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金融時報報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在其日前發布的《2018年全球公司銀行報告:利用數字化解碼成功之路》(以下簡稱“報告”)中表示,公司銀行最終將迎來猛烈的數字化顛覆,高層管理團隊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否則便只能坐以待斃。
“傳統公司銀行或面臨極高的經濟損失。未來5年,我們預計這些新的數字平臺和渠道將威脅到傳統公司銀行約30%的業務收益。”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金融業務負責人何大勇表示。事實上,對于公司銀行而言,數字化轉型困難重重。除了面臨復雜性、老舊IT系統、文化阻力以及投入巨大等挑戰外,業務本身盈利能力的下降進一步加劇了數字化轉型的脆弱性。“2017年的公司銀行績效對標調查結果顯示,很大一部分公司銀行的利潤正在縮減,尤其是在中型和大型客戶業務領域。”該對標調查評估了大約200家服務于小、中、大型企業客戶的公司銀行部門。報告顯示,雖然情況因地區而異,但是全球45%的公司銀行業務部門的利潤出現下滑。
具體而言,報告顯示,在西歐地區,57%的公司銀行業務部門報告利潤有所下降,而北美只有38%的部門業務出現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所觀察到的盈利能力的差異,反映了不同地區增長率的差異。在西歐,增長率仍然相對較低,而在北美,增長率加速且貸款損失降至歷史平均水平以下。而在新興市場的公司銀行中,利潤提高和利潤下降的占比更為接近。
此外,即使在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中,仍有近一半的公司銀行業務部門的資本回報率低于最低預期。在各地區,對于大型公司銀行業務部門而言,這一挑戰尤為嚴峻,這些大型部門的稅前收益中位數低于16%的最低預期資本回報率。
相比之下,北美和新興市場的中型市場部門表現要好得多。與此同時,報告認為,西歐國家的中型市場部門仍在努力擺脫相對較高的貸款損失和較低的利潤水平。“整體而言,較小公司銀行部門表現最好;這些較小部門能有效控制貸款損失,且他們更重視非貸款產品。”報告總結稱。
事實上,在數字化浪潮的壓力下,公司銀行業務正面臨著顛覆性的挑戰。而這些顛覆與威脅則來源于金融科技的發展所引發的新的競爭。報告認為,隨著數字化創新浪潮加速襲來,具有數字敏捷特性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諸如低成本國際轉賬或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等新穎的獨立解決方案,不僅在平臺、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方面有矚目影響,也在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而進行的產品和服務升級上有所表現。有鑒于此,為了緊跟市場競爭趨勢和客戶需求變化,公司銀行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并且只有那些進行堅定轉型并靈活應變的公司銀行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