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宏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在中學課堂上的應用已經成為常態化,并對現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不足,運用不當會進入一定的教學誤區,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根本要求,對多媒體教學的利弊有充分認識,揚長避短,科學應用,使多媒體教學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方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對策;誤區
一、當前多媒體教學中的常見誤區
1.誤認為多媒體手段可以取代傳統教育手段
傳統教育教學手段主要包括教科書、黑板、實物、模型、掛圖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手段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特別是多媒體更是功能強大,但是,即便如此,是否就可以取代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認認真真予以剖析。通過深入基層,我們不難發現,由于機械地、死板地或者泛濫地使用多媒體,使得一些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很明顯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興趣,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不利的。
2.誤認為多媒體信息量大、交互式展示能力強,則教育教學效果就好
信息量應該從屬于教育教學手段和方式,應該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合理確定,既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大。過分強調加大教學信息量,就會形成“內容多、演示快、思考少、消化難”的不利局面。很多信息之間的有效聯系不能得到深刻的呈現,對知識和信息的深度剖析、研究更是無從談起。教師是忙得不亦樂乎,而學生則是窮于應付、被動接受,不能積極思考,不利于加深記憶、知識內化與能力培養。
3.誤認為視聽可以代替想象、朗讀等教育教學活動
一方面,多媒體視聽資源非常豐富、感染力非常強,如果應用不當,必然會產生多媒體唱主角、師生被禁錮的局面。課堂變成了多媒體的一言堂,師生反而成了配角和觀眾、聽眾。特別是在語文朗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情感交流等方面,多媒體都存在顯而易見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過程類似工業化流水生產線,教師引導學生沿著課件編排的程式思考,幾乎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種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和想象的權利,造成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無法激發想象力,甚至產生不去思考、無法思考、懶于思考的惡性循環,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談不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了。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對策
今后,我們要立足于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校情、教情、學情,努力在多媒體教學中揚長避短,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最佳效果,主要從轉變思想認識、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規范多媒體教學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務求實效。
1.轉變認識,更新理念,不能“穿新鞋子走老路”
也就是說,首先從思想認識上,不能唯高科技是圖、唯硬件設施設備獨尊,而忽略了教師的主體地位。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堅決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緊緊圍繞核心素養來轉變理念和方式;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多媒體教學,而不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體教學完全替代傳統教育教學手段,要充分重視并大力發揚傳統教學在處理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師生交流等方面的優點。
2.重視并加強教師教學基本素養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處于信息化時代,我們應該進一步注重課堂語言、板書、教學設計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避免優良傳統的丟失,避免課堂駕馭能力差、對多媒體照本宣科、教學枯燥無味等情況出現。在使用它時,不要忽視它的“輔助”地位,也就是說,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并非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我們的傳統教學手段仍然發揮著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仍是課堂教學的主角。
3.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力爭形成長效機制
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多媒體教學應用工作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教師培訓制度、監督審核制度、老師備課材料、授課內容審查制度、獎勵激勵制度等,規范多媒體教學工作。二是要完善多媒體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參照有關標準,結合多媒體教學特點,制定多媒體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作為管理評價的重要依據。要結合師生評價、社會評價等,力求準確、全面考核評價多媒體教學效果,起到引導教師、改進工作、提升水平的效果。
總之,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要堅持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起到啟發、誘導、點撥、開竅的功效,而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本末倒置。新時代呼喚新作為,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思想理念、教學本領、職責擔當等方面綜合考慮,認真思考,砥礪前行。我們要按照“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手段為輔助”的基本原則,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關系,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勢互補與有效融合,為加快構建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務實的新課堂教學模式,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