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純
一位老師抱怨說:“咱這工作太單調了,三年送一屆學生。一輪輪地重復,教材都倒背如流了,想想都覺得沒意思。”
一位要退休的老教師說:“我教了一輩子書,從來沒覺得單調。每一屆學生都不一樣,教學過程也不一樣。即使同一課,每次講授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這是一種生動地重復。你因為熟悉才有底氣,才能在此基礎上富有創造性地工作。”
“生動地重復”,說得真好。草枯了明年還會綠,但已經是不同的草了;花落了明年還會開,但也是完全不同的花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有趣而生動的現象,看似重復,其實種種細節已經變化了。所以,我們要盡量讓平淡的人生變成“生動地重復”。

7月1日,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邁出關鍵一步。下一步,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中央調劑基金加強管理和監督,確保基金安全。
日前,北京市正式確定共有產權養老社區試點項目的下一步擴圍計劃,即在通州區半壁店區域建設全市第二家共有產權養老社區,預計今年開工建設,2020年有望實現入住。備受消費者關注的新試點產權分配方式基本確定,即復制現有試點的模式,由企業和購房者分別占有5%和95%,購房者將拿到50年的共有產權不動產證,每間養老居室仍需有60歲以上老人居住,每個月將繳納一定數額的服務費。新試點項目還將建設配套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幼兒園,房價與周邊商品房價格基本平齊。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來到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哈樂穆吉牧區養老服務中心,參加老年協會黨支部“維護核心、忠誠擔當”主題黨日活動,與老黨員們一起紀念黨的生日。李紀恒強調,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銘記黨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權威和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不懈努力。
中央組織部發布最新的黨內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8956.4萬名,比上年凈增11.7萬名。黨的基層組織457.2萬個,比上年增加5.3萬個。數據顯示,黨員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鄭州市財政局、民政局日前共同出臺《鄭州市城鄉養老照料設施建設資助和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提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并對自建改建養老床位進行補貼,每張床位最高可補6萬元。按照要求,養老服務設施需提供涵蓋機構照料、社區照護、居家護理的一站式綜合型服務,包括為老年人開展信息管理、居家助老等服務,以及生活照料、家政、助餐等服務。
銀保監會正式印發《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對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在投資范圍和比例、投資能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根據《辦法》,銷售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可以自行投資,也可以委托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人進行投資。保險公司應當選擇具有長期資金管理經驗、資產配置體系完善、投資經驗豐富、風險管控機制健全的投資管理人。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4億,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7.3%。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預計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左右。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甘肅省將實施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和婦幼人群營養干預計劃、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場所配備或聘請營養師。
2016年12月,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此后,地方陸續提出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繼民政部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列為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后,養老服務市場放開步伐不斷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9省市相繼提出開放養老服務市場,26省市明確提出向外資開放。
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5項社會保險之外,一項新的社會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正在中國逐步推開,為失能老人體面養老提供保障。兩年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指導意見,在青島、上海等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探索建立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最近,試點城市之外的地區也開始引入長期護理險,受到居民的廣泛關注。
據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已經批準向中國提供1.18億美元貸款,用于支持安徽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示范項目。世行稱這是該機構在全球支持的首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安徽省民政廳此前的通報顯示,該項目有4個子項目,分別為省本級養老服務綜合支撐、增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增強專業護理服務的提供和管理能力子項目以及項目管理、監測評估及能力建設子項目。
針對農牧區養老現狀和難題,烏蘭察布市確立了以互助幸福院為主體,居家養老服務點為依托,敬老院為補充的農村牧區養老服務體系,建立了互助幸福院和敬老院有效銜接的制度。據了解,目前烏蘭察布市共建成互助幸福院458處,解決了全市8萬多名農村牧區孤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因傷因病喪失勞動能力老人和60歲以上貧困老人的集中養老問題。同時建立農村牧區養老服務點33個,建成中心敬老院和區域敬老院20處,床位3086張。“集中居住、分戶生活、統一管理、互助養老”是烏蘭察布互助幸福院建設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