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勝
摘 要:初中生的社會閱歷淺,情感體驗欠豐富,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寫作素材匱乏,作文假大空的現象嚴重。挖掘課本素材資源就成了初中生寫作時有效積累素材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教材資源;寫作素材;素材積累
長期以來,一部分初中學生怕寫作文,一提到寫作文就眉頭緊皺、怨聲載道,還沒寫,心里就打退堂鼓。寫作過程中或無話可說,或人云亦云,或無病呻吟,寫出來的作文來要么是記流水賬,要么是千篇一律。這樣越寫越沒有興趣,越來越不愛寫,寫作的畏難情緒和倦怠心理越來越明顯,使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大多都是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認識能力、社會經歷、情感體驗都十分有限,缺乏充足的社會積累和人生經驗、感悟等。而我們的語文老師大多在教學生作文時,一再強調一定要寫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要寫感悟最深的事,要求學生寫出題材豐富、事跡感人的作文,但對于這些初中生確有些勉為其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難免陷入假、大、空的境地。說白了,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在初中學生生活經歷相對單調,情感體驗欠豐富,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的情況下,挖掘課本素材資源就成了初中生寫作時有效積累素材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徑。
葉圣陶老先生歷來強調“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們用直白、形象的語言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初中生的閱讀主要源于語文課本、歷史課本、地理課本、生物課本,甚至數學課本里的人物簡介,安全教育讀本里的知識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選材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寫作時運用課本知識,也是對課本的加深理解和記憶,二者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呢!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文本知識,教給學生儲備文本素材的能力,從而實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同步進行的
目的。
課文是很好的閱讀、訓練的范本,每篇文章都有其出彩的地方,有的語言生動,有的材料典型,有的主題深刻,有的布局精巧,有的構思新穎……教師平時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積累,時間長了,這些閱讀點就自然扎根于腦中,寫作時信手拈來。積累的主要方法就是研讀課文,通過研讀對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進行品味推敲,對精彩語段進行賞析,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對思想觀點進行評價,對藝術構思進行鑒賞。教師在把握課本資源中的寫作時,應當堂進行訓練強化,就會取良好的效果。如《春》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美,閱讀這篇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從語言方面進行積累。在課堂上我結合課后練習引導學生對“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中的“鉆”和“偷偷”進行推敲,同學們通過閱讀討論,一致認為“鉆”和“偷偷”用得好,“鉆”有破土而出的沖勁,最能突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最能體現小草對春天的渴盼。“偷偷”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驚喜之情。這樣就和作者急切盼春的感情相吻合了。之后,我讓學生練習寫話,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語句表達對初春之際的喜愛之情。盡管學生寫出的句子趕不上朱自清先生的生動有內涵,但可以感覺到他們是經過仔細斟酌,認真對待的。這樣經過長期訓練積累,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語言、內化運用語言,學生的語言素材就越來越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就自然提高了,作文自然生動感人了。又如,《風雨》中側面描寫的寫法非常突出,文中不見“風雨”,卻時時感受到“風雨”的存在。于是,我當堂讓學生完成一篇練筆“在烈日下”片段作文,用側面描寫的寫法寫。有的學生寫出了“我家的小狗趴在屋檐前,一直喘著粗氣,感覺到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快要死了似的”生動語句。這樣,學生在閱讀課文后,抓住寫作點進行訓練強化,很好地進行了側面描寫方法的學習和寫作運用,大大提高了寫作能力。再如,《口技》一文雖是古代文言文,但其中充滿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為此可以運用其來訓練學生掌握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技法。我的做法是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關于“夢中驚醒”“漸入夢鄉”以及“火起群亂”三個場景的描寫,重點比較這三個場景中不同的文字描述,并品味賓客的反應,從中分清作者運用了何種的描寫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該文的印象,而且也幫助其探索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技巧,為豐富自己的寫作技巧打下堅實基礎。
廣開素材積累之路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恒心、有毅力,分門別類地一點一點地積累記憶,才能在寫作時快捷地從腦海里調出來,從而方便應用,提高課堂寫作效率。作文素材的積累包括優美詞句的積累,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的積累,名人名言的積累,古詩文千古佳句的積累,名人故事的積累,論點論據的積累,科學知識的積累等等。這些都要靠平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積累任務,學生一點一點地消化吸收,長期堅持,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動的語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語感的培養是大有益處的。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天把積累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名人名言、古詩文千古佳句等摘抄整理在筆記本上,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摘抄的內容最多,整理得最好,然后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于摘抄整理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并運用于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長期堅持這樣做,摘抄整理的越多,腦海里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積累興趣,寫出有自己風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