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剛強
摘 要:“擋土墻”顧名思義就是預防土體變形或倒塌而設計的穩固構筑物。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時,也要滿足人們對藝術美感與優化環境的需求,使“擋土墻”具有一定的觀摩性與景觀性。擋土墻在工程施工及城市建設中應用廣泛,兩者形成功能性互補,能很好地補充施工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希望能對相關從業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濕陷性 黃土地區 擋土墻 設計
中圖分類號:TU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a)-0096-02
現代社會對建筑設計與施工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越來越重視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功能性與成本造價的統一,選材的方式與材質也漸趨豐富。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墻材質選擇,推薦采用片石混凝土,國家對建筑材料開采的控制力度逐年加強,材料單價上漲幅度很大,造價上漿砌片石與片石混凝土相比優勢并不是十分明顯,且漿砌片石墻體易開裂損毀,耐久性不如片石混凝土。本文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及工作經驗總結,對擋土墻基本含義、擋土墻選材及種類進行了分析。
1 擋土墻選材及種類
1.1 擋土墻選材
第一,選材理念發生變化。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逐步提高,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的選材理念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也迎來了材料科學的發展,環保型材料也逐漸成為選材的新寵。選材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的磚、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各種環保材料是選材理念發生變化的一大特色,比如小石子、瓷磚、板材等材料也可能被利用到擋土墻中。
第二,藝術性也成為選材的一個重要條件。在濕陷性黃土地區中,不只強調擋土墻的基礎功能,能夠給人們生活環境增添色彩,藝術性也成為其功能的重要部分。在選材時,只要是有利于充分發揮擋土墻藝術性而又不失其基礎功能的材料,都會被加以利用。同時對所選材料在造型上根據擋土墻需求進行創造性的改變,增強其藝術性。
第三,選材多樣性。在現代社會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被賦予了多樣化的功能,也就形成選材多樣化特征。選材多樣性不僅僅表現在材料本身的多樣性,也表現在形式設計的多樣性。比如傳統的磚類材料在制作時就會在擋土墻因地制宜理念的指導下,被設計成為嵌入式、滲水式或草地磚等。
1.2 擋土墻種類
1.2.1 直立式
直立式擋土墻直觀特點就是平面空間大、單調、垂直度高。對其改造要從其特點出發,取長補短,因地制宜地進行畫面感設計。由于直立式擋土墻平面空間大,是信息傳遞的一個很好平臺,所以靠近路邊的擋土墻可以加以裝飾作為傳遞信息的平臺。行政單位可以利用擋土墻的便利,向社會宣揚民族文化和國家精神。靠近住宅小區的,可以做成閱報欄或者信息傳遞平臺,豐富市民文化。另外,直立式擋土墻也可以依據所在地理位置,設計成與區域融為一體的觀賞性造型,比如可做成植物墻。
1.2.2 傾斜式
傾斜式也可稱為臺階式,這類型擋土墻一般為重力式,有一定的規則或不規則的層次,立體式改造與觀賞性改造空間相對較大。傾斜式擋土墻改造后的觀賞性較強,在改造時對周邊自然環境與改造條件限制比較大,一定要因地度勢,合理的融入到周邊環境,給人以美感。可以充分利用綠色植物的作用,設計成花園式擋土墻,凈化社會環境,讓人們的感覺心曠神怡。
2 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設計要點
2.1 化高為低
對于墻面較高的擋土墻,可以用化高為低的手法。在改造時也要注意土質特點,將“高”逐步“梯田”化,可以利用綠色植物來彌補階梯化的空間,在保留觀賞性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水土。高速路上化高為低的手法隨處可見,在處理過程中,將直面梯化,在照顧到人們視覺感受的同時,也考慮到了生態綠化。
2.2 化整為零
對于高度差較大的景觀擋土墻,要消除其壓迫感,就要選用化整為零的手法,適當地從視覺上減少高度差,給人以違和的畫面感和立體感。立體感是化整為零處理方法的靈魂,高度差較大的擋土墻有創造立體感的優勢條件。
2.3 化大為小
看著非常龐大的擋土墻可以將其化大為小,優化人們的視覺感受。體積較大的擋土墻可以合理、科學地分割成獨立的部分,然后在獨立部分的基礎上再進行改造設計。這種手法有效地解決了擋土墻體積龐大的問題,增強了人們的主觀感受。
2.4 化陡為緩
由于人們視覺所限,同樣高度的擋土墻通過不同的設計處理,則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化陡為緩的方法就是一個有效的手法。化陡為緩就是將坡度較陡的擋土墻加以傾斜式的改造,雖然整體高度一致,但是視覺卻大相徑庭。
2.5 化硬為軟
化硬為軟是指把由鋼筋、水泥砌成的冷冰冰、呆板、沒有生命和活力的擋土墻,通過軟性因素的引人,改變整體的“風格和氣質”。比如引入綠色植物、光纖或者浮雕圖案等因素改變其感官格局。
2.6 做好基礎砌筑方案
在完成基底土的處理后,即可開展基礎砌筑的作業施工。在砌筑時,首先需要鋪設濕陷性黃土地區的墊層,可鋪設一層土工格棚,然后在土工格棚上進行填料的填充。在對填料進行輾壓密實之前,還需要鋪設一層濕陷性黃土地區墊層。在墻體下基礎部分的墊層之上使用混凝土進行澆筑,這個過程一般是一次性完成,同時,澆筑時要根據沉降縫來進行分段澆筑,對于沉降縫的處理可以使用瀝青等材料來堵塞。
2.7 處理好筋帶鋪設方案設計
筋帶鋪設是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施工技術作用得以發揮的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筋帶鋪設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施工技術作用的發揮。因此,在進行筋帶鋪設過程首先要把筋帶下料至相關的施工地,下料的時間應該早于施工之前,下料的長度應該以設計長度為準,下料的長度=拉筋帶穿過孔長度+2×設計長度。為了確保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施工能夠順利有效的進行,在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部門應該嚴禁邊施工邊下料現象的出現。在進行鋪設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相關的施工人員應該盡可能地的保證筋帶能夠和墻面垂直,并且最大程度地使其呈現出輻射狀存在。為了保證施工質量,筋帶在鋪設過程中應該最大程度地避免彎曲以及扭結的現象,鋪設的密度和固定筋帶的位置應該相對應。在鋪設過程完成之后,相關驗收人員應該對其進行驗收,從而保證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施工效果的體現。
3 結語
隨著對公路工程要求的提高,擋土墻的設計對公路工程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設計時,應該遵循其基本原則、協調環境、因地制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濕陷性黃土地區擋土墻的施工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更加細致地鉆研,使我國的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得到更大的改善,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王瑜.淺析鐵路客專黃土路基消除濕陷性的地基處理[J].科技視界,2014(2):133.
[2] 林宇.濕陷性黃土路基地基處理及施工分析[J].科技風,2013(23):161.
[3] 賈存亮.淺談濕陷性黃土路基的常見病害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3(13):376.
[4] 任莎莎.基于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選線設計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3(10):19-21.
[5] 彭飛.探討基于不良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選線設計[J].科學之友,2013(7):39-40,42.
[6] 李中寧.淺談不良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選線設計[J].科技信息,2012(3):44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