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摘 要: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是城市建設規劃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城市建設人性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的是近年來提出的道路設計理念。本文主要從人性化設計理念的社會需求入手,分析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主要原則,著重闡述了城市道路人性設計的應用理念及意義,希望對城市道路設計的同行業者得以借鑒與應用。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人性化;理念;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志碼:A
城市規劃與設計是城市建設品位的體現,城市建設近年來越來越注重規劃建設的統一性與協調性。城市道路設計是城市整體規劃中重要的內容,其人性化的規劃設計從側面體現出了城市規劃設計的高度與協調性。城市道路設計的人性化主要體現在借助現代化道路通行理念將設計元素與規劃元素有機結合統一起來,并在其中盡可能多的加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道路設計的根本的目的是滿足現代人對于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拓展城市道路通行功能,提高道路人性化設計,對城市高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城市道路設計理念現狀分析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理念與傳統城市道路設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市規劃主要局限于城市道路的線形與規模滿足城市通行的需求。城市規劃中城市道路通行多樣化成為了城市規劃工作的重心,這種城市道路通行多樣化的解決方式,成為了城市道路設計的根本要求。這種滿足城市通行多樣化的解決方式,已經成為了城市道路設計人性化的最大動力。二是城市道路規劃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城市道路的交通堵塞問題。城市道路規劃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與城市居民日益增多的通行需求之間的矛盾。城市道路規劃主要是通過引導車流與行人,通過分流與導向的解決方式合理的統籌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合理的布置道路通行模式與完善交通附屬設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三是城市道路設計要與城市規劃兼顧。城市道路設計體現出來的設計規劃要服從城市整體布局。在為城市整體規劃布局服務的前提下滿足城市交通與行人的需求。近年來新興的城市道路規劃人性化理念主要內涵是在滿足城市擴容與通行安全的情況下,從人們的實際需求考慮出發,滿足人們對于城市的心理需求與精神需求。其中精神需求是指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外觀性需求,這與城市規劃的整體要求并不矛盾。
2 城市道路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具體體現
城市道路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是城市居民對于城市規劃提出的工作要求,主要體現人性化設計原則、協調性原則與可持續性原則。人性化設計原則主要是指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將城市道路網絡規劃按年齡層次分布,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城市通行環境,并且要滿足與各年齡層在城市中分布相匹配。這就要求城市規劃要以更加翔實的城市人口年齡層分布為指導依據,設計城市道路整體規劃,滿足各個群體在城市通行與宜居方面的需求。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協調性原則是指在城市道路設計中以各城區的服務性功能為主,輻射城區主要干道合理分配交通服務性道路。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協調原則是指導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一個中心目標,也是保證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為城市居民服務的一個根本性目標。這種保證城市居民出行通行需求與提供城市基本服務通行能力的雙重保障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中協調理念的集中體現。主要目的是保證城市道路整體的統一與協調。城市道路設計人性化可持續原則是指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將可持續性原則與城市道路工程項目的實施與建設有機統一,形成一個整體,有力地促進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
3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應用方式
3.1 基本設施人性化設計的便捷性與舒適性
基本設施人性化設計的便捷性與舒適性是城市規劃設計中主要的完成目標,具體來說城市道路規劃設計體現便捷與舒適的部分主要是人行設施。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的人行設施主要是指行人以步行的方式通過的道路基本設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人行設施的主要設計與規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以人為本規劃保障行人與車輛之間的有效分隔,保障行人及車輛的通行效率。人行設施的便捷化主要是合理的利用人行道設置,使行人與沿街商業服務網點之間有效合理的銜接。在人行設施的設計中盡量減少車輛對行人的擾動同時減少臺階與坡度過大的坡道的使用。增設完備的無障礙通行系統,保證城市居民通行的方便與快捷。在具體的設計規劃中,要將平面交叉直線距離超過300m的路段設置行人與車輛分離的過街設施。對于人流相對密集的商業區可適當地考慮在集中區域設置步行街控制行人與車輛之間的相互擾動。
3.2 城市道路設計中非機動車通行設施人性化設計
非機動車道設計是城市道路設計中與其他公路設計的區別之處,也是體現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人性化的重要節點。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要保證非機動車有效的通行空間與連續性。城市交通中非機動車與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交通中重要的通行方式。非機動車的安全有效運行是城市道路規劃設計者的重要工作內容,也體現出了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人性化。在具體的非機動車道設計時要保證機動車行車安全,保障非機動車的車輛停放要求。可以提前的在城市規劃中規劃出非機動車停車點,保障非機動車的停放需求。非機動車的停放可以因地制宜,可以較為分散的設置停放點。停放點的間距與長度可靈活布置。
3.3 城市道路設計中機動車道人性化設計
機動車道是城市道路設計中相對比較重要的部分,有效合理的機動車道設計與附屬設施的完善可以相應地提高城市通行效率,減少城市道路擁堵。機動車道的設計與引導系統設計主要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特殊路段的信號指示標志的設置要符合規定要求。城市交通有著獨特的復雜性與規律性。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單行或限行等方式減少城市交通擁堵,在繞行路段、限行路段、單行道可以提前做好引導標志與相關標識,及時分流車輛。二是分流車輛。交叉路口較為復雜路段要提前設置相關分流標志與標識,避免路況不熟悉又無相關標識指導的情況發生。交叉道口變道是城市機動車輛通行的重要內容,機動車變道不及時就可能導致通行車輛通行速度受阻。有效的標識與標志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因變道不及時引發的道路通行受阻情況的發生。三是道路指導性標識應保證信息正確性。道路指導性標識是機動車通行主要依據。在城市通行中,因單行或臨時限行的機動車標識沒有及時設置,容易引發城市交通擁堵。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人性化主要體現在便捷性與舒適性這兩個方面,這與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并不矛盾。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體現出了一個城市規劃的整體布局與城市整體規劃的能力與層次。城市規劃設計的人性化要求是城市道路規劃百姓需求層面的一個集中反映,也是城市道路規劃設計者的一個工作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康清風.市政道路設計中節能材料發揮的作用與意義[J].山西市政建筑,2018(4):524-525.
[2]馮慶龍,鐘雅輝.市政道路人性化設計發揮的作用[J].山西公路建筑,2017(12):416-418.
[3]高贏洲,陶正超,錢敬武.道路設計中路基排水與路面結構層之間的關系問題分析[J].中國城市給水排水高峰,2017(4):837-838.
[4]張智,楊峰.城市道路設計與城市統籌規劃之間的關系[J].城市建筑設計管理,2018(5):459-460.
[5]楊峰智.城市道路人行設施設置的安全性問題分析[J].山西城市建筑,2017(11):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