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兔似乎從未被古代的作家所注意,因為它們第一次出現是在1602年??道隆じ袼辜{的遺作《動物史》中提到了這種動物。有一幅插畫呈現了一只長著狍子角的野兔。在另一幅插圖中,兔子的角只是一些簡單的圓圓的增生物,稍稍分叉。因此,博物學家認為長角的野兔出現在挪威,就在伏爾加河或薩克森河的河岸。

但是無論如何,這種動物還是很少見。博物學家布封并不完全相信它們的存在,他認為,“這種變化,就算真的存在,也只屬于個體的變化,很可能因為那個地方野兔找不到可吃的草,所以它只能以木質的東西、樹皮、嫩芽以及苔蘚等為食”。但是,角兔的傳說并沒有廣泛流傳,19世紀,博物學家完全將它們拋棄了。但是它們并未消失,因為獵人們從來沒有停止談論它們。

角兔從16世紀開始就在巴伐利亞地區為人所知。這應該是一種頭上長著某種鹿角的野兔,同時它還長著獠牙和翅膀!雖然這種動物顯然是想象出來的,但是動物標本制作師開始創造這種“真實”的動物,好將它們賣給觀光客這樣的新顧客。這項動物合成制作法也許由來已久,比如為當地的民間故事做插圖時就可以這么做,但是基本只運用于相近的動物。由于休閑旅游的普及,市場大大地拓展了。

在德國,到處可見此類動物,名字各異(oibadrischl, rasselbock, dilldapp),大概都是與角兔相似的動物。這些動物也讓人想到德國人很喜歡的一種小雞“漢狐”(hanghuhn ),或者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達烏雞(le dahu),它們的爪子長得不一樣長,所以它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在山巖上朝一個方向奔跑。
也許是假的,是由動物標本師制作而成。


在瑞典,有一種長著翅膀的野兔,即“松雞兔”,沒有角。因此,動物標本制作師的作用就很明顯。這種動物應該是1918年魯多夫·格朗貝根據一幅插圖虛構的,而這幅插圖則是為了表現一名獵人在1874年講述的一個故事。這是一件委托加工作品,如今被保存在博物館里,已經成為瑞典梅黛勒帕德省的非官方標志物。同樣的道理,第一只美國角兔——長著羚羊角的野兔,也是由動物標本制作師杜格拉斯·海里克制造的,他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懷俄明州。
角兔的歷史在1933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美國生物學家理查·肖普收到了從愛荷華州寄來的一些加卡洛普野兔,確切地說,是頭和身子都覆蓋著黑角的兔子。這些兔子并不是拼湊組合而成的:它們感染了一種病毒,肖普最后確認了這種病毒,將其命名為“棉尾兔乳頭瘤病毒(CRPV)”。兔子的“角”實際上是由于感染病毒而產生的大型角質瘤。這種病毒的傳播區域僅限于美國中部平原,但有時其他地區的物種也會被感染,如加利福尼亞州的野兔。

同類的某些病毒也可使人類長出奇怪的額角。CRPV病毒如今是研制抵抗相似病毒疫苗的一種重要元素,乳頭瘤病毒可引起宮頸癌。布封在論述野兔身上長出角時提出的個體現象可能是有道理的。康拉德·格斯納描寫的那些動物中,很可能有一部分是純粹虛構的,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感染了與CRPV相似的歐亞大陸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