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均衡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學提出了一種全新模式。現代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過程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現代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均衡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成為了當代教育的一大顯著特征,現代教育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過程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在語文教學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教育技術的運用在語文教學改革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現代教育為各種課堂教學提供了更易于實現和操作的手段。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教育技術,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是教學改革一次質的飛躍。因為它可從本質上激發教與學的興趣,將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將枯燥的內容以其他生動的方式呈現了出來,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說一些表示聲音的詞語,我們就可以錄制一段小視頻,讓同學們直觀地去觀看和感受,這樣就能讓他們更加準確地理解這類詞語。或者一些離學生生活比較遠的一些內容,我們也可以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認識理解,對優化課堂有著質的飛躍。
二、在語文課堂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情景,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直觀具體感性的材料,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結合教學內容,提供與所學課文和詞語有關的聲音、圖像,將抽象的文字敘述與逼真的情景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景,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所學知識。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三、現代教育技術與網絡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學習方式。實現了各種資源共享。它使語文閱讀實現了從文本閱讀到網絡閱讀的發展。這是一種全新的、開放的學習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同時還教會了學生方便快捷地查閱、獲取相關知識,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遷移學習與理解,體現了信息社會對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要求。比如我們正在使用的“班班通”項目,通過網絡資源的共享,極大程度上方便和豐富了學生獲取課本相關知識的學習。
四、在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了教學的知識觀、數量觀。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較傳統語文教學形式有著明顯的優越性,使語文教學從簡單傳授課本知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教學的內容和數量更加多元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從多角度、多層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內容,較輕松地體驗和感知知識、探究知識、接受知識。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得更多、更全面。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濫用現代教育技術,脫離了教學文本教學也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正確運用現代教育理論作指導,精心設計制作和使用課件,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提高其教學效率。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以《語文新課標》為標準,以教學知識為基礎、以學生為本,精心制作和使用課件。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代教育手段僅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手段,并非學習的主體。
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現代教育恰當運用,找準切入點是現代教育能否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現代教育是一種教育技術,一種傳播媒介,它是服務于我們語文教學活動的。教師能否遵循學生的認識過程,設計出優秀的課件,能否找準現代教育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間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關鍵。例如,我們在講二年級古詩《小兒垂釣》時,若不能在學生充分朗讀詩句并展開想象詩中畫面的基礎上,直接將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這樣也就難以讓學生體會到文中的精髓,并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若在學生朗讀并充分想象基礎上再呈現相關視頻,這樣不僅起到了總結的作用,同時更加鞏固了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讓他們很難忘記。因此,課件的展示時機就是學生認識的最佳結合點,是應用現代教育的關鍵。
三、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正確處理現代教育與傳統方式的關系。現代教育技術是傳統方式的發展,是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而來的,它并不排斥傳統的教學方式。現代教育技術在突出體現鮮明形象、為學生創設情景方面較傳統方式表現出了優越的一面,但在展示重點的字、詞、句時,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適當的板書,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特別是在生字教學方面,老師的板書給孩子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再如,強化誦讀、注意積累,也是提高語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現代教育技術所無法取代的。片面強調現代教育技術作用的萬能性,長期只憑借圖像、聲音等媒體的介入,大腦的語言中樞就得不到鍛煉,就會使語言越來越貧乏,閱讀和表達能力就會下降,扼殺想象力,這樣就達不到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實效,保證使用的科學性。教師在設計和制作現代教育課件時,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遵循課件設計的科學性、高效性、目的性、藝術性的原則,既要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又要兼顧學生的認識規律,不能簡單地拼湊各種雜亂無章的素材。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有目標性。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交互性,促進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養訓練,不能將傳統的課堂講授變成現代教育的灌輸。正確地理解現代教育課件的用途,是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課件的作用、搞好語文教學的前提條件。
總之,只有正確地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才能發揮現代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
(作者單位:榮縣于佳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