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含信
摘 要:地理教材的編寫、修訂、出版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在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地理課似乎成了“歷史課”。地理教育+互聯網,幫助師生讓“歷史課”回歸“地理課”的本質,并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連續的時空思維能力。
關鍵詞:地理教育;互聯網;時空思維
“互聯網+”和“+互聯網”是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大潮中教育與互聯網技術跨界融合的趨勢,其主體資源和相關資源各有側重?!盎ヂ摼W+”和“+互聯網”為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強大動力,在教育工作者和互聯網工作者的努力創新下,通過各自的工作方式,演繹了精彩紛呈的跨界故事。
“地理教育+互聯網”,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與互聯網行業進行整合、融合,把互聯網資源在地理教學工作中加以跨界整合、融合、放大輸出,促進地理教學的現代化,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落實學科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地理時空思維是地理綜合思維的基礎。一般認為地理時空思維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相同的時間尺度內,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在不同空間內的發展變化規律,即“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二是在相同的空間尺度內,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在不同時間內的發展變化規律,即“同一空間,不同時間”。地理時空思維是地理綜合思維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是建構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階梯和必由之路。
中學地理教材是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具體呈現,是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知識、掌握地理技能、進行情感與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地理教育中師生共同的目標。中學地理教材系統由課本、地理圖冊、練習部分、配套光盤等組成,本文所指的教材就是地理課本。由于地理教材的編寫、修訂、出版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教材中的一些內容不能及時進行更新,在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地理課就有了“歷史課”的感覺。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地理七年級第二學期“工業及其地區差異”為例。教材中數據的截止日期大多為2005年、2006年,部分為2004年,這些數據幾乎和我們的學生同齡甚至比初中學生的年齡還大,當年的數據已經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國工業產業的發展狀況,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時空思維能力,給師生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是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時空思維的有效工具,隨著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地理教育+互聯網培養學生構建時空思維成為一種可能和必然。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頒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我國已具備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的堅實基礎。地理教育+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快捷、高效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地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表象,建構符合地理學科特征的時空思維方式。
下面以“工業及其地區差異”為例,介紹“地理教育+互聯網培養初中學生時空思維能力”的做法與反思。
一、對原有數據進行充實和完善,奠基地理時空思維能力建構
例如:教材通過“我國部分工業產品產量的增長”數據表說明我國工業規模不斷壯大,產量不斷提高。但是教材提供的數據在今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此,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以下的課前預習任務單。
1.利用互聯網登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搜集、補充2010年、2015年表中所列工業產品的產量,完善教材呈現的相關表格。
2.分析我國工業生產規模和增長速度的變化特征。
3.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生產高速發展的原因。
通過這個學習過程,同學們發現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部分工業產品產量又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發電量、鋼、汽車、移動通信設備、微型電子計算機等產量增長尤其顯著。通過對原有數據的補充和完善,學生意識到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工業產品產量的增長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發展日新月異,增強了學生的自豪感,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對原有圖表進行重構和再現,助力地理時空思維能力建構
在“同一空間、不同時間”內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的發展變化規律,是學生構建地理時空思維的重要方式。教材中原有的統計圖時間尺度不完整,因此需要加以補充和完善。如教材中呈現的“1993—2005年我國煤炭出口量統計”“1999—2005年我國電子工業產品出口狀況”“我國汽車產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等圖表,則需要在收集數據的基礎上利用相關的軟件進行重構和再現。
教師基于培養學生地理時空思維能力的角度出發,設計了以下課前預習任務單。
1.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2010年、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在世界上的排位順序等數據。
2.嘗試利用Excel辦公軟件,制作“我國汽車產量在世界上的排位”條形圖。
3.分析我國汽車產量增長的因素。
通過以上學習過程,學生發現我國汽車工業迅速崛起,產量從2006年的719萬輛增長到2015年的2450萬輛,由世界第三位躍居世界首位,比位居第二、第三位的美國、日本的總和還多了300萬輛以上。其他類似圖表以此類推。通過對原有統計圖表的重構和再現,分析地理現象隨時間不斷發展變化的規律,建構地理時空思維能力。
三、對間接數據進行統計和計算,提升地理時空思維能力建構
與各種工業產品的年產量這類可以直接引用的數據不同,有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時空變化需要師生進行間接的統計和計算,然后根據計算結果對原有的圖表進行重構和再現。
如我國東、中、西部地帶地區生產總值表格,反映了我國不同經濟地帶的工業發展狀況。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時空思維能力實踐活動。
1.利用空白的中國行政區劃圖,在東、中、西部三個經濟地帶每個省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填注各省區2010年和2015年地區國內生產總值。
2.計算東、中、西部三個地帶地區國內生產總值。
3.利用Excel工作簿,生成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
4.比較2005年、2010年以及2015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
5.分析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變化的原因,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6.針對以上情況,嘗試對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提出合理的設想。
通過重構和再現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圖,學生不僅可以加深理解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的差異,還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成就,形成全國一盤棋的空間概念。
四、地理教育+互聯網,培養學生地理時空思維能力的成效與不足
筆者在本章節教學活動完成以后,面向參與教學活動的兩個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2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通過分析學生問卷、對部分學生訪談、教師觀察,初步了解本章節教學活動的效果與出現的問題。
1.地理教育+互聯網,可以提升學生地理時空思維的效率
地理教育+互聯網是互聯網+大背景下的必然結果。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便捷性、及時性,學生利用互聯網可以快速獲得各種地理知識,利用各種信息技術軟件可以模擬或者再現各種地理現象或地理規律,在培養學生的地理時空思維能力方面,相對于傳統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地理教育+互聯網,可以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問卷中,絕大部分學生表示非常喜歡通過互聯網查閱地理信息,并認為互聯網對自己的地理學習有幫助。當代中學生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互聯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因勢利導、與時俱進,把互聯網與地理教育緊密結合,可以提升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地理教育教學的質量。
3.地理教育+互聯網,需要地理教師合理引導、科學施教
地理教育+互聯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信息龐大、紛繁蕪雜、真假難辨,學生獲得的數據也多種多樣。一些不良網站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審美情操、意志品質等。因此地理教育+互聯網,需要教師密切關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地理教育+互聯網,培養學生地理時空思維能力的策略與方針
1.明確網絡搜索的關鍵詞,提高網絡資源利用效率
關鍵詞用于表達搜索的主要內容,正確使用關鍵詞搜索,可以快速搜集相關的地理信息。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暴露了學生在使用關鍵詞方面的一些問題,一些同學不會使用關鍵詞,在選取關鍵詞方面存在一些困難,如選取的關鍵詞意義不清、概念重疊等。為進一步提升地理教育+互聯網的效率,師生一起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和梳理,確定本節教學活動中常用的幾個關鍵詞,便于學生學習使用。
2.引用權威網站的新數據,提高補充數據的權威性
經過訪談,發現學生數據差異較大的原因小部分是失誤造成的,大部分是由于引用了不同網站的數據來源。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習內容來自實踐、來自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引用的數據要真實可靠,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對檢索結果進行甄別篩選。政府網站是官方數據、權威信息的發布窗口,是地理教育+互聯網時代最真實有效的數據源,因此在地理教育+互聯網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查閱官方網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等,政府網站的數據權威性最高。
3.謹慎辨析教材商榷數據,提高時空思維的質疑性
地理教材的權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本章節教學活動中,學生也發現了個別需要商榷的地理數據,對于這類數據需要地理教師慎重對待,多方考證,既要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也要進行嚴謹科學的考證。
為此,筆者設計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
(1)地理教材上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嗎?
(2)如果發現值得商榷的內容應該怎樣進行辨析和判斷?
(3)當你確定教材中確實出現了錯誤內容時應該怎么辦?
地理教材中出現失誤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一旦被學生發現,就應該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
當前“地理教育+互聯網”正在地理教學工作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演繹著精彩紛呈的地理教育故事?!暗乩斫逃?互聯網”可以彌補地理教材滯后性帶來的“滄桑感”,接續缺失的地理時間尺度,展現完整的地理空間尺度,有效培養學生的地理時空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永華.地理教學時空思維培養探討[J].地理教育,2012(10)
[2]彭小舟.試論地理教學中學生時空思維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2(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