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帥,楊海嬌,張夢軒,楊廣民
(1.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機體內單克隆B淋巴細胞一種增殖性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含有的成熟淋巴細胞數目顯著升高。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大多數發(fā)生于年輕人群,且在早期診斷時不存在任何病癥,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存在高度的異質性,其在診治過程中會出現(xiàn)顯著的個體差異[1-2]。所以,為了進一步加強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個體化治療水平,研究其預后相關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清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檢查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預后價值進行了深入研究,現(xiàn)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56例初步診斷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8~79歲,平均(48.5±42.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的診斷標準,根據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Binet分期,A期者19例,B期者17例,C期者2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研究已經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血清克隆性Ig表達情況的檢測方法:運用型號為SPIFE的全自動電泳儀以及掃描儀分析患者血清蛋白的電泳情況及免疫固定的電泳情況,并確定Ig重鏈和輕鏈的類型,并運用速率散射比濁法對IgG、IgM和IgA的水平進行準確測量。

56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11例(19.6%)存在克隆性Ig,克隆性IgG的檢出率為10.7%(6例),IgM的檢出率為7.1%(4例),IgA的檢出率為1.8%(1例)。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克隆性Ig表達為陰性的患者Binet分期、血清TK1的水平及FISH del(11q22.3)的人數均多于陽性表達者,其血清克隆性Ig的表達情況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inet分期、血清TK1的水平及FISH del(11q22.3)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與患者的性別、血清LDH水平及染色體復雜核型等其他因素不存在顯著的關系。見表1。
表1血清克隆性Ig的表達情況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后影響的因素(例)

因素血清克隆性IgG 陽性 陰性 t值P值血清克隆性IgM 陽性 陰性 t值P值性別1.7450.0861.8630.065 男1119432 女125020Binet分期19.3240.03319.6580.032 A118315 B31458 C416411血清LDH 1.5920.0871.5350.084 >250 μ/L214525 <250 μ/L535620血清TK117.9850.04019.6240.036 >3 mg/L410424 <3 mg/L240523CD38表達1.3270.0841.8520.093 >30%310411 <30%439338FISH del(11q22.3)18.9570.04119.6410.043 >8%1526 <8%446345FISH del(17p13)1.5871.0001.5351.021 >2%1625 <2%445346染色體復雜核型1.3250.0951.2590.084 有312312 無239338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惡性小淋巴細胞不斷增殖的疾病,其常會伴有體液和細胞免疫紊亂以及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者損害等現(xiàn)象。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在臨床預后中存在著嚴重的異質性[3],有的患者不需要進行治療并且其與正常人擁有相同的生存期,而有的患者需進行及時治療,并且生存期僅有幾月[4-5]。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研究清晰,但是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部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異常的克隆性Ig[6-7],并有報道稱在血清中存在的異常克隆性IgM的陽性情況相比患者預后時血清中異常克隆性IgM的陰性情況較差,但并未充分證實,存在一定的爭議。
克隆性Ig是漿細胞或者B細胞在單克隆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異常Ig,其在多發(fā)性骨髓瘤或者巨球蛋白血癥中最為常見[8]。早期臨床上對于血清克隆性Ig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后情況的研究較少,意義尚不明確,有相關研究者表明患者血清中含有的克隆性Ig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自身分泌產生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逐漸發(fā)展,其免疫力會逐漸降低[9-10],并且還有伴有丙種蛋白血癥,血清中含有的Ig水平也會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通過本次研究得出,部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清中Ig水平的高表達會抑制Ig的合成,并且還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且血清克隆性Ig的表達情況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Binet分期、血清TK1的水平及FISH del(11q22.3)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次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少且持續(xù)時間較短,缺乏客觀性,因此,需要進一步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大部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通過血清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的有無可作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后研究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