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問題328:當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期,正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工業的快速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大批有精湛技藝、精準操作和甘于奉獻的技術工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高技能人才占比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比高達40%--50%。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總就業人口為7.76億人,其中技術工人有1.65億,約占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萬人,僅占就業人口的6%,技術工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某省人才就業市場連續三個季度顯示,就業市場求人倍率,技術工人都在1.5--2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高級工缺口大。
某機床企業工人技師馬國青說:“現在工廠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一線年輕技工的學習勁頭和氛圍也不足,長此以往,很多技術和工藝將后繼無人。”“我們車間的一線操作工人月薪有三千多元,考慮到房價、物價、子女教育等因素,這一工資水平是留不住人的。”一線工人的收入主要靠與技能水平相掛鉤的獎金,剛入行的年輕技工技能水平不高,工資待遇也較低。在車工領域耕耘近30年的麻建軍,已經取得該領域的最高職業資格,但他的月薪僅有五千多元。
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也是導致“技工荒”的重要因素。以前老八級工收入高,社會地位高,職業認同感、價值感強。現在工人崗位的“含金量”下降了,人們都不愿意當工人,把當技工看作沒出息,這樣年輕技術工人很難有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當工人是無奈的選擇,這也導致了一些技術工人缺少事業心、責任心和進取心,在專研技能、追求卓越上不肯下功夫。另一方面,勞動強度大、風險高、壓力大也加劇了“技工荒”。
作為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的有生力量,技工隊伍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能否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不僅關系到制造業強國目標的實現,也關系到能否在經濟全球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提高大國工匠的待遇和地位,是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乃至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對于一個地區而言,人才的競爭關鍵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這就需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環境、尊重知識的氛圍、人性化的服務以及合適的待遇,努力優化引才“軟環境”,讓高層次人才愿意來、樂意來,并且留得住、干得好。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馬國青所在的企業要大力加強技術工人工作,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2.某市提出要以更好的軟環境吸引人才。結合實際,談談你對一個地區如何吸引人才的認識。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要從企業角度答,作答內容是企業要從哪些方面來加強技術工人的有關工作。作答要針對案例材料給出的有關技術工人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來提工作措施。從案例材料反映出的技術工人的問題,至少有六個方面:一是少,供需矛盾大,有缺口;二是年輕人流失,不愿意當技術工人;三是工資水平低;四是社會定位低;五是勞動強度大、風險高、壓力大;六是離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人才標準還有差距。要站在企業角度,從解決這些問題入手提出切合實際的工作方向和舉措。主要作答內容有:(1)穩步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水平。建立工資穩定增長機制,調整完善工資分配制度,工資獎金適當向技術工人、一線工人傾斜,樹立看技藝和業績的分配導向,不斷提高待遇水平。(2)支持和鼓勵技術工人立足本職、鉆研技術、苦練技能、多做貢獻,大力弘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對在崗位上做出成績和貢獻的工人加大物質和精神獎勵力度,及時表彰和宣傳優秀技能人才的事跡和業績,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氛圍。(3)加強技術工人特別是青年技工的培養,結合企業實際開展適合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特點的各種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術素質。經常性舉辦形式多樣的技能比賽,對比賽優勝者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頒發相應的榮譽稱號,鼓勵大家比學趕幫超。(4)建立首席技師制度,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通過傳幫帶建立老中青相結合的技能人才梯隊,推動技術和工藝傳承,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能技藝,并保持后繼有人。(5)關心關愛技術工人。建立幫扶機制,積極幫助解決技術工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提高他們的政治待遇和社會定位,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積極為技術工人成長發展創造機會和平臺,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支持和鼓勵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6)不斷改善技術工人的工作條件,優化工作環境,加強勞動保護,注重安全生產,增強工人勞動安全意識,重視技術工人的合理訴求,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2問,要從如何吸引人才角度來談,要跳出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的界限,從一個地區吸引整體人才范圍來答。作答此題前要特別注意審題,挖掘題目要求中的隱藏條件。此題的隱藏條件至少有五方面:一是從地區角度談,是某個市引進人才;二是通過軟環境吸引人才,作答要突出軟環境建設;三是所談的認識是對如何吸引人才的認識,而不是對人才的認識也不是對吸引人才重要性的認識,要答措施;四是題目指出“要以更好的軟環境吸引人才”,暗含“更加”的意思,作答要突出“更好”的意思;五是作答內容要符合實際,合理可行。主要作答內容有:一個地區吸引人才,必須在軟環境建設上下更大更多功夫。(1)以更加開放包容的環境吸引人才。要營造開放包容、愛才惜才的人才環境。要樹立全球視野、世界眼光,通過建立人才創業園、軟件園、科技城,吸引人才創新創業。對一些急需的、無法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通過智力合作,聘請“假日型”“候鳥型”“契約型”專家實施人才短期項目,實現柔性引才。(2)以更加尊重知識的氛圍吸引人才。在全市營造更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創造條件盡量滿足各類人才預期,實現自身價值。要建立完善高層次人才與管理高層對話機制,讓其參與重大項目和重大決策,大力宣傳優秀人才和典型事跡,各種機會向高層次人才傾斜,提高他們政治待遇、社會地位,讓各類人才更有尊嚴,更有榮譽,更能體現成就感。(3)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吸引人才。要用情感引才、留人,將人性化服務做到人才心坎里。要注重全方位、情感式、個性化的服務,讓人才感到舒心舒適。在住房保障、車輛配備、醫療保險、家屬就業、子女就學、休假療養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解決“后顧之憂”。建立情感談話制度,通過談心談話、聽取訴求、幫助解決困難,給予人才更多關心。(4)以更加合適的待遇吸引人才。要以與其價值相稱、與其需求相符、與國際接軌的合適待遇招攬人才、優待人才。通過薪酬制度、技術入股、成果轉讓、專利授權、期權激勵等方式,確定人才價值及所做貢獻相符的經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