檢以及審核。由于測量方案是施工開始的第一個較為重要的步驟,而且是技術性的,必須要進行審核,專業的工程師審核合格后才可以用于現在的施工測量當中,若是針對測量方案中的疑問提出了審查意見,那么需要進行改正,一般會將審查的重點放在關鍵位置以及工藝方面,比如像測量控制網以何種方式進行設置、精度方面的控制要領、曲線垂直度如何進行定位以及測量工程的制度內容等等。
(3) 對于原始數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進行復核。這里所說的原始數據主要是指水準點位置的標高及紅線樁的位置。這里說的紅線樁是指由城市的相關規劃部門經過批準并由專業單位繪制測定的,是定位工程施工范圍的一個基礎依據。施工單位在開始施工前需要實地對紅線樁的位置進行校核,沒有異議后需要在結果上進行簽字確認,然后才可以使用。在進行復核的過程中,若有不相符的地方,應立即聯系相關單位,在統一協商下進行處理,并且需要辦理好相應的后續手續,這些都完成后,才可以加以使用。
(4)對周邊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觀測記錄。在進行建筑施工的時候,由于施工動土或多或少都會對周圍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道路、地下管線等等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更為明顯,會導致周圍環境發生一定的變化,有時會出現地層發生沉降、傾斜或是裂縫等現象。所以在工程開始建設之前,業主單位需要委托相關具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對工程所在地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并做好相關的影像資料,這樣在施工的過程中在發生環境變形時可以做出科學的分析判斷,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而且在工地與周圍的用戶產生糾紛的時候,原始的影像資料也可以作為處理糾紛的依據。
2.2 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質量控制的措施
(1)施工控制網在布置的時候應以合理為基本原則
控制網的布置可以提高施工的精度,主要應遵循以下幾點:首先要將方格網的主軸線設置在場地的中心區域,要與建筑的軸線平行,交角為90°,方格網間的距離設置一般是根據建筑的復雜程度以及精度來的,通常是1/10000~1/20000;在選擇控制點的時候需要特別的注意,要放置在方便施工以及可以長期保存不占用施工位置的地方。方格網的軸線屬于需要重點進行復核的關鍵點,通過控制點來進行預測主軸線。
(2)對于高層建筑以及周邊環境進行沉降方面的嚴格監測。
我國的行業規定,對于建筑物的沉降值是必須要進行觀測的。在施工期間,監測的重要性更加重要,這樣可以使整個施工更加合理的進行下去,當發現有沉降現象發生的時候,首先應對監測點進行核查,看其是否可能滿足要求。在選擇高層沉降點位置時,應該結合建筑自身的特點以及周圍的環境來確定,要做到可以全面的反映出地基的變形情況,在位置選擇上,通常是各個大角、轉彎處、柱基礎位置、外形變化較為明顯的地方。
(3)確保測量精度質量控制
為了可以使竣工圖與拔地測量圖處于同一精度,我們通常要求測量精度應該高于拔地測量的精度。在進行測量精度質量控制的時候,對于綜合誤差要進行合理的分析,由于存在著客觀的原因,我們很難分清哪些是施工誤差哪些是由于測量放樣誤差導致的,所以在竣工的時候,我們在進行高層建筑測量項目檢查的時候,對于軸線位置檢測的次數是最多的,因為它是一個基礎點,它確定了以后,之后的各道工序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2.3 施工后的質量控制
當建筑的主體結構完成施工時,施工企業應先進行自檢,然后監理單位進行抽測,這些都將作為結構中間驗收的一個有效依據。在單位工程施工完畢后,經自檢合格后以及準備好相應的竣工材料后,這些監理工程師要進行實測復核。
結語
通過上述文章介紹了高層建筑施工測量階段的一些基本的特點、測量控制要點,希望可以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付林.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的分析與探討[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3):124.
[2]謝建樹.高層建筑防水工程的要點分析及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24):98.
[3]蘇亞軍,駱江.淺議GPS在高層建筑測量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8(7):197.
[4]廖清泉,胡國紅.淺析聯合測量法在高層建筑施工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5(20):213.
[5]馮義從,文麗娜,張勇.高層建筑施工中測量工作的精度控制[J].四川建筑,2004(5):145.
[6]林曉兵.GPS技術在建筑施工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0(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