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加入WTO以來,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額持續大幅增長,但兩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極不平衡。針對中國和美國2002—2016年的進出口貿易現狀,分析兩國間農產品貿易結構變化的特點和原因,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優化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結構、促進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貿易結構;中美貿易
[中圖分類號]F3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7-0029-04
A study on the trad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i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Sino US bilater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extremely uneven. In view of the statu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2 to 20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the changes in the trad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trade structure of bilater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Structur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簡介]李穎(1971-),女,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美國是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中國是世界農業生產大國,自中國加入WTO以來,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額持續大幅增長,這對兩國各自的經濟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但中美兩國農產品貿易發展遠遠落后于制造業產品等其他領域,兩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極為不平衡。因此,我們不能只局限于雙邊農產品貿易額的提升,而應更加關注貿易質量的提升,推動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結構趨向良性化發展,逐步完善并提升兩國農產品貿易結構,這將有利于中美農產品貿易的未來發展。
一、中美農產品貿易現狀
(一)中美兩國農產品貿易額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圖12002—2016年中美農產品貿易數額
數據來源:UN COMTRADE。近年來,中美兩國農產品貿易額持續增長,在2002年以后大幅提高。2002年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總額為5483億美元,到了2016年,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總額達38058億美元。中美農產品貿易總額15年間年均增長率達3961%。但自2012年開始,中美農產品貿易總額增幅放緩,年均增長率下滑,在2013年、2015年、2016年甚至出現負增長現象,中美農產品貿易遇到了障礙(如圖1)。
(二)中美兩國農產品貿易規模很小,占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的比重也較小
從絕對值來看,中美兩國的農產品貿易規模很小,2016年中美兩國的農產品貿易額只有38058億美元,而當年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額達519716億美元。從相對值來看,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占雙邊貿易總額的比重一直較小,一直沒有超過10%,并且在2012年之后呈下降趨勢(如圖2)。圖22002—2016年中美農產品貿易額占雙邊貿易額的比重(三)中美兩國的農產品貿易中,中國常年處于逆差地位
二、中美農產品貿易結構變化特點
(一)農產品范圍的界定和數據來源
為進一步分析中美農業貿易的結構變動,本文借鑒盧鋒(2001)的分類方法,將農產品貿易分成七類:(1)大宗農產品;(2)食用畜產品;(3)非食用畜產品;(4)水產品;(5)園藝類產品;(6)飲料及煙草;(7)其他。利用這一分類方法,分別觀察兩國農業貿易的結構變動情況。利用上述農產品的分類方法,選取2002—2016年的SITC 數據進行分析。七大類農產品對應的商品代碼如表2所示。
由圖3可知,中國對美出口七大類商品中,水產品、園藝產品及其他農產品出口占中美農產品貿易額的比重較大,且貿易額均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水產品的出口總額在2014年為3307億美元,2014年年之后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了較高水平的出口,在中美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一直在35%以上;園藝產品除個別年份外,始終保持了穩步上升的態勢,2016年達到了2290億美元的出口額,在中美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一直在21%以上;其他農產品一直穩步上升,2016年出口額達到1594億美元,在中美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大多數年份均維持在10%以上。其他四類農產品出口總額較為平穩,波動不大,出口金額也較小,所占比重較小。圖32002—2016中國對美國七大類商品出口比例
數據來源:由UN COMTRADE數據計算得到。(三)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結構變化
從圖4可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中,大宗農產品如油籽及其制品、谷類等占中美農產品貿易額的比重非常大,多年來維持在30%以上,且貿易額呈現逐年穩定攀升的趨勢,貿易額從2002年的1120億美元增至2016年的16184億美元。林產品如紙漿、木材及木制品占中美農產品貿易額的比重也較高,一直保持在20%以上,總金額從2002年的1011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6850億美元,逐年上升;畜產品的進口占中美農產品貿易額的比重在2002—2004年經歷了兩年的下降之后,一直維持在20%左右波動,比較穩定,總金額從2002年的1077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2713億美元,呈現上升趨勢。其它類商品進口金額和所占比重都不大。所以,大宗農產品、林產品及畜產品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圖42002—2016年中國對美國七大類商品進口比例
數據來源:由UN COMTRADE數據計算得到。三、中美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形成的原因
(一)中美經濟實力存在差異,中國農產品競爭力低于美國
美國經濟實力強,政府能夠通過補貼等政策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提升其農產品的競爭力。中國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農業補貼政策目前還不是很成熟,補貼的力度不夠。雖然近年來中國農產品貿易得到長足發展,但與
美國相比,差距較大,中國農產品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二)中美資源稟賦存在差異
美國的可耕地多,人口相對較少,農產品生產相對過剩;中國的可耕地少,人口相對較多,兩國的人口資源及土地資源存在明顯差異,導致中美兩國農產品生產與出口結構差異性較大。中國主要從美國進口土地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向美國出口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
(三)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進口依賴程度高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其農產品生產規?;潭雀?,出口量大。而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農產品消費規模巨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國人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逐年增長,對美國農產品進口依賴程度逐漸提高。
四、措施建議
(一)提高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促進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中國在中美貿易中的農產品處于劣勢地位,競爭力較低。中國可以通過完善創新促進機制,培養農業創新方面人才,來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技術含量,以提高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中國近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于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是不容置否的所以更需要將科技創新延伸擴展到農業領域,生產出自己的優勢農產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二)發展規模農業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并非農業強國,農業發展大都依靠勞動力進行運作,但是經常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發展規模農業可以實現農業生產高度規?;?、集約化,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不僅能夠使中國自身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還能夠提高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逐步實現生產結構的轉型,以提高出口農產品競爭力。
(三)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我國存在具有優勢的農產品,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全球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重新配置,可能降低我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相關部門在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要及時對國內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優化產業鏈。
[參考文獻]
[1]韋正林.中美農產品貿易分析及展望 [J]. 世界農業,2016 (8): 102-105.
[2]韓靈梅. 基于農產品產業內貿易實證分析的農業貿易策略探究[J].世界農業,2014(7):119-125.
[3] 張玉娥.農產品貿易研究中農產品范圍的界定和分類[N]. 世界農業,2016(5): 4-11.
[4]廖東聲.中美兩國農產品貿易結構的比較分析[A].江蘇商論,2012(10):96-99.
[5]張莉俠.中美農產品貿易互補性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06(11):45-49.
(責任編輯:喬虹董博雯)【國際經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