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立志

人們一般認為,愛因斯坦是德國人。《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有權威釋義,愛因斯坦是“德國出生的美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德國出生,又擁有美國國籍(他還同時擁有瑞士國籍),愛因斯坦到底有著怎樣曲折的人生經歷?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國烏爾姆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烏爾姆是符騰堡王國的小城,而符騰堡是德意志帝國西南部的一個邦國。
1894年6月,愛因斯坦的父親因慕尼黑的工廠難以為繼,全家移居意大利米蘭。但父親要求15歲的愛因斯坦繼續留在慕尼黑,以完成高中學業。
1895年春,愛因斯坦對德國軍國主義的教育十分不滿,未等學業完成,不經父母同意,遂中途退學,只身一人離開慕尼黑,去意大利米蘭與父母團聚。
多年后,愛因斯坦對德國當時的教育制度仍予以尖銳的抨擊:“人們把學校簡單地看作是一種工具,靠它來把大量的知識傳授給成長中的一代。但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知識是死的,而學校卻要為活人服務。它應當發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質和才能。但這并不是意味著個性應當消滅,而個人只變成一只蜜蜂或螞蟻那樣僅僅是社會的一種工具。”從學校與教育,可以觀察社會和國家,“一個由沒有獨創性和個人志愿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
1896年1月28日,根據愛因斯坦的申請,符騰堡王國政府出具了他放棄符騰堡王國國籍的證明,這意味著,愛因斯坦同時放棄了德意志帝國的國籍。
愛因斯坦在放棄德國國籍后;至少有5年時間,是一個沒有國籍的人。1899年,愛因斯坦申請入籍瑞士,1901年2月21日,愛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國籍。從22歲起直到去世,愛因斯坦始終擁有瑞士國籍。
一戰前的德意志帝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他們看重愛因斯坦這個年輕科學家的聲望與潛力,專門派出兩位學者去做愛因斯坦的工作,試圖以優厚條件吸引他返回德國。一位學者以“祖國”為說辭,勸說道:“你的出生之地,你真正的祖國在等待著你。”愛因斯坦不以為然。另一位學者則比較理解愛因斯坦的心理,他說:“德國歡迎的是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造者……”其實,愛因斯坦真正感興趣的是安定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充裕的研究時間,能不受任何束縛和干擾,全心全意地進行科學研究。1913年7月10日,在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學部會議上,愛因斯坦以44票對2票的優勢榮膺科學院院士。1914年4月,愛因斯坦定居柏林,直到1932年12月。
愛因斯坦到達柏林后不久,一戰爆發了。1914年8月,德國93名學者和文人簽署了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書》,公然為德國的侵略行徑辯護與粉飾。愛因斯坦拒絕在宣言書上簽名。10月中旬,愛因斯坦等4人簽署了《告歐洲人書》,這個宣言與前者針鋒相對,是一個反對戰爭的宣言,同時對那些德國文化名流提出了批評。
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次年,他在從日本回國的船上得到了獲獎消息。按要求,在授獎儀式上,獲獎人員要由所在國家的代表陪同;如果獲獎人不能親自領獎,可由所在國的代表代領。德方拿出證據證明,1920年7月1日,愛因斯坦曾向德國憲法宣誓,他在柏林科學院任職即為“間接的國家官員”,因而屬于德國公民。瑞方則稱,愛因斯坦1901年就已加入瑞士國籍。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際,愛因斯坦適時返回,對國籍問題特別作出了兩點澄清:一是在加入柏林科學院時,他曾經聲明“不要改變我的國籍”;二是不反對“獲得德國公民權”的說法。兩頭兼顧,矛盾得到了解決。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他無法容忍愛因斯坦這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猶太科學家對國家事務指手畫腳。1933年春天,希特勒的沖鋒隊沖進愛因斯坦在柏林的住宅,將所有值錢的東西洗劫一空。愛因斯坦的別墅也被收歸國有,他本人則因此時正好在美國講學而逃過一劫。
3月10日,愛因斯坦在美國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只要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就只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里,這個國家中所實行的是:公民自由、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這些條件目前在德國都不存在。”3月28日,愛因斯坦搭乘的客輪到達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受到了比利時王室的保護。不久,愛因斯坦乘車到布魯塞爾,他把德國外交部簽發的護照放在德國大使面前,正式聲明放棄德國國籍。為躲避納粹德國的暗殺,愛因斯坦從英國直接返回美國,從此再也不曾踏上德國的土地。
17歲那年,愛因斯坦堅決地放棄了德國國籍,是不滿德國奉行的軍國主義。人到中年,他作為聞名世界的科學家,為了曾經的祖國,他毅然宣誓再做德國公民。而當德國逆時代潮流而行,成為熱愛和平的人民的公敵時,愛因斯坦不顧生命安危,再次拒絕了祖國。
德國科學院來信,向愛因斯坦提出要求,要他在國外“為德國人民說句好話”。他們深知,憑借愛因斯坦崇高的國際聲望,他的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是對德國有利的影響。愛因斯坦知道,這是納粹政權要他為其邪惡與暴行粉飾與辯護。4月12日,愛因斯坦回信說:“要我去做像你們所建議的那種見證,就等于要我完全放棄我終生信守的關于正義和自由的見解。這樣的見證不會像你們所估計的那樣,是為德國人民講好話;恰恰相反,它只會有利于這樣一些人,這些人正在圖謀損害那些曾經使德國人民在文明世界里贏得一席光榮位置的觀點和原則。”
1940年10月1日,愛因斯坦正式宣誓成為美國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