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
摘要:廣電媒體在做好事業的同時,又要兼顧好產業的發展,這是歷史給當下廣電媒體的一個新命題。在當今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年代,面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網絡新媒體,廣電媒體如何擺脫困境,走出泥沼,就急需要培植出一個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廣電產業體系,將自身的優勢以多觸角,多業態的方式延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切實地將廣電產業體系與市場體系進行融合,實現媒體事業與產業的同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廣電產業 市場體系 融合 發展
一直以來,廣播電視媒體作為黨的新聞事業的主力軍,發揮了重要的喉舌作用,事業屬性決定了廣電媒體的工作重心在于切實做好宣傳與報道。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其事業屬性有所調整,產業屬性的比例逐漸提升,意味著傳統主流媒體在社會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崛起的當下,既要服務好事業,又要兼顧好產業。多年以來,廣播電視媒體的收入主要依賴廣告及有線電視收視費,盈利模式和業務單一導致廣電產業的資本積累和規模擴張受到影響,尤其是近年來,新媒體的涌現、收視率的下滑,廣電媒體創收受到沖擊,唱衰廣電的越來越多。筆者認為,縱然互聯網、智能科技衍生出了眾多主流化、社會化的媒體類型,但傳統媒體的價值優勢依然強勁,想要跳出困境,走出泥沼,需要培植一個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現代廣電產業體系。
在互聯網快速普及和智能科技快速興起的今天,廣電媒體立足于自身的平臺,借助互聯網進行嫁接和延伸,實現多樣化的呈現,建設具有原創內容的新媒體,為觀眾提供不同形態的服務,不同類型的媒體之間相互補充,電視媒體的移動化甚至虛擬化呈現未嘗不能實現。廣電媒體的存在,已不是單一的收聽或觀看媒體,而是一種平臺,一個窗口。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經說過:電視一定不會死,因為它是一種共識性的、脈沖式的,同時還是能夠激發巨大影響力的傳播樣式。
健全現代廣電產業,發展廣電產業,是時代對廣電媒體提出的新要求。在當今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年代,廣電產業要發展,要推動,就必須多觸角、多業態地延伸到各個領域。可以和文化、教育、旅游等社會各行業融合,尋求合作,用傳播優勢做大做強這個領域的規模。合作伙伴壯大了,廣電產業也就水漲船高了。南昌廣播電視臺打造的南昌廣電家裝服務平臺就很接地氣,每年兩場全城熱購活動,不光提升了南昌廣電的影響力,也拉動了內需,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廣電媒體應該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合理布局,靈活利用平臺的運營手段,深度開發受眾資源,鍛造新媒體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以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重點突破,搶占媒體市場。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電視媒體就是掛在客廳里的電視機。為了突破這種觀念,南昌廣播電視臺在積極拓展廣電產業的工作中,以前瞻性的眼光,在將有線電視網絡融入城市市民生活的同時,將廣電所具有的優質資源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與市轄青云譜區的熱心村建立了戰略合作,實施“智慧農村”項目工程,即在有線電視入村入戶的基礎上,通過機頂盒的交互轉換,搭建起一個囊括智慧村務、智慧安保、智慧停車、智慧寬帶、智慧商場等的智能化網絡互聯平臺。該項目讓村民實現了足不出戶便可了解村里的政務等情況,其中的智慧寬帶、智慧商場等不僅讓村民家中的電視熒屏成為了解外部精彩世界的窗口,還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與購物。
如果還是延續老的套路,依賴過去單一的創收模式,缺乏創新,會很快被市場無情的拋棄。要想一直保留主流媒體作用,一方面要加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節目制作、網絡傳輸、終端服務等方面向著智能化、跨屏互動等推進,使廣電全媒體發展成為主流趨勢。另一方面,廣電產業要和市場掛鉤,要有服務市場的意識。第三,要將運營模式、服務模式進行全面轉型,推動廣電產業的“廣電+互聯網”“廣電+公司”“廣電+活動”等的經營思維。
我們一直堅守著“新聞立臺”,用正確的輿論力量去引導觀眾,為黨和政府服務,為百姓服務。但是廣電產業成分又不能太單一,就像國際傳媒大亨默多克集團旗下的媒體經營范圍眾多,有很多資源可以共享。反觀城市廣電媒體,由于受到地域傳播的限制,導致經營創收越發艱難,所以廣電媒體必須積極到市場上去尋找突破口。南昌廣播電視臺和杭州二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的“更南昌”就具有戰略意義。創立于2015年4月的二更影視平臺,是國內領先的原創精品短視頻內容平臺,被全球觀眾200億次共享觀看。南昌廣播電視臺在此平臺上開設“更南昌”窗口,講述五百萬南昌人的溫暖的故事,讓“二更”成為南昌與全國乃至世界溝通的一座互聯網之橋。
廣電媒體不光要做好宣傳報道,更要把產業的因素結合到事業發展中來,廣電不僅僅具有平臺優勢,更有權威的發布優勢。如今,廣大百姓對文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趨勢,無疑對廣電媒體提出了更高要求。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收的方式,把“受眾”變為“用戶”,實現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終端,為用戶提供精準化內容,滿足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廣電媒體應該在不斷完善和提高黨的喉舌作用的同時,放下身段,走進大眾,走向市場。廣播電視媒體可以搭建媒體資料管理平臺,把廣電媒體有價值的音視頻資料進行存檔,以實現其歷史價值和再利用價值。同時,我們也可以將此平臺與市場緊密相連,在社會上各類企事業單位有需求的時候,以專業的拍攝和制作,真實地記錄這些單位或部門具有史料價值的工作內容,這也是見證社會單位或部門事業發展的最佳手段,一定會受到市場的好評。
今天的廣電事業需要強大的產業加以支撐,我們應該用與時俱進的思維,設計出多個“廣電+”,促進廣電產業更多地與市場體系相融合,從而實現廣電媒體的縱深發展和壯大之路。(作者單位:南昌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陳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