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健宏
摘 要: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處理內容主要包括:數據輸入、編輯與計算、統計與輸出等;在基于數據流向對處理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建立標準化的數據輸入規則、內業處理流程和成果內容、樣式等,并通過定義處理規則,明確內業處理中可以實現的自動化內容,從而為內業處理自動化的實現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規劃 監督檢查測量 內業處理 自動化 標準化 分析
中圖分類號: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064-02
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是由規劃竣工驗收測量逐步擴充而來,其按照建設工程項目在建設實施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分為:建設工程開工放樣預測、建筑工程開工放樣檢測、建筑工程±0檢測、建筑工程結構到頂檢測和建筑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等5個階段。
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作為規劃管理部門執法管理的重要依據,是規劃管理部門檢核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劃審批建設的保障性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單位對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項目的生產周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規劃管理部門也對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項目成果表達的內容和樣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的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項目的內業生產實踐中,雖然已有一些針對某個環節或某些工序的自動化處理工具,但總體來看,自動化程度仍然較低,效率不高,主要體現在:大量信息未被有效利用,關聯性數據存在大量的重復錄入、計算、統計、檢查;而且因為成果制作環節的大量人工干預,也使得項目成果的表達難以統一。
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處理自動化研究將建筑工程規劃項目的5個階段視為一個整體,通過分析內業處理的數據和生產方式,建立了標準化的數據輸入規則、內業處理流程和成果內容、樣式等,并定義數據處理規則,明確了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中可以實現:信息的一次錄入多次利用,成果圖的自動或半自動生成,報表、客戶盤片、曬圖文件的自動生成、成果圖的批量按序打印等自動化內容。結合該研究在上海市測繪院基于EPS地理信息工作站中的實現,最終大幅減少內業生產中不必要的人工干預,實現基于整個項目的高程度自動化。
1 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處理分析
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將任務單(即任務書)、規劃許可信息、規劃控制線、外業測量數據、地形圖數據等五塊數據進行編輯處理后,按照特定的規則、要求進行組織、表達,然后形成各階段的成果文件:包括成果圖、報表、客戶盤片、曬圖文件等。其中編輯處理環節的主要工作包含數據輸入、編輯與計算、統計與輸出等三類五項內容。相對于統計與輸出,數據的編輯與計算環節也可以歸類為數據輸入,為了方便闡述,本節暫將數據輸入、編輯與計算兩個環節均視為數據輸入,并將編輯與計算環節中產生的數據視為一個文件,為此基于數據的流向對三類五項內容進行分析的方法、步驟如下。
(1)確定數據輸入來源文件、最終輸出文件,對其組成要素進行詳細區分,最后按照文件在內業生產中出現、使用、生成的先后順序對文件進行編號。
(2)窮舉數據輸入來源文件、最終輸出文件中所有出現的數據(對于數據窮舉困難的文件,其數據可以進行適當抽象),并按照文件編號的順序,依次對數據進行編號,但對于當前文件中出現的上一文件的數據則必須使用上一文件的數據編號。
(3)分析窮舉數據間的關聯性,然后引用編號確定關聯數據間的邏輯關系。
(4)分別對成果圖、報表、文件被使用的階段及其中出現的數據進行階段描述,以組織建立數據、成果圖、報表、文件與各階段的關系。
2 內業處理的標準化
內業處理的標準化是為了保證程序能夠按照固定的規則讀取、處理、輸出數據信息,是實現內業處理自動化的基礎。
2.1 數據輸入格式化
數據輸入的格式化主要包括項目基本信息填寫的規則化組織、初始數據文件預處理方案等。
項目基本信息是規劃全過程項目的原始輸入,一般以紙質文件存儲,是項目全階段共有的信息。其主要包括項目任務單信息(簡稱任務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信息(簡稱許可證)、建設工程目表信息(簡稱項目表)和規劃批準總圖信息等(簡稱批準總圖)。通常,項目表的內容并不固定。基于第2節的數據分析,通過梳理和歸納,對項目基本信息制定了如下統一的內容及隸屬框架(見圖1),以實現對數據的規則化組織。
圖1中,A、B、C、D代表文件編號,B1、B2-3(即B2、B3)代表許可證文件(編號為B)中包含的3項信息。
初始數據文件主要指的是創建初始作業圖的電子數據,包括地形圖、各類規劃控制線和外業碎步測量及編輯數據等,有時也會直接利用項目前一階段的最終作業圖作為初始作業圖。初始數據文件的格式化輸入主要指對數據按照已有規范(如無相應規范則定制相應標準)進行預處理,確保程序能夠按照固定規則讀取數據信息。
2.2 作業流程標準化
通過梳理和歸納傳統的作業方式,參照第二節對數據的分析情況,將數據按照輸入、編輯、輸出進行抽象歸類,最終確定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項目內業處理的工序。
2.3 成果內容及樣式的標準化
在滿足規劃管理部門要求的前提下,參照現行標準,結合第二節的數據分析,將成果圖和報表的內容進行明確和量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標準的成果圖樣式。由于成果中,地形圖已有標準的要求,客戶盤片的內容與平面圖的內容相似,曬圖文件的內容與地形圖的內容相似,故其內容、樣式基本無需標準化。對于以WORD或EXCEL呈現的報表,其樣式可以通過定制模板實現,在此無需贅述。
2.3.1 成果圖和報表內容的標準化
將成果圖、報表的各子項視為由若干常量和變量組成的組合變量,通過分析、歸納,確定了成果圖的10個標準子圖和報表的9個標準子表。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差異化使用上述各子項來組成各階段的成果圖和報表,從而組成各階段的成果。
2.3.2 成果圖樣式的標準化
在成果圖可以通過變量化表達的基礎上,通過定制成果圖中所有出現的注記要素的圖上尺寸,并建立注記要素尺寸與成果圖框尺寸的對應關系,進而實現成果圖樣式的標準化。
3 定義數據處理規則
數據處理規則的定義主要包括數據屬性結構設計及關聯方式和配置表定義等。其目的是實現信息自動提取、面積自動計算、成果自動半自動生成和成果圖批量按序打印等。
3.1 屬性結構設計及關聯方式
在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項目內業中,最終作業圖和成果圖是其他所有成果的來源,所以屬性設計主要針對作業圖和成果圖進行:根據需要,共定義了5個基本屬性表用于存儲項目基本信息、11個主屬性表用于存儲成果圖信息、5個公用屬性表用于存儲生成主屬性表信息的信息。屬性表間的聯系通過建筑物名稱或成果圖圖框與圖形的拓撲關系構建,從而方便實現數據提取、面積統計,成果圖批量按序打印等。
3.2 配置表定義
在實現內業處理自動化的某些環節,需要定義部分配置表以實現圖形自動提取、信息自動判斷、面積自動計算等功能。如依據配置表從最終作業圖提取圖形生成成果圖、判定四至尺寸跟隨的顏色等。
并且依據給定封閉區域內一點可以進行拓撲構面這一軟件基本功能,可以通過定義代號所對應的面積類別、系數等面積計算配置信息實現面積自動計算。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內業處理數據、環節進行分析,建立了標準化的數據輸入規則、內業處理流程和成果內容、樣式等,并通過定義處理規則,明確了如面積自動計算,成果自動半自動生成、成果圖批量按序打印等可以自動化內容。
參考文獻
[1] GB/T 17986.1-2000,房產測量規范第1單元:房產測量規定[S].國家技術監督局出版社,2000.
[2] GB/T 17986.2-2000,房產測量規范第2單元:房產圖圖式[S].國家技術監督局出版社,2000.
[3] GB/T 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S].國家建設部,2005.
[4] DG/T J08-2030-200,建筑工程規劃檢測規范[S].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