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戰略探求與中國對外關系新近改善

2018-10-30 11:11:22劉毅
領導文萃 2018年17期
關鍵詞:戰略

劉毅

自2008年特別是2012年以來,中國對外關系經歷了一系列重要變化。至2016年G20杭州峰會前夕,中國對外關系呈現以“戰略經濟”和“戰略軍事”為基礎的“大戰略”框架思路,在處理周邊事態和大國關系方面均有建樹。更顯著的戰略態勢變動發生在2017年,中國與菲律賓、新加坡及其他東盟國家的關系迅速改善,與日本、韓國、朝鮮、印度等的關系呈現全面溫和化形勢。截至當前,我國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系仍在調和之中。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大戰略十年”中國的對外關系邏輯?所謂“特朗普沖擊”對中國國際形勢改善而言意味著哪些機遇和新問題?基于“全面溫和化”的整體態勢,如何認識下一階段戰略重點及可能前景?對此,本刊特約記者專訪了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時殷弘教授。

大戰略十年:中國對外

關系態勢變動

《領導文萃》:您如何認識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外關系的戰略態勢變動?

時殷弘:可以區分具體時段,考察近10年來的中國對外關系。其中,2008-2012年國際格局出現較大變動,中國外交在適應過程中,既有成就也有某些波折。從2008年秋季開始,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首先在美國爆發,繼而迅速蔓延到世界大部分地區,西方國家由此開始進入一個相對衰退的歷史區間。同時,急速崛起的中國則進入當代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大階段”,其基本面貌讓世界頗感有些“陌生”。中國作為巨型民族國家,具有急劇增長的經濟、金融和軍事實力,在多個國力標志領域已擁有或接近擁有世界第二強地位,并且寓于一種權力相對集中且高效的國內政治體制及操作機制之下。中國當然也面對巨大、多樣和復雜的國內挑戰,但也更加關注對外事務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影響,這不僅是由于中國國內經濟發展必需的要求,也包括領導層對地緣政治戰略權利以及世界大國地位的基本預期,國家軍事力量實質性提升,國內大眾的民族主義理念以及“勝利主義”心態等。2012年前后,中國對外戰略自信度和“強硬度”有所提升,在不同的陣線上開始出現“迫近底線但不突破底線”的戰略方針以及操作方略。作為一個對外政策加速轉型的強國,在相當短時間內有了不同于先前一個時期的戰略話語和戰略實踐,不可避免地導致外部國家及自身的準備不足甚至某種困惑情況。

這一時期中美競爭關系主要集中于中國緊鄰周邊及相關海域。與若干年前的圖景不同,中美競爭一直在迅速演化,對中國外交有效性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方面在外交和戰略陣地上有一定的斬獲,一方面源于奧巴馬政府在東亞和東南亞不遺余力、不失機會爭取外交收益的行為;另一方面,也主要受益于區域內機會性的事態或國際便利,這些事態主要不是由美國決策者造就,而是一種“現成利用”,包括日本、韓國、緬甸等發生的政治變化和對華心態調整;周邊國家面對巨型中國的崛起、遠程軍力的大力建設和海軍活動的擴大,產生的憂慮和懷疑;中國與鄰國間廣泛存在的領土和海洋糾紛,互相沖突的主權宣示,以及由此而多發的各國民族主義情緒、不斷激化的戰略安全意識;中國自身對外政策決策也存在可改進之處,其中可能的問題被區域內一些國家利用,它們甚至期望通過與中國對抗,得到美國的回報以及國內選民的支持。

根據學界的觀察,黨的十八大之前的數年之間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鄰國關系中有一個顯著的趨勢,就是從公眾到國家層面的“勝利主義”意想,公眾層面相對更顯著。當時有一個概念叫“兩國集團(G2)”,是關于中國對外政策方向的非傳統的理念,吸引了不少中國對外政策精英的興趣。G2的核心觀點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國,其對外政策的優先事項已經是要盡最大努力,與超級大國美國結成穩定而且大體合作的關系。這一理念實際上忽視了中國在對外戰略方面的兩個關鍵重心,即對美關系與近鄰關系。后者在特定時刻具有更加微妙和關鍵的影響。這一時期中國周邊外交的“勝利主義”還源于其他一些原因,主要是持續上漲的民族主義與媒體炒作,這些因素是否影響政府決策,還沒有確切證據,但實際政策似乎確實證實了某種干擾或制約。另外,由于日益復雜和多樣化的國家構成,不同部門缺乏協調的問題凸顯出來,一些觀察者甚至認為“軍方、關鍵部委和國有公司的新一代官員已開始定義中國如何應對世界,這種定義可能不那么協調和統一”。2010-2011年間,奧巴馬政府高級幕僚就曾斷定,中央政府之外的分散權力使中國不大可能形成一個“溫和”的對美政策。所有這些分析提示了一點:政治領導的作用至關重要,他們的眼界、抱負、意志力和戰略技能至關重要,即使有國內民族主義、官僚機構政治和外部環境復雜挑戰,也不能干擾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正是基于這一點,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贏得了家門口的數次外交考驗。

《領導文萃》:您如何認識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對外關系戰略思路?

時殷弘:2012年新一屆領導集體執政以來,有一個事實可以得到確定,就是中國對于在亞洲和西太平洋,特別是從東海岸到第一島鏈的西太平洋西部獲得各種軟硬權勢,具有日益增長的宏大抱負。這在中長期無疑會削弱甚至最終制衡美國在本區域的支配的優勢。其中服務于這一目標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兩類:戰略軍事和戰略經濟。

大致來看,2012-2014年,中國主要使用廣義的戰略軍事手段,集中體現為中國戰略軍力建設的加速突進、中國海上及空中戰略軍事活動范圍的顯著擴展、中國對美國的強勁和廣泛的戰略軍事競爭與對立、中國對日本的對抗、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爭端中的強硬態勢以及密集的準軍事活動。評估它們的雙重效應,可以發現這些戰略行動顯著增進中國的硬權態勢,包括戰略軍力增強,戰略活動范圍急速擴展,以迅速增強的軍事實力地位有力支撐了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領土領海主權聲索。

辯證來看,它們也多少妨礙了所謂的“國際軟權勢”,增進了中國東部周邊戰略外交環境復雜性,同時與日本以及美國的軍事沖突風險有所增強。這一時期也出現了美國戰略再平衡和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進程。這在另一種意義上或許意味著:戰略軍事手段雖然有效,但如果長期延續,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甚至“戰略透支”。

為此,伴隨著某種戰略審視,從2014年秋天開始,中國開始實行一種以戰略經濟為基礎的重大決策調整,主要基于中國巨大的經濟金融實力,發揮其可能的外交功用,同時也注意契合國內緊迫的經濟增長需求,特別是產能方面的國內外需求與資源再配置。2014年10月和11月,中國分別與日本、美國達成兩項重要安全協議,即中日“四點共識”和中美防止雙方軍艦軍機沖撞協議,可視為這一戰略轉向的某種體現。

無論是中國反復倡導并著力推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計劃”,還是從2014年10月起大力提倡并主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或是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會上表示應積極創設“亞太自由貿易區”,還有中國在大力實施或謀求開啟的“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四國經濟走廊”,全部都可以歸于“戰略經濟”方向上的重要進展。此外還要加上中國政府著力推進的、面向周邊乃至世界多個地區的高鐵外交,以及其他已經或準備大力投資的遠近周邊經濟項目。總之,中國將其對外戰略“著重面”分叉化,實際使“戰略經濟”成為其優先議程上另一個重大維度。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戰略軍事”被弱化或邊緣化。相反,在一些重要方面仍然顯著,戰略經濟和戰略軍事之間甚至呈現一種交互的戰略復合態勢,對外政策復雜性也有所強化。中國戰略軍力的持續增強,主要是面對海洋和海陸環境的軍事斗爭準備,廣義上講也是關于中美在西太平洋、至少是西太平洋西部的軍備競爭,涉及海上、空域、網絡空間,甚至外層空間。其中最新一項重大事態是美國伙同韓國執意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將對中國既有的戰略威懾能力構成嚴重妨害,更進一步引發中美戰略武器的競爭。

在戰略軍事這一陣線上,還有一個顯著動作,即中國在南海伸張應有權利和戰略權勢的行動,特別是在南沙多個島礁同時進行的大規模擴島和軍事設施建設。實際上南海周邊各國多年來一直在其非法占據的島礁上擴充軍事設施,只是速度和規模不一。中國的行動有利于彌補本國在該區域的軍事短板,但也顯著加劇了與美國的戰略競爭和對立,甚至客觀上促使美國在東亞太平洋的盟國、準盟國和其他戰略伙伴著手構建互相間安全合作網絡。由此美國屢屢派遣軍艦軍機,挑釁式前往擴建的島礁附近水域空域,甚而進入12海里周圍水域,中國的回應是:在南沙和西沙群島部署導彈、戰機和雷達,針鋒相對出動軍艦軍機與美對峙。

2016年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發布了無效的“菲律賓訴案”裁決,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聲索和海洋權益聲索。就此,中國政府隨即發表聲明,實質上宣告“九段線”內所有島礁皆為中國領土,這些島礁緊鄰水域皆為中國領水;“九段線”內其余海域皆為中國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中國這些主權聲索和海洋權益聲索是基于歷史性權利。為表明憤怒和決心,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在南海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空軍在南海某些爭端島礁和海區上空從事戰斗機巡航。人民解放軍最高級將領在所謂“裁決”發布后,對外宣告:中國決不會停止南海島礁建設,南海主權關系到中國核心利益與政治合法性。

2016年6月初,美國及其戰略伙伴就南海問題對中國施加進一步軍事壓力和外交壓力,甚至出現兩艘核動力航母為首的特混艦隊在南海游弋的明顯威懾行為。可能作為回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護衛艦駛入東海釣魚島附近水域。這是中國首次就該島采取此類軍事行動,同時中國空軍的軍用飛機幾度飛臨釣魚島上空鄰近空域,被日本方面稱為“實屬罕見”。這項行動目的很可能是要迫使對方陷入某種類似于“兩線作戰”的境況。基于同樣的目的,中國在東海的行動可能是對急切支持海牙法庭裁決、干預南海問題的日本施加必要的壓力,中日在東海的軍事緊張和對峙進一步加劇,中國40余架各類軍機集群飛越沖繩與宮古海峽之間的空域,日本航空自衛隊軍機緊急升空的次數急劇增長。

此外,作為“戰略軍事”手段的重要內涵,中俄兩國戰略軍事協作得到迅速進展。這是兩個重大事態的地緣政治結果,包括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俄羅斯與美歐強烈對抗。俄羅斯的先進軍事裝備和技術加速對華輸出,中俄兩國海軍在地中海以及日本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2016年6月下旬,中俄兩國元首發表關于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強調美國對全球穩定的威脅,特別是美國主持的導彈防御體系有違中俄兩國聯合意志和戰略安全。當年9月,中俄兩國在南海進行聯合海空軍演習,南海則是當時中美戰略競爭特別激烈、戰略對峙最為顯著的地區。尤其以這兩個事態為標志,可以認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因其戰略軍事內涵變得更加突出和堅實,一度達到或至少接近達到準同盟關系。

因而可以說,中國在亞洲和西太平洋形成了一種復合性的戰略路徑,改變“戰略軍事”為主的戰略過程,看起來是戰略擴展而非戰略收縮。最突出的問題在于,中國對外關系和政策兩個最重要的方面,即對美國關系和對鄰國政策,都在一定意義上被“鎖在”海洋戰略競爭、海洋領土爭端、海洋權益爭執之中,戰略競爭仍是結構性的,缺乏重大緩解的可能性。

特朗普事態:中國對外關系

調整改善

《領導文萃》:您如何認識中國對“特朗普沖擊”的戰略反應?

時殷弘:從2012年底到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開幕為止,中國在東亞和西太平洋的戰略態勢主要體現為積極的戰略擴展和一系列“強硬行動”。然而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國內外種種形勢已有所變動,促使中國的戰略態勢與戰略行為更趨于溫和化。國內形勢主要是經濟下行風險和金融問題,國內資源需求和支出問題也迅速增加,戰略擴展進而面臨某種潛在的“可持續性”難題。與日本、美國的關系變動和沖突風險并非長久之計。隨著菲律賓方面的政治變動,杜特爾特出任總統,該國對外政策急劇變化,對華態度大幅度改善,也使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感到進一步使形勢溫和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所有這些情況對中國在東亞西太平洋的戰略行為產生了整體的影響。中國大約是在G20杭州峰會開幕前夕,開始著手推動南海態勢溫和化,分別與日本和美國達成緩解對抗和防止軍事沖突的協議。中國政府積極開始與菲律賓改善關系,在杜特爾特2016年10月訪華期間對菲許諾超過百億美元的經貿合作與援助。直至9個月后,連西方學者也不能不承認,中國在過去一年中一直采取對其他聲索國利益較為和藹的態勢。不僅如此,自那時以來中國政府沒有正式講過九段線,同時允許菲律賓漁民進入他們在黃巖島的傳統捕魚區,長期以來那是一大爭奪對象。一年內都未見中國與沿岸國家任何沖突,中國方面言辭一直是和解性的。

特朗普還蓄意觸碰臺灣問題底線,當選后不久便與“臺獨”傾向根深蒂固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當時據《華盛頓郵報》深入調查披露,這一行動出自特朗普外交安全核心團隊長時間的精心策劃,加上策劃完畢后特朗普的首肯。這次高層通話是美臺之間自1979年以來的首次,是特朗普的顧問中關于“與臺灣接觸的新戰略”經過幾個月悄然準備和謀劃的產物,是一項蓄意挑釁行動。特朗普隨即公然聲稱“我不懂為什么我們必須受一個中國政策束縛”。至少如《紐約時報》所說,這表明他認為中美外交關系的中心基礎到了該被重新審視的時候。這當然令中國嚴重不安。可以說,中國在當時生成了一種強烈的擔憂,主要擔心特朗普非常反華,甚至持一種玩世不恭、出爾反爾的政策態度。

這種擔憂的政策效應也是明顯的。中國在應對特朗普方面采取空前耐心和審慎的做法,僅在“一個中國”這一核心問題上才公開表達毫無疑問的堅定性,明確聲明“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無論是誰或出于什么目的,如果試圖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或者幻想將此作為交易籌碼,必將遭到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最后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幾個月里中國政府對特朗普威脅的唯一公開、但是極為干脆和最有分量的拒斥。此外,中國政府采取和堅守一種純反應式方略,只是在特朗普“出牌”之后才相應決定是否做反應、在什么時候做反應和做怎樣的反應,并且從不公開對他進行官方指責。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盡最大努力和最快速度,去尋找、發現和發展與特朗普團隊某些顯要成員的有益聯系。總之,耐心審慎,針對最核心威脅的堅決公開抵抗,純反應式方略,尋求和開發有益聯系,構成中國政府應對特朗普的戰略,一種急速形成的、處理意外緊急狀態的戰略。

《領導文萃》:您如何理解2017年以來中國的對外戰略態勢?

時殷弘:2017年以來,中國對外關系呈現顯著全面的溫和化,這對中國長遠戰略發揮而言十分有益,也非常積極。我們可以從戰略家克勞塞維茨關于“勝利的頂點”論斷中得到相應啟示。克勞塞維茨認為:“即使勝利也有個頂點,因此,所有戰役規劃的自然目的都是要達到一個點,即進攻轉變為防御的轉折點。如果要超過了這個點,這就不僅是一種無用的努力,不可能勝上加勝。它事實上還將是一種有害的努力,將導致反作用。正確地估算這個點至關重要。否則一個進攻者可能索取多過他所能管控的部分,猶如負債似的。大多數將領之所以會寧愿未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止步不前,而不冒險靠它太近,原因就在于此;那些有大勇氣和大干勁的人之所以往往會做得過頭,原因也在于此。只有能夠以有限手段取得偉大結果的人,才真正贏得了成功。”

首先,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行為顯著溫和化,積極與東盟及成員國改善關系,加快與東盟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以穩定海上局勢、增進中國的外交影響。在2017年海湖莊園中美領導人會晤后的幾個月里,出于對美關系考慮,中國沒有像往常那樣公開強調中俄的戰略與軍事合作,即使在普京2017年5月與習近平會晤時亦如此,大致與此同時,中俄兩國首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案表決時投票有異,中國投棄權票,俄羅斯投反對票。

同時,中日關系出現顯著的改善跡象:在日本政府改變原有的立場、明確做出肯定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后,習近平于2017年5月16日會見日本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指出中日雙方應在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基礎上改善兩國關系。兩周后,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在東京附近神奈川縣舉行數小時會談,提出當前中日關系既面臨新的機遇,亦存在突出挑戰,日方在歷史和臺灣問題上應言而有信,按規矩辦事,在南海問題上則應謹言慎行。可以認為,只要日本政府如此行事,只要中日兩國各自大致保持在新近確定的有關軌道運行,兩國很有可能實現多年未有的正式最高級互訪。

黨的十九大前后,中國仍延續東亞西太平洋的戰略溫和化態勢。中國與新加坡關系從2017年9月起急速改善,回暖原因主要是新加坡方面收斂并取消與臺灣多年軍訓合作,同時南海形勢顯著緩解使新加坡不再有必要明顯站在美國一邊。2017年8月底,中國與印度經過復雜談判,幾乎沿邊境洞朗地區各自后撤部隊,結束或者說暫停了持續兩個多月的嚴重軍事對峙。2017年10月30日,中韓關系持續嚴重緊張局面突然改觀:薩德問題開始與中韓之間的廣泛關系實現大致“脫鉤”。

大戰略探求:新時代對外

布局與前景

《領導文萃》: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對外關系仍面臨的一些問題?

時殷弘:中美關系不僅需要“治標”性質的綜合對策,將堅決回應與談判妥協相結合,還需要有“治本”性質的基本認識和戰略決心,治本之策在一定意義上更重要也更深刻。必須認識到全球既有秩序,至少是大致自由和開放的全球貿易秩序,已經或正在失去它在發達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國內社會基礎與政治基礎。這就表明,既有的全球化要揚長棄短、改造更新,從而獲得真正的可持續性,就不僅需要像中國政府已經反復提倡的那樣,在較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上變得比較公正,比較均衡,做適當調整,以便爭取它在這些國家內部恢復必不可少的社會政治基礎。這一點是中國多年來一直認識不足、舉措過慢過微的方面,現今我們正在就此面臨急劇沖擊和考驗。

這也表明,當今新興大國對頭號既有強國的關系不僅是國際權勢轉移的問題,也是廣義財富轉移問題和國內社會政治裂變問題。不經過適當調整,對中國有利的全球化就不大可能持續下去。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作意義重大的主旨演講,其中宣告中國決定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這樣的重大舉措本身也大有利于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高質量發展。當前國際國內局勢還告訴我們,中國需要通過真正大力度和持久的調整結構和全面深化改革,開發國內市場和國內資源,相應減小中國對外部市場、外部資源和外部技術的依賴程度。

《領導文萃》:您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對外關系的戰略重點?

時殷弘: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十九大后,中國更大力深化其對全球政治經濟和全球治理的積極參與,大力爭取中國在亞洲大陸及更多區域的經濟優勢和外交優勢,大力爭取確立在西太平洋西部廣闊海域的戰略軍事優勢。目前正處于世界秩序變動期,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握全局,明確利益,繼而守住底線,首先將自己國內的事情辦好,繼續提升實力和操作能力,以高質量發展爭取實現國家力量和社會健康的重大升級,為世界秩序進步轉型提供最重要的積極條件。

我自己理解新時代中國對外戰略新特征與新要義主要有七條:第一,黨中央堅強領導,對外重大政策和戰略決策的集中統一。第二,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基礎,推動實現國家在世界舞臺的中心化進程,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第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理念指引,繼續以空前廣度和深度介入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和全球治理,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第四,以急劇增進的國家經濟軍事實力為手段,更切實地維護和爭取實現領土領海主權和陸海權益,擴展戰略空間。第五,戰略機遇期觀念內涵更新。特朗普疏離世界、自外于全球的行為,客觀上為中國爭取朋友提供了機遇。第六,更廣泛、有新內涵的周邊外交,包括深層次交往、經濟支持甚至“準安全保護”。第七,對外戰略決策體制和機制的更新。

當然還有幾項主要問題。首先,我們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要搞清楚中國特色、傳統特色、現代特色、當代特色和新時代特色,一定要實事求是,經過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的沉淀,理論思想的驗證、調整和優化。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顯然與區域大國外交顯著不同,不管是歷史上的還是當代的。必須實事求是地具體探究,我們有特色,但不是獨特的。觀行重于聽言。我們對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對我們都是如此。言行都要觀察,但主要是看行,有時候,話講得太好反而容易給我們自己造成做不到或不能做的麻煩。我們經常講行為謹慎低調,但在事情趕到節骨眼上之時,如何低調就要考驗大國外交智慧了。

特朗普現在搞單邊主義和準孤立主義,這個過程會有曲折。當前特別重要和緊迫的問題在于,我們多年提倡世界秩序、特別是世界經貿秩序要朝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改革,這樣才能公正,才能合理,才能可持續,然而這不是維護和改善全球化的首要問題。首要的問題在于,發達國家相當大一部分選民社會基礎已經不要這種全球化。特朗普這種人在歐洲也有很多。如果發達國家不要比較開放、比較自由的全球經貿秩序,發展中國家反而會陷入新的孤立,這不符合國家重大利益。

我們講全球化要改革,要更新。特朗普是個難對付的戰術家,階段性地集中在一個戰役,然后集中在又一個戰役,施加空前的壓力以及空前程度威脅,間或又給你甜棗吃。這樣一輪又一輪,以后還會有。現在不得不在適當時機和議題上做出某些讓步,當然這些讓步如果妥當,也有利于中國國內經濟轉型。應該說,這個世界的問題不但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共同富裕問題,也是中國與其余國家的共同富裕問題和發達國家內部的共同富裕問題。實實在在地觀察世界、觀察中國,勤勉務實地對待世界、對待中國,這樣就會有更大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猜你喜歡
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實施農村“黨建護航”戰略的創新實踐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56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戰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解放戰爭戰略考
軍事歷史(2002年4期)2002-08-21 07:47:44
清代初期兩次對臺作戰的戰略指導
軍事歷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福利国产| 国产白浆在线|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91视频青青草| 青青网在线国产| 国产91视频免费| 午夜不卡视频| 99草精品视频|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成人亚洲天堂| 欧美精品高清|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成人在线综合| 色香蕉影院|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午夜啪啪福利|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青青青草国产|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99在线视频网站| 夜夜操天天摸|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97成人在线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成人亚洲国产|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 草逼视频国产|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导航在线|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草性视频|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2020极品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拍|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性欧美精品xxxx|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毛片卡一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