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方

當下,在工傷認定上,許多人都有一種誤解,以為職工只要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遭遇傷害,就理所當然認定為工傷。孰不知,《工傷保險條例》對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之情形下的工傷認定,有著非常明確、限定性的規定。至少下列四種情形,是不能認定為工傷的!
【案例】2016年11月20日23時許,娛樂廳服務員小鵬于工作時,送一批客人出門離開,借機站在音樂廳門口邊點上一支煙吸起來。此時,在娛樂廳消費的客人宋某出來后將小鵬誤認為他人,將其扎傷。小鵬向所在娛樂廳提出工傷認定被拒絕,向某市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又訴至法院,同樣未能得到支持。
【點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而《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9期“陳善菊不服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障行政確認案”觀點是:“‘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應理解為職工履行工作職責的行為引起了暴力傷害結果的發生”。顯然,小鵬受傷害雖然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但并非是在履行工作職責行為引起。
【案例】趙小娜系某賓館前臺服務員。于工作期間,與同事劉某發生爭執,趙小娜先動手引發雙方相互廝打而受傷。趙小娜因先動手打人行為受到公安機關罰款三百元的行政處罰。事后,趙小娜向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未獲支持后又訴至法院,其訴訟請求被駁回。
【點評】本案雖然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且由于工作問題與劉剛發生口頭爭執,但雙方口頭爭執并不是導致趙小娜受傷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趙小娜先動手推搡劉某繼而引發雙方相互廝打,因此該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并無直接因果關系,不屬于因履行工作職責而受到的暴力等意外傷害。
【案例】佟宇與許阿強同系某公司員工,兩人因瑣事產生矛盾后的當日晚上,佟宇用卡簧刀將正在工作的許阿強臀部扎傷。事后,許阿強向人社局申請認定工傷,獲得支持后,其所在的公司經復議后訴至法院,最終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某人社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
【點評】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勞社廳函(2006)497號文件對《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釋義的答復為“‘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中的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是指受到的暴力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有因果關系。”而佟宇與許阿強系因私人瑣事產生矛盾,引發傷害致其受傷,其所受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沒有因果關系,不應認定為工傷。

【案例】李占元與汪某某系某勞務服務公司不同班組的包裝工人,汪某某聽到李占元與另一同事的對話,誤以為李占元是在辱罵自己,兩人隨后發生口角。在廠區的過道上,汪某某用水果刀猛刺李占元數刀致其死亡。事后,李占元妻子與女兒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未獲支持,訴至法院后被依法駁回。
【點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屬于工傷?!边@里的事故傷害是指由于企業的設備、設施、勞動條件、工作環境不良造成的傷亡事故,且事故必須是造成職工人身損害的原因。而李占元的死亡系因汪某某故意殺人的犯罪行為所致。即使李占元在事件的起因上并無過錯,也不能因此認定李占元遇害屬于工傷。再者,作為包裝工,李占元遇害與履行本崗位的工作職責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完全是由于兩人的個人行為所致。故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