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怡,鄧宏偉
(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院,廣東 英德 51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晚期常并發呼吸衰竭,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上常采用機械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機械通氣操作時間長,許多患者難以耐受,常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治療效果不佳[1]。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無創呼吸機廣泛應用于臨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改善肺功能,提升血氧分壓,減輕患者的痛苦[2]。本院選取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無創呼吸機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均符合COPD以及呼吸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并排除意識模糊、嚴重腸胃脹氣、氣道存在大量分泌物、痰液黏稠和無創呼吸機使用禁忌者[3]。采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5)和對照組(n=25)。其中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55~79歲,平均(63.84±4.59)歲;觀察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56~79歲,平均(64.45±5.13)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止咳平喘、祛痰解痙、營養支持、抗感染、糾正電解質酸堿失衡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具體如下:通過口鼻面罩正壓通氣,設置呼吸頻率(RR)12~18次/min,起始呼氣壓力2 cm H2O、吸氣壓力8 cm H2O,逐漸增加至4~8 cm H2O、12~20 cm H2O,氧流量5~8 L/min,并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適當調整,確保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吸入氧濃度30%~50%,潮氣流量為500 ml左右,每天持續治療8 h,直至患者病情好轉。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動脈血二氧傾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pH值、心率(HR)和呼吸頻率(RR)變化,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PaCO2、PaO2、SaO2、pH值)、HR及R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PaO2、SaO2及pH值明顯升高,PaCO2、HR及RR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PaCO2(mm Hg)PaO2(mm Hg)SaO2(%)pH值HR(次/min)RR(次/min)觀察組25治療前74.12±4.6450.84±3.5875.62±4.207.23±0.05122.62±9.7030.82±3.60治療后54.50±6.23①②69.36±4.29①②93.40±3.62①②7.40±0.04①②97.11±8.53①②23.61±2.83①②對照組25治療前73.91±5.3851.27±2.9574.80±5.337.25±0.06123.22±10.3131.44±4.25治療后62.56±5.17①55.37±3.76①85.72±3.80①7.31±0.03①113.50±11.14①28.61±3.90①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比較,②P<0.01
表2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n=25]

組別住院時間(x±s,d)并發癥意識模糊 心率降低 呼吸急促 發生率觀察組9.44±2.36①1(4.00)1(4.00)0(0)2(8.00)①對照組12.07±3.143(12.00)2(8.00)2(8.00)7(28.00)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呼吸衰竭是造成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對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常規治療雖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作用時間短,對氣道通暢度要求高,實際療效不佳,甚至帶來嚴重后果[4]。有創機械通氣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操作時間長,并發癥多,治療費用貴,預后效果差,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無創呼吸機逐漸應用于臨床,與有創呼吸機相比,其操作簡單,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依從性高,可有效降低氣道阻力,增加通氣量,促進肺內氣體均勻分布,減少無效腔,改善呼吸肌疲勞,減少低氧血癥與二氧化碳潴留情況;同時,其對氣道功能影響較小,舒適度高,極大減輕患者的痛苦[5]。因此,本研究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旨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PaO2、SaO2及pH值明顯升高,PaCO2、HR及RR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表明,無創呼吸機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肺泡內CO2有效排出,從而提高PaO2、降低PaCO2,糾正酸堿平衡紊亂。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無創呼吸機治療可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