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
防治地方病是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要因病施策、防管并重、綜合治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
將單項改革的“樹木”連成綜合改革的“森林”,形成縣域綜合醫改新氣象。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
加強衛生健康系統文化建設,增強行業宣傳文化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
積極對接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實施婦幼健康扶貧攻堅行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
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解決醫療糾紛中的主渠道作用,倡導以柔性方式化解醫療糾紛,促進醫患和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
家庭和社會在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要及時向孩子們普及科學運動的知識和技能,打好一生的健康基礎。
212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中華醫學會等6個學會、協會第二批Ⅰ類學分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共計212項。
3家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科研基地“十二五”評估結果和委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耳鼻喉科學重點實驗室”“衛生經濟與政策研究重點實驗室”“輔助循環研究重點實驗室” 3家重點實驗室通過整改驗收。
80.8萬人次
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累計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80.8萬人次。
25%
去除年齡結構變化因素,1990年~2013年,我國慢性病死亡率下降25%左右。
5.9%
2005年到2016年,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上升了5.9%。
8.47%
2018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8.47%,比2015年的6.20%提升了2.27個百分點。
5.6%
據估算,中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
408家
我國已建立408家流感監測實驗室和554個監測哨點醫院。
3077家
目前全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3077家,從業人員約45萬人。
20.1%
自2013年以來,全國醫療糾紛總量累計下降20.1%,涉醫案件累計下降41.1%。
7600余例
截至2018年8月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已達250多萬人份,共為臨床提供造血干細胞7600余例。
3年
從2019年起,中國將同非洲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合作實施為期3年的“中非青少年艾滋病預防及社區健康促進項目”。
3%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指出,到2030年,6歲兒童近視率要控制在3%左右。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9月20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氣力抓落實,加強領導,科學統籌,狠抓落實,把改革重點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的意見》等。
會議指出,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必須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強有力舉措,嚴格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優化流通配送,規范接種管理,堅決堵塞監管漏洞,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確保疫苗生產和供應安全。要發揮國有企業和大型骨干企業的主導作用,加強疫苗研發創新、技術升級和質量管理。抓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盡快解決疫苗藥品違法成本低、處罰力度弱等突出問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深化醫改重要舉措,有利于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會議確定,要及時調整基本藥物目錄。此次調整在覆蓋臨床主要病種基礎上,聚焦癌癥、兒科、慢性病等調入187種中西藥,其中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藥品22種,均比原目錄顯著增加。調整后總品種擴充到685種。同時,要建立基本藥物、基本醫保聯動和保障醫??沙掷m的機制,將基本藥物目錄內的治療性藥品優先納入醫保目錄,使醫保更多惠及參保群眾。
9月10日,中國機構編制網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在職能轉變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當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健康、轉模式、強基層、重保障為著力點,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一是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加強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健康服務體系。二是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推進衛生健康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三是更加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力度,推進管辦分離,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
9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在京簽署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表示,互聯網對醫療健康具有戰略意義,二者的深度融合為醫療衛生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同時,在互聯網醫療的時代,更應該遵循醫學規律,更應該注重醫療質量,更應該保障醫療安全,更應該穩定醫療秩序。
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十次雙周協商座談會9月14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強調,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抓手。一些委員認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綜合性、聯動性有待增強,政府投入責任尚未全面落實,取消藥品加成后價格補償還不到位,動態調整機制尚未建立,醫院運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加大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力度,加快醫聯體建設,合理配置醫療資源,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醫療衛生事業。
9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明確,責任單位應當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使用和服務,創造條件規范使用健康醫療大數據,推動部分健康醫療大數據在線查詢。
《辦法》指出,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化產品生產和采購的激勵約束機制,積極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規范和測評工作,并將測評結果與醫療衛生機構評審評價掛鉤。實行“統一分級授權、分類應用管理、權責一致”的管理制度,強化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共享和交換。同時,還在服務管理方面對數據采集、存儲、利用、共享等環節提出具體要求。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部門規章形式發布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建立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將安全性、有效性不確切的醫療技術,或存在重大倫理問題的醫療技術,或已經被臨床淘汰的醫療技術,以及未經臨床研究論證的醫療新技術列入“禁止類技術”清單。將技術難度大、風險高,對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人員水平有較高專業要求而需要設置限定條件的醫療技術,或需要消耗稀缺資源的、涉及重大倫理風險的,或存在不合理臨床應用需要重點管理的醫療技術納入“限制類技術”清單,實施備案管理。
9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起草的《醫療機構投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掇k法》明確,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是醫療機構投訴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設立醫患關系辦公室或指定部門統一承擔投訴管理工作,建立醫療機構、投訴管理部門、科室三級投訴管理機制,各部門、各科室應指定至少1名負責人配合做好投訴管理工作。醫療機構投訴實行“首訴負責制”,并明確了投訴渠道、接待要求、調查、核實、及時反饋等事項。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召開的醫改電視電話會議上,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歐陽曉暉提出,必須堅持問題和需求“雙導向”,加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主任許宏智介紹,下一步,將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質增效,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資源下沉,提高群眾基層就診比例。推動每個盟市年內至少調整1次醫療服務價格。落實150個病種的按病種付費改革,調整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全面落實藥品采購“兩票制”。強化對醫療行為等方面的監管,強化醫改監測和督查評估工作力度,推進改革任務落實。
安徽省今年1月在全國創新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試點工作,首批10個試點縣半年以來,形成“居民健康水平得提升、醫生收入公平有保障、政府資金投入能問效”的三贏成果。近日,該舉措又在16個縣區推廣,預計2018年年底在全省推開?!皟煽ㄖ啤奔瘁t務人員通過個人身份識別碼(“績效卡”)登錄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系統為居民提供服務;居民接受服務后,通過身份證、健康卡或人臉識別等方式(“認證卡”)在系統內確認服務真實性。

9月4日,來自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北京華信醫院心外科接受進一步檢查。 本刊記者張 丹攝
@中國青年報
網售處方藥如何解禁?它涉及到互聯網和醫藥領域等多方面的問題,既需要較強的技術支撐,更需要有先進的管理手段。解禁網售處方藥既等不起,也不能操之過急。膽識一定要有,細心和謹慎也必不可少。
@新京報
建立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機制,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實現醫防結合,也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目標的重要內涵之一。也就是說,只有把醫療機構的信息資源互聯互通了,才能真正方便患者就醫。未來醫生通過網絡可以方便獲取患者既往就診的有關信息,患者在家就診才會逐步成為現實。
@健康報
既然很多涉醫犯罪都已形成黑惡犯罪團伙,就應以掃黑除惡的雷霆手段,來打擊這類犯罪。惟有果斷割除這個毒瘤,助力醫改甩掉包袱、消除掣肘,以給予民眾更安全、更方便、更全面的醫療保障和高質量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