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 邱云飛
摘 要:水力自發熱水杯是將微型水輪發電機組裝在杯子中的一款水杯。此水杯以能量轉換為研究依據,結合水力發電原理,在水流驅動水輪機轉輪旋轉的過程中實現水能轉換為旋轉機械能,又通過水輪機主軸帶動發電機將旋轉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發電機產生的電能使電阻絲加熱使水溫上升。
關鍵詞:節能水杯;水力發電;自發熱;能量轉換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064
1 前言
市場針對喝熱水的需求研發了自熱水杯。已有的自熱水杯分為外接電源式加熱水杯和物理降溫升溫杯。前者加熱需要外接電源;后者是杯子內外壁之間存在某種固體或液體物質,從而達到熱水降溫,冷水升溫的功能,但是內容物泄露會危害人體健康。以上水杯由于各自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滿足戶外喝上熱水的需求。
結合水利知識,基于前述問題,本論文研究了水力自發熱水杯的可行性。將微型水輪發電機和電阻絲組裝在杯子內部,通過能量轉化實現杯中水自發熱。
2 結構設計
2.1 結構形式
產品構成:外層為傳統保溫性能好的材質,內層結構具體設計如下:將可逆式微型水輪發電機與水杯內壁相連,杯身環繞與水輪機相接的電阻絲。電阻絲夾在保溫杯內層與外層之間。見圖1。
2.2 使用方法
水杯有加熱和保溫的作用。搖晃杯身,使杯中的水與水輪機充分接觸,水的流動帶動水輪發電機工作,從而連接的電阻絲加熱,搖晃一段時間杯身會升溫。杯中采用的是可逆式微型水輪發電機,朝著任何方向搖晃杯身,杯中的水都能與微型水輪發電機接觸并帶動其工作。
3 水杯能量轉換效率計算
3.1 計算參數
人在行走過程中,杯子中的水隨著身體擺動的頻率上下晃動。人每次抬腿向前邁步時,假設理想狀況下水完全晃蕩到杯頂,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杯底,在下落過程中水能作用在水輪發電機上完成能量轉換。從水輪機流出的水流速度忽略不計。(注:本產品采用可逆式水輪機,人行走一步為水的一個運動周期,水來回進行兩次能量轉換。)
3.2 水輪發電機的效率關系
此款杯子中采用的是微型軸流式可逆式水輪機,水輪機和發電機的工作效率參數如下。
(1)水力自發熱水杯中利用能量為水流勢能Ep和水流動能Ev的總和:
E= Ep+Ev
總能量轉換為電能:
E2=η1*η2*E
1)計算水流動能Ev。
人行走時的豎向加速度:
(1)
水獲得的速度:
v=a*t (2)
一個周期獲得的水流動能:
(3)
總水流動能(60min內):
Ev=60*n*Ev1 (4)
2)計算水流勢能Ep。
杯中水重:
G=mg=ρVg (5)
一個周期獲得的水流勢能:
Ep1=2*mgh=2*G*h (6)
總水流勢能(60min內):
Ep=60*n*Ep1 (7)
總能量:
E=Ep+Ev (8)
(2)水輪發電機的能量轉換過程。
1)水的總能量通過水輪機轉換成機械能:
E1=E*η1 (9)
2)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換成電能:
E2=E1*η2 (10)
3)電阻絲加熱通過熱傳遞使提升杯子的溫度:
ΔT=E2/(m*c) (11)
式中,c是水的比熱容,20℃時取值為4182J/kg.℃。
4 作品創新性
(1)在結構設計方面,采用水力發電原理,將微型水輪發電機運用于水杯;
(2)在適用范圍方面,水力發電效率高且污染小,水力自發熱水杯結構簡單,主要部件是微型水輪發電機與電阻絲,原理簡單、可行性高,適合批量生產。
5 結論
人按照正常步頻走路一小時,隨身攜帶的水杯中的250ml的水在水力自發熱水杯中會升溫1.35℃。實際人在戶外運動劇烈,水在杯中晃蕩頻率是人正常行走情況下的10倍~20倍,相應溫度會提升13℃~26℃,水溫提升至33℃~46℃。此水力自發熱水杯滿足人們在戶外喝上溫水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曹志超.淺析水力發電的優勢[J].大東方,2018.
[2]盧凱.雙輪反轉水力發電機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8.
[3]陸靜,程俊.JP75型卷盤式噴灌機水渦輪能量轉換數值模擬分析[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8.
作者簡介:姜珊(1996-),女,山東萊陽人,本科,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