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指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內容主要包括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中醫健康咨詢指導等,對服務對象進行健康干預調理時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等中醫藥技術方法。
征求意見稿明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及其人員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危險性的技術方法;不得開展醫療氣功活動,從事藥品、醫療器械銷售等活動。鼓勵中醫醫師在完成所在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前提下,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李琳 來源:健康報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藥供應保障。
為讓群眾早用上、用得起好藥,解決好重點民生問題,會議確定,一是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藥在境內上市審批。對治療罕見病的藥品和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藥品簡化上市要求。二是督促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三是加強全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監測預警,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加大儲備力度,確保患者用藥不斷供。(來源:健康報網)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植物油、醬油、食醋等2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首次明確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0.06毫克/千克。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生產經營者要確保產品中的鎘符合臨時限量值規定。
據悉,食物中的鎘通常不會造成急性中毒,但是長期大量攝入可能造成對身體的潛在慢性損害。根據國際通行做法,我國已制訂谷類、肉類、奶類等大宗食品中的鎘限量標準。該臨時限量值是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健康指導值為依據,利用我國近年來風險監測數據進行相關研究確定的。(楊金偉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