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娥 邊珊珊



摘 要 目的:探討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護士規范化培訓對提高新護士理論成績、操作能力和護士職業自我認同感的效果,為社區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據。方法:選擇2013—2017年在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所有新護士12名,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其規范化培訓內容。采用理論考試、操作考試、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對進修效果進行評價。結果:12名新護士進修后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有顯著提高,其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急救技能方面由進修前的(83.00±3.62)分提升至進修后的(90.90±3.25)分;新護士PIS評分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26,P<0.01);新護士的職業挫折應對、職業自我反思、職業認知評價及職業社交技能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是提升護士理論知識、操作能力和職業自我認同感等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新護士;進修;規范化培訓;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8)18-0010-02
Clinical practice of incorporating advanced hospital training into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community new nurses
DING Xiaoe, BIAN Shanshan:
(Nursing Department of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advanced hospital training into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new nurse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n improving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of new nurse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mode for community nurses. Methods: From 2013 to 2017, 12 new nurses working in the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selected, and the advanced hospital training was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the operation test, and the nurse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rating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raining effect.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operational scores of the 12 new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scor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first-aid skills were upgraded from (83.00±3.62) points before the training to(90.90±3.25) poin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total score difference of PIRS scores of new nurs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926, P<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fessional frustration response, professional self-reflectio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social skills of the new nurses(P<0.05).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elf identity by incorporating advanced hospital training into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ew nurse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KEY WORDS new nurse; continuing educati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comprehensive ability
新畢業護士(以下簡稱新護士)是指工作時間為1~3年的護士[1]。護士規范化培訓是指在護理專業院校完成基礎教育后接受的護理專業化培訓[2]。《衛生部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的管理意見》中強調要加強新護士培訓,并實行崗前培訓和崗位規范化培訓制度[3]。對新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能使其更快、更好的勝任臨床護理工作,也是減少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確保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是一家一級醫療機構,其護理崗位設置相對較為簡單,輪轉科室也有限。近幾年新進護士以應屆畢業生為主,護理隊伍趨向年輕化,傳統的規范化培訓僅能確保新護士勝任常規護理工作,但在應急能力、搶救技能和自我認可度等方面的培養效果較差。因此,中心護理部通過“送出去”的方式,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新護士規范化培訓內容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2017年在中心工作的所有12名新護士,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3.5±1.09)歲,其中本科學歷1名,大專學歷1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進修周期
新護士完成18個月的中心規范化培訓后,進入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醫院繼續進行為期6個月的進修學習,其中老年病房3個月、急診科3個月。
1.2.2 進修內容
(1)護士職業素養培訓:包括護士禮儀、溝通技巧等;(2)基礎理論培訓:包括實用臨床三基、常見老年病的治療原則和護理、老年常用藥的作用、常見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3)基本操作培訓:包括心肺復蘇、簡易呼吸球囊及心電監護等急救技能培訓。
1.3 評價方法
進修結束后分別對每一名新護士進行理論考試、操作考試和護士職業認同感的調研。理論考試為閉卷形式,隨機抽取題庫內的一套試卷,試卷難易程度均相近,其難易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操作考試包括三基操作和急救操作。三基操作包括:靜脈輸液、吸氧、皮內注射、皮下注射、無菌技術和生命體征測量等;急救操作包括:徒手心肺復蘇、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心電監護、除顫和吸痰。均在考試前以抽簽形式隨機抽取各一項讓護士進行現場操作。
護士職業認同感評價采用劉玲等[4]編制的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PIS)for nurses]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職業認知評價、職業社會支持、職業社交技能、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5個維度,共30個條目,每題按1~5分的分值計分。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新護士進修前、后理論與操作成績
進修后,新護士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明顯高于進修之前,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 新護士進修前、后職業認同感評分比較
進修后,新護士的PIS評分總分明顯高于進修前,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926,P<0.01)。
其中在職業社會支持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職業挫折應對、職業自我反思和職業認知評價3方面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職業社交技能方面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表2)。
3 討論
3.1 對新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與護理學知識及技能相結合,借助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的一種護理服務。社區護理不同于常規臨床護理,其服務以社區居民的健康為中心,要求社區護士具有全面的護理知識、扎實的操作技能及良好的人文知識。而新護士的理論知識運用能力較差,操作能力普遍偏低,應變和協調能力不足,無法提供優質和深層次的護理服務,因此,對社區新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勢在必行。
3.2 進修能有效提升規范化培訓效果
由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資源和患者資源的局限性,新護士輪轉科室有限,進入社區的新護士僅靠2年的規范化培訓不足以全面掌握臨床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在急救方面的臨床實踐機會較為欠缺。僅通過以往的科室輪轉、理論操作授課、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方式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新護士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但在提高其臨床應急處置能力方面效果不佳。而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社區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的范疇,通過“送出去”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其規范化培訓質量。表1顯示:新護士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在進修前、后均有顯著提高,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成績的提升尤其表現在急救操作方面(P<0.01)。
3.3 規范化培訓能夠提升護士綜合素質
高愛煜等[5]提出,根據不同的培訓內容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新護士的培訓效率。中心護理部將院內培訓與院外進修相結合,有效提升了新護士的理論、操作能力及其自我職業認同感。護士職業自我認同感是指護士本人對護理職業所持的看法和情感以及決定自身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6]。職業認同感的提升不僅有利于新護士臨床工作的開展,也能提高其臨床護理的質量,深化優質護理內涵。表2顯示,新護士的自我職業認同感有顯著提升,主要表現在挫折應對、自我反思、認知評價和社交技能4個方面。同時,通過上級醫院的進修,帶教老師和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及認可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各地各級醫院均對新護士實施了規范化培訓,但護士規范化培訓在我國尚沒有標準可循[8]。社區護士具有其自身的職責特性,因此照搬二、三級醫院的培訓模式并不可行。自2013年開始,為更好的對新護士實施規范化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和培訓效果,中心護理部采用“院內培訓”和“院外進修”相結合的模式,將“上級醫院進修”納入中心新護士規范化培訓范疇,取得了較好效果,但在培訓周期和培訓計劃上仍有改進和完善之處。同時,由于中心每年新進護士較少,即使通過5年研究對象的積累,此研究樣本量仍存在不足,希望通過今后不斷完善研究方法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小衛, 王志穩, 李淑迦, 等. 我國新畢業護士培訓的現狀及思考[J]. 護理管理雜志, 2012, 12(7): 487-489.
[2] 廖欽, 王星月. 護理學畢業生參加護士規范化培訓需求調查[J]. 現代預防醫學, 2009, 36(2): 265-26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衛生部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衛醫政發(2012)30號][EB/ OL]. (2012-05-04)[2018-06-14]. http://www.nhfpc.gov.cn/ zwgkzt/wsbysj/201205/54600.shtml.
[4] 劉玲, 郝玉芳, 劉曉虹. 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3): 18-20.
[5] 高愛煜, 高祖梅. 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研究進展[J]. 護理學雜志, 2011, 26(6): 91-94.
[6] 郭建, 王莉, 曹曉林. 品管圈活動在住院患者口服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新疆醫學, 2014, 13(11): 119-122.
[7] 羅碧如. 護士規范化培訓的方法探討[J]. 護理研究, 2010, 24(7): 1864-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