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曲折的比賽路
譚小棠從小就具有音樂天賦,所以媽媽看到同事的孩子學琴,就讓譚小棠也試試看。最初的學琴誰也沒當真,只是一個興趣而已。那他怎么從業余琴童走上專業之路的呢?那要從一場比賽上說起。那是譚小棠在學琴8個月后,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參加了“第一屆星海杯”的比賽。沒想到的是,他順利地通過第二輪。有趣的是,因為不懂得規則,演奏超時了,他被人抱下了臺。比賽過后,他的天賦就被爸媽重視了起來,開始認真學琴。老師對他要求很嚴格,所以也讓譚小棠挺不開心的,嬉戲游玩的時間沒有了。
此后,譚小棠都屬于琴童中的佼佼者,成績優秀,順利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再到中央音樂學院。在學琴的道路上,他一直順風順水,甚至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都表現很好。但一次在廣州進行的比賽,打擊了譚小棠的自信心。他在舞臺上,彈著彈著,竟然“短路”了,彈錯了,一下子就讓他對自己舞臺上的表現、背譜的自信心有了陰影,所以后面參加“瑪格麗特·隆”的比賽,也失敗了。幸運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在全國的“金鐘獎”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杰出的藝術成就
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后,譚小棠又到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和法國高等師范音樂學院進修,并獲得了含金量頗高的大師級文憑和演奏家文憑。通過著名鋼琴教育家楊峻教授、世界著名鋼琴大師蓋爾哈得·奧匹茲(Gerhard Oppitz)教授和瑪利安·里比斯基(Marian Rybicki)教授等人的悉心指導,再加上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譚小棠一步步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音樂天空。
作為一名活躍在當今樂壇上的青年鋼琴家,譚小棠的鋼琴聲不僅在國內的各大城市上空飄揚,并且飄洋過海到了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波蘭、葡萄牙、摩洛哥等多個國家。此外,他還和許多著名的樂團有過成功合作,并應邀在許多音樂節和音樂活動中擔任過獨奏。
總結出的教育理念
除了鋼琴演奏家這個身份,譚小棠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的副教授,而他對鋼琴教學更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譚小棠認為不能強迫孩子學琴,強求很有可能生出反感的情緒。如果把刻意的強求變成側面的引導,就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他同時也強調了家長嚴格要求的重要性。
譚小棠自己小的時候,最初也是從不情不愿地抵觸練琴到熱愛鋼琴。所以每次談到學琴,他都會告訴家長們不僅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還要培養他們的學習態度。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把想放棄的壞情緒趕跑。
關愛自閉兒童
譚小堂不僅在音樂藝術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而且還十分熱心公益事業。2011年11月,譚小棠曾經攜手來自德國的貝希斯坦鋼琴制造公司共同舉辦了一場關愛自閉癥兒童的活動。自閉癥兒童對音樂非常敏感,美妙動聽的音樂在他們接受精神治療和行動治療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在現場,譚小棠還推薦了一個國際音樂教程,他希望這個幫助正常兒童開發智力的教程,能夠帶給自閉癥兒童們意想不到的驚喜。當天,他還彈奏了舒曼的《夢幻曲》,浪漫、溫柔的音樂贏得了這群特殊孩子們的喜歡。他也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喚起大家對這群特殊孩子的關注,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平等的對待和愛。
譚小棠,這個把練琴當作一種畢生修行,把音樂當作信仰的音樂家,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拿出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