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成玲
摘 要:學會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途徑,“137累積法”是一種可行的、簡便的累積方法,合理利用,長期堅持,成效就會顯現。
關鍵詞:“137累積法”;運用;成效;問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e累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如何積累呢?方法很重要。“137累積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積累方法,可操作性強,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對加強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操作的方法
什么是“137累積法”呢?“137累積法”是著名國學專家賴國全老師首先提出的一種科學、簡單、高效的教育方法。賴國全老師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結合兒童心理學、生理學的特點,在培養自己的女兒賴思佳學習國學經典時提出,經過不斷完善,漸成系統。至今累積式教育法已經影響全球上百萬的家庭,成為風靡海內外的著名兒童教育方法之一?!?”就是每天至少讀一遍,最多7遍;一樣約十分鐘,不超過十分鐘;“3”就是一天可以選擇讀三樣,最多讀7樣;“7”就是指連續7天重復相同的內容。
二、實踐與收獲
根據“137累積法”的簡易性、周期性原則、多樣性綱領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加以運用。
1.運用于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語文教學而言,熟讀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前提。所以,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將整單元課文作為周計劃朗讀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學生每天讀幾遍,力爭在課前完成熟讀的目標。
2.運用于經典誦讀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睂τ谖幕瘋鞒?,陳寶生部長說:“讓青少年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找到動力,發現中華文化之美,將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凝聚起建設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苯浀湮幕M校園已經成為國策,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學校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經典的熏陶與感染呢?從流傳下來的蒙學讀本開始?!兜茏右帯分敝负⒆拥酿B成教育。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認為:《三字經》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學了《三字經》,就等于將中國文化史綱記在腦子里,對孩子的升學考試和文化修養都有極大的幫助?!肚ё治摹贰疤煜碌谝蛔謺保瑢W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輕松開始閱讀,極早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及探究式學習習慣……古詩詞是我國經典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些內容富有韻律及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適合低年級小學生誦讀。所以,我布置相應內容作為每天的一項讀書任務。
3.運用于課后復習
“溫故而知新”。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才能使內容記憶得更為牢固。將“137累積法”用于課后的復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及時得以鞏固。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取得的成效如何呢?
(1)從預習的角度來說,多讀對學生熟知課文內容的效果是明顯的。讀準字音,連讀詞語,讀通句子基本上不占用課堂時間。
(2)從課外閱讀量來說,長期堅持的學生已經完成了《三字經》《弟子規》及《千字文》的朗讀,并且進入《百家姓》的朗讀。唐詩的誦讀量也達到幾十首。
(3)從復習的效果來說,讀注音讀物,對漢語拼音做了一次強化鞏固,并且利用漢語拼音這個識字工具,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4)從提高素養的角度來說,長期的堅持、模仿,加上老師的引導,一部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發現的問題
讀是進行積累的重要方法與手段。有事例證明,賴國全老師獨創的“137累積法”運用于讀經育心是很有成效的。這種方法運用的過程需要一定的計劃和長期地堅持。在小學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易于轉移,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于逐步培養,所以,家校配合極為關鍵。一學期下來,實踐結果大相徑庭: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表現出的狀態其實就是對孩子學習的態度。(1)目光長遠,父母既重視教育也懂得教育,勤于督促,對孩子滿懷期望,與老師密切配合,極早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成績顯著;(2)急功近利,父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又不肯在教育上下工夫,只想一眼望到孩子的高分,而不注重孩子教育的過程,易于滿足;(3)“井底之蛙”,父母不重視教育也不肯花時間來教育孩子,孩子自由成長,成才靠運氣,讀書只限于課本的內容,不想讓其他的內容“苦了自己的孩子”,得過且過。
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孩子積累的習慣完全依賴家長并不是長遠之計,只有在學校教學中另辟蹊徑,才能擠出時間引領學生完成朗讀計劃。再者,在家中讀書時,方法單一,學生的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出來,完成任務較為勉強。但是,家長的配合很有必要,只有形成家校一體的教育合力,效果才會更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不是一句口號。“137累積法”教給我們的是方法,如果在實踐中恰當運用,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習慣,學會積累,有效積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