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恒
摘 要:常態的體育課堂教學準備部分效率不高,可借鑒“候車”制,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候課”制。充分合理地應用“候課”制,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保障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
關鍵詞:體育;候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7-0060-01
在常態化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體育教師“萬變不離其宗”,總可以“一滾到底”,教學組織隨意性大,從而導致體育課堂教學變味變質。如何從根本上有效地改變這種非“常態”的課堂現象?體育課堂效率的提高需抓好源頭,對癥下藥,從“頭”做起,以“候課”為抓手。
一、常見課堂癥狀及例舉
(一)癥狀
癥狀一:教師上課前不能提前或按時到教學現場,沒有課堂常規,教學組織隨心所欲,沒有具體課堂教學內容。
癥狀二:上課鈴聲響后,學生不能及時集合或集合后出現“半路殺出程咬金”的現象。
癥狀三:開始部分由體育委員組織,教師是旁觀者而不是指導者。
(二)例舉
上課的鈴聲已響過足足1分鐘,體育教師低頭看手機,手指不停地來回劃動著,邁著慢悠悠的步子來到運動場。而后,他抬起頭,左顧右盼地搜尋所教的班級,再邁著八字步走了過去。體育委員正準備向教師報告班級上課人數時,從籃球場上躥出了幾名男同學,他們個個氣喘吁吁,還沒來得及給教師打“報告”就肆無忌憚地插進隊里,把剛剛“成型”的隊伍一下子給攪亂了,你推我掀,亂成一團……(上課已過3分鐘)
二、“癥”狀探析和要求
(一)“癥”狀探析
首先,作為一名責任心強的體育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規劃,提高效率。反觀以上體育課堂現象,我們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一節課45分鐘,一般課堂常規需要4分鐘,結束放松和總結部分需要2分鐘。顯而易見,常態下用于一節體育課的有效教學時間為45-4-2=39分鐘。此外,課堂講解、隊形變化、小組間合作學習等還需要占用一定時間,而真正能給學習的有效時間能有多少呢?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時間的利用率?如何根治這種非“常態”課堂教學低效無質的現象呢?通過實踐總結發現,借鑒和運用“候車”制來進行“候課”能有效根治這種非“常態”的體育課堂現象,提高課堂效率。
車站采用候車制,能告知即將乘車的乘客提前做好乘車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有了“候車”,可無形中督促和提醒乘客提前10~30分鐘進入乘車的“思想”準備狀態之中。通過實行“候課”制,能增強教師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有助于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提高常態課的實效,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在常態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的體育教師如同司機,學生如同乘客。采用了“候課”制,體育教師在“候課”的過程中能更好地梳理好上課的思路,檢查場地和器材等教學內容,提前處理好“問題”學生的額外事情,有效督促教師提前2~3分鐘做好教學的“預熱”準備。另外,通過“候課”,可以促使學生提前“收心”和“回歸”到本節課堂中,能有效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上課狀態,對踩點上課的學生能起到“提示”和“警告”作用,有效減少了正式上課中額外時間的流失,對培養學生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觀念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要求
1.由體育委員吹“候課”哨音,哨音響起,所有學生必須快速到達指定的上課地點集合整隊。體育委員認真清點人數,掌握班級情況,準備匯報教師。
2.體育教師聽到“候課”哨音,需準時或提前(1~2分鐘)到達上課地點,督促和指導體育委員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上課前要對教學內容胸有成竹。
三、注意事項
1.開始實施階段需教師指導和強化監督,特別要培養體育委員對“候課”制實施要領的把握和實施細節的具體落實。
2.對在正式上課后遲到的學生則要采取一定的“懲戒”,讓學生懂得錯過“乘車”時間的后果,懂得做準時“候車”的“乘客”。
3.實行制度時要堅決落實執行,要對那些不遵守“乘車”規則的學生給予警告,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