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亮
【摘 要】目的:探討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64例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奇數、偶數的分配原則,將64例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用西酞普蘭,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用經顱磁刺激,對比兩種方案實施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的HAMD、SIOSS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的HAMD、SIOSS評分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臨床效果顯著,穩定了情緒,加快了康復速度,值得應用。
【關鍵詞】經顱磁刺激;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西酞普蘭;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15-01
抑郁癥為臨床常見精神疾病,也稱之為抑郁障礙,該疾病的產生與多方面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患病后,患者的情緒會非常的低下,隨著患者病情惡化,極易導致患者產生幻覺、幻想、自殺或傷害他人的行為,負面影響非常大,應及時為其對癥治療,治療方案有許多種,如何為患者選用最佳的治療方案成為了新的問題所在[1]。本文為探討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64例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奇數、偶數的分配原則,將64例患者分成兩組,每組32例,其中,對照組中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36-75歲的年齡范圍,(47.21±1.28)歲的平均年齡;觀察組中19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7-76歲的年齡范圍,(47.22±1.27)歲的平均年齡。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均需要滿足WHO中關于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診斷標準[2],所有本研究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用西酞普蘭,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2562),口服治療,每天一次,初始劑量控制為20mg,劑量控制為20-40mg,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變化情況,選用最佳的劑量,連續用藥一個星期。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用經顱磁刺激,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的使用方案與對照組保持一致性,選用德爾森的經顱磁刺激儀為患者進行治療,每天治療一次,每次的時間為4s,連續治療一個星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自殺意念自評量表(SIOSS)評分情況。選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患者的HAMD評分進行評估,0-35分,分數越高,抑郁癥狀越嚴重,反之,抑郁癥狀越輕。選用自殺意念自評量表對患者的SIOSS評分進行評估,0-15分,分數越高,自殺意念越強,反之,自殺意念越弱。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全部輸入SPSS19.0軟件中,將數據實施系統分析,數據的平均值用(x±s)表示,組間數據的用檢驗t值,當數據所得的P值<0.05時,表示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的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HAMD、SIOSS評分情況 治療前,兩組的HAMD、SIOSS評分進行比較,統計學無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HAMD、SIOSS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的HAMD、SIOSS評分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
3 討論
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作為一種典型精神疾病病癥,導致該病癥產生的原因有許多種,有患者自身的因素和所處環境的因素,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患者的情緒低落,負面情緒滋生,對生活索然無味,對未來缺乏希望,隨著病情的惡化,極易產生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事件,應給予重視,確診后,及時為其對癥治療[4]。
通過對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研究,該疾病難以治愈,需要患者長期進行治療,易反復性發作,臨床上,多選用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選用的藥物為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該藥物為常用的治療藥物,進入患者體內后,能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能力進行抑制,進而達到改善抑郁癥的效果;單純是要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進行治療,雖然有著一定程度的療效,但是整體效果不甚理想;經顱磁刺激為新型治療抑郁癥患者的技術,具有微創、疼痛感少、操作簡單等優點,被廣泛應用,經顱磁刺激技術主要用于對患者抑郁情緒有著緊密聯系的腦部區域,通過對患者腦部區域的刺激,使得神經元出現興奮,進而增強患者大腦皮層的局部代謝能力,最終達到治療抑郁癥的目的,應用價值非常高,值得選用[5]。
綜上所述,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的臨床效果顯著,穩定了情緒,加快了康復速度,經顱磁刺激值得抑郁癥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璐璐,黃沙沙,邵小惠.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首發青少年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7,17(2):85-88.
[2] 劉井華.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4):108-109.
[3] 甘景梨,段惠峰,程正祥,等.高強度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5,95(47):3808-3812.
[4] 王俊杰,周穎群,甘鴻,等.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療效和安全性:系統綜述[J].上海精神醫學(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2017,29(2):61-76.
[5] 張少霞,李一凡,鄭麗華,等.抗精神病藥物聯合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外醫療,2016,35(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