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巖,劉春霞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6)
就業質量是一個綜合概念,既與就業者的就業狀況有關,又與就業者的主觀感受相關聯,同時又與就業數量有著直接的聯系。為了更全面、科學地反映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及現狀,根據國內外評價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實際,本文從就業率、用人單位滿意度來考量黑龍江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通過調查發現,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總體狀況較好,主要表現為黑龍江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最近幾年持續處于高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也比較高。
畢業生就業率通常是指當年畢業生就業人數占當年畢業生總數的比例,既是反映畢業生就業狀況的量的指標,也是反映就業質量的重要的基礎性指標。就業人數通常包括簽訂三方就業協議的、簽訂勞動合同的,也包括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
調查中對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進行了統計,在被調查的10所高職院校中,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處于高位(見表1)。根據《黑龍江職業院校2016、2017人才質量年度報告》所得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7年,黑龍江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平均在95%以上。結合與被調查的高職院校學生和用人單位的訪談,就業率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是,近幾年國內就業市場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需求旺盛,隨著我國老齡化到來,加之高職畢業生的減少,許多企業面臨招工難的困境,這給高職高專畢業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高職院校對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非常重視,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工作,對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專業設置更加合理,工學結合、校企融合得到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得到進一步落實,滿足了人才市場的需求。
(來自《黑龍江職業院校2016、2017人才質量年度報告》)[1]
用人單位滿意度在本研究中解釋為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期望和需求與在實際工作中對大學畢業生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的感知效果相比較之后所產生的一種感覺狀態。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是衡量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量標之一。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畢業生滿意度總體正在上升,且對畢業生部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尤為滿意。
調查發現,在用人單位對該單位錄用的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工作情況總體滿意度進行評價中,有42家單位選擇了“滿意”及“很滿意”,占所有被調查者中的47.71%,34家選擇了“比較滿意”,占被調查者的38.63%;只有12家,即被調查者的13.63%認為“不太滿意”(見表2)。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對黑龍江高職院校畢業生總體滿意度達到了86.37%。同時,研究分析了10個高職院校公布的滿意度數據,平均為96.152%(見表3),通過兩個結果對比分析表明,本研究調查的滿意度與高職院校公布的滿意度在數據上有一定的差異,可能是研究方法和測量的角度不一樣,用人單位和高職院校的感受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基本結論一致。

表2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的總體評價
(來自:本次研究用人單位調查)

表3 黑龍江省高職高專院校對用人單位
(來自《黑龍江職業院校2016、2017人才質量年度報告》)[2]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2]通常通過一個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等方面表現出來。智力因素是畢業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決定因素,直接決定著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評價,從而影響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在調查問卷中,用人單位分別就畢業生8種智力因素進行了滿意度的評價,5種評語分值依次為5、4、3、 2、1,歸一化得權重,總人數88人,得綜合評價分值(見表4)。

表4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部分智力因素滿意度調查
(注:分數最高的表示滿意度最高)
從結果分析可知:
(1)用人單位對黑龍江高職院校畢業生“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滿意度最高。
這個評價反映出高職院校在基礎課和專業課程設計、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得到了用人單位認可,反映了校企融合、現代學徒制的推廣實施所取得的成就。
(2)用人單位對黑龍江高職院校畢業生“具備有效搜集數據、分析、整合與應用于相關工作能力”評價低。
這個結果反映出學生的邏輯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隨著科技進步,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也需要改變,應從以傳遞知識為主轉變為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其中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綜合判斷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也是職業院校應該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的活動中,不直接參與到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動機、情感、興趣、意志、性格、體能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起著起動、導向、維持和強化的作用。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現為:1.愉快的情緒;2.對事業的熱情;3.對挫折的忍受性;4.意志力;5.自信心與好強心。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方式快速的變化,舊的行業迅速蛻變,新業態迅速崛起,非智力因素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影響越來越大。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高職院校培養畢業生的質量。問卷結果處理方法同上表,綜合評價分值見表5,其中綜合評價分值最高的表示用人單位滿意度最高,其結果表明(見表5):

表5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部分智力因素滿意度調查
(注:分數最高的表示滿意度最高)
1.用人單位對水利高職畢業生非智力因素中“身體健康”最為滿意。說明學生物質生活水平比較好,醫療保健水平高,通過訪談進一步了解到,男女學生身高的年平均值持續增加。
2.迎接挑戰的意志和能力、主動參與競爭的分數低。這與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是相一致的,大多數高職學生入學時成績比較低,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相對生活環境和條件比較優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參與競爭的意識不強,迎接挑戰的意志和能力比較弱,高職高專學校應對學生進行此方面的重點培養和訓練,在現今快速變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工作環境下,培養學生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
以上分析表明,黑龍江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比較高的,培養了大量適合經濟發展的各類人才,為全國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從培養高職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幾個要素的分析中表明,黑龍江省高職院校還需要進行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的改革,從以傳授知識、傳承技能為主,轉變為培養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為主。現代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學校現在該培養學生的是“4C”,即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創意(creativity),[5]使高職畢業生具備邏輯判斷能力、創新能力,具有迎接挑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培養這些能力,需要職業院校的教師、職業教育的研究者、用人單位、畢業生和教育行政部門在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實踐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