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戌亮
【摘 要】統稿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科技期刊編輯質量。結合實際工作,從建立統稿制度需要注意的方面入手,就統稿中常見的摘要與正文不一致、正文中標題序號錯誤,插圖、表格、公式的問題、參考文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最后認為:為了達到統稿的預期目的,統稿前的稿件應該具有一定水平才能確保統稿工作順利進行;期刊社必須建立組稿、審稿、編稿等流程的質量考評辦法,夯實統稿工作的基礎。統稿人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出版知識以外,還應具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
【關鍵詞】刊物質量;編輯流程;統稿;科技期刊
中圖分類號: G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6-023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109
【Abstract】Manuscript work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diting qua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s.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starting from the main aspects of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manuscripts,the common problems were discussed,such as abstract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text, title error in the text,the problems of illustrations,forms and formulas,the problems of reference.The conclusions show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the manuscript,Manuscripts before the draft should have a certain level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periodicals must establish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organizing,reviewing,editing and so on, strengthen the base of manuscript.In addition to having basic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ublishing knowledge,the drafts should also have a high sens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Quality of journals;Editing process;Manuscript;Sci-tec periodicals
通稿,原指志書或者族譜的總纂負責人在各編、章、節初稿的基礎上,對篇目進行適當調正,對資料作進一步考證,對內容作進一步增刪,對文字、圖片、表格作進一步加工和洗練的一個過程[1]。在期刊編輯運作中,統稿是指由具有較強的編校工作綜合能力的人擔任的刊物發排前的復查、勘誤、整理、統一的工作。事實證明,該項工作能夠有效提高期刊編輯質量[2]。在科技期刊社,一般由專人負責統稿工作,擔任此項工作的人往往被稱為“統稿人”或“本期責任編輯”。本文擬結合科技期刊——《人民黃河》的統稿工作,對其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同類期刊的統稿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1 建立統稿制度的幾個方面
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情況的統稿工作制度,是提高期刊編校質量、做好統稿工作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如何有效地加以實施。根據筆者所在期刊的實踐,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1 指定合適的統稿人
由前述的統稿定義可以看出,統稿處在發排前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一項十分辛苦、要求細致且腦力勞動強度高的工作。因此,對統稿人的綜合要求比較高,統稿人最好具有出版系列副編審或編審職稱,雖然這在當前已較為容易達到,但難的是統稿人既要懂得專業知識,又要熟悉出版規律。對于科技期刊來說,目前有些期刊社采用聘用社外專家的方法來負責統稿,也有些期刊社是在社內物色某(些)人進行統稿。兩種方法各有千秋。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社內的統稿人在本期刊或行業期刊內已具有一定影響,甚至有一定的權威,那么社內指定統稿人的效果會更好。
1.2 明確統稿工作的任務、內容和質量要求
統稿是為了在稿件發排前消滅仍然殘留的差錯和問題,使稿件更臻完美,從而更有力地保證和提高期刊的質量。統稿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兩項。
(1)調整版面和編排格式。主要是解決稿件編排上的問題。在《人民黃河》雜志社,這項任務還包括稿件組版,就是將孤立分散的30余篇當期稿件,通過頁碼轉接、目次總成等編排成一期頁碼齊備、結構合理的期刊。統稿人可以運用欄目排序、重點稿件靠前放置等手段,使期刊結構更合理、版面更美觀,更能吸引讀者關注,從而增加期刊的可讀性和競爭力。
(2)解決殘留問題。主要是解決當期稿件在格式、內容、文字等方面的殘留問題,這些殘留問題會存在于文字、插圖、表格、公式、標點符號、計量單位等各個方面。該項內容需要統稿人通過逐字逐句地通讀當期全部稿件來完成。若發現了稿件中尚存在的差錯和問題,則需告知稿件責編進行妥善處理。統稿人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以赴對待通稿工作,盡可能減少直至消滅差錯。
為了保證統稿質量,達到統稿目的,需要對統稿工作提出質量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要達到較高的統稿質量,不僅需要統稿人的盡職盡責,還要有較好的稿源和較高水平的編輯加工作作為前提。具備條件的,可根據本社情況制定統稿質量評價或考核辦法。此外,對欄目責任編輯的選稿和編輯加工工作也應提出對應的質量要求和配套措施。作為編校流程的最初一道工序,稿件審查環節也同樣要嚴把質量關,如采用同行評議制度,防止不符合刊物要求的稿件進入后續環節。只有整個編輯流程質量提高了,統稿工作才會具有較好的工作基礎。
1.3 保證統稿人的工作時間
以《人民黃河》為例,該雜志為月刊,目前每期的統稿時間為一周。這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保證審稿人的工作時間:①期刊社應合理安排統稿與前后環節的銜接時間,如當期稿件交對紅的時間必須得以保證,否則交對紅環節拖后的話,統稿時間就會非常緊張,殘留問題得以全部消除的目的就很難達到;②在統稿人工作期間,盡量不安排其他任務。
2 統稿時的常見問題
筆者在承擔《人民黃河》雜志統稿時,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幾乎在每期都會碰到,具有一定的共性,有些問題間或碰到,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將統稿中的常見問題描述如下。
2.1 目次與正文不一致
目次與正文不一致,主要體現在:①目次中的稿件標題與正文不一致,原因主要是稿件標題在審讀環節進行了修改,但沒有及時在目次上得以反映;②目次中的作者與正文不一致,原因主要是清樣交付作者確認時,第一作者對順序進行了調整,而責編并沒有及時通知排版員進行修改。
2.2 摘要與正文不一致
摘要與正文不一致主要體現在摘要中的數字與正文或對應的英文摘要不符,如摘要中降雨量是“35mm”,正文中卻是“35.4mm”,這涉及到同一類型數據有效數字位數應保持一致的問題。
2.3 正文中標題序號錯誤
正文標題序號錯誤的主要體現:①標題順序缺失,如標題2后接著出現了標題4,標題3“不翼而飛”;②標題序號多余,如標題3下只有標題3.1,沒有標題3.2,這時可將標題3.1刪除或降級處理;③標題序號正確,但字體、字號不符合要求。
2.4 插圖、表格、公式的問題
插圖、表格、公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①如正文中有圖2,但文字中沒有“見圖2”字樣;②表格中同一物理量的數字有效位數不一致,或者總和應為1(如權重和)或100%(各物理量占比之和),但沒有閉合;③公式中的上下標、正斜體錯誤等。
2.5 參考文獻問題
參考文獻的問題有:①文獻引用缺失,如文后存在文獻15,但正文中沒有標注引用的地方;②文獻類型標注錯誤,如學位論文應標為D,但標注為學術報告R;③隱性問題,如學位論文應為獨著,但作者人數卻超過1人,還有如標準發布年份一般應與標準編號一致、沒有引用最新標準作為文獻等。
2.6 頁碼轉接問題
以《人民黃河》為例,每篇稿件恰好成為整數版面的很少,通常有80%以上的稿件存在版面多余或不足,因此利用轉頁方法處理多余的文字成為常見操作[3]。轉頁的注意事項有:①按照閱讀順序向后轉頁,不要后文向前文轉頁;②同一部分文字不要拆分后做多次轉頁;③轉頁的文字不應“喧賓奪主”,即字數較少的部分文字轉頁到字數較多的后面。統稿中對轉頁操作應注意核實“下轉某頁”和“上接某頁”是否配套。
3 結語
科技期刊編輯后的統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達到統稿的預期目的,統稿前的稿件應該具有一定水平才能確保統稿工作順利進行。期刊社必須建立組稿、審稿、編稿等流程的質量考評辦法,夯實統稿工作的基礎。統稿人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出版知識以外,還應具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
本人結合在《人民黃河》雜志社工作中的實際體會,就科技期刊統稿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提出了上述一些思考和認識,以期能夠與各位期刊界同仁一起就如何提高刊物質量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統稿[EB/OL].[2017-09-17].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9F%E7%A8%BF/2888117?fr=aladdin.
[2]鐘天明.加強編后統稿工作 切實提高期刊質量[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718.
[3]朱淼.科技期刊統版時溢余文字轉面接排的探討[J].編輯學報,2012,24(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