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澤慶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治本之策,是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根本途徑。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其中組織振興是“題眼”。大力推動組織振興,要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提升組織力為重要抓手,統籌推進、綜合施策,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組織保障。
在突出政治功能中增強政治領導力
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政治屬性是其根本屬性,政治功能是其主要功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改革開放40年來,盡管“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十分明顯。因此,要從戰略和政治高度認識鄉村組織振興的地位和作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升鄉村兩級黨組織的組織力。要筑牢“四個意識”并使之具體化、實踐化,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意識和組織觀念。要壓實市、縣黨委主體責任,構建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縣(市、區)黨委作為鄉村組織振興“一線指揮部”的職責。要建立健全“抓鄉促村”機制,強化對鄉鎮黨委的指導考核,全面推進過硬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努力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黨的主張的宣傳者、黨的決定的貫徹者、基層治理的領導者、團結動員群眾的引領者、改革發展的推動者。
在鍛造過硬隊伍中鞏固組織作用力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鄉村振興成效如何,歸根結底取決于有沒有一個素質作風優良、發揮“頭雁”作用的好書記,有沒有一支合格過硬、堅強有力的好隊伍,有沒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親農民的好人才。要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結合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要繼續堅持向基層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的好做法,把最優秀、有潛力、能干事的干部推薦出來,用好用活。要拓展黨員視野,擴大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加強農村優秀后備人才遞進培養。要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加大基層工作激勵力度,想方設法創造條件,鼓勵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充分發揮鄉村振興的組織優勢。
在創新鄉村治理體系中提升社會號召力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要堅定走鄉村善治之路,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一是堅持以自治為基礎,增強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引導農村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和村民個人有序參與農村發展事務,并不斷完善農村組織體系。二是堅持以法治為本,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要加強農村法治建設,深入開展基層法治示范創建,推進平安鄉鎮、平安村莊建設,縣、鄉黨委政府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解決農村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堅持以德治為先,發揮德治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道德建設,培育良好村風民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農民集體意識、公共意識和法治精神,努力構建教化與引導、激勵與約束、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長效機制。(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