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要】鼻咽癌是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且具有易發生顱內侵犯、骨肝肺處轉移等特點,因而導致了其預后差,治療相對困難的現狀。目前鼻咽癌治療以放療為主,其5年的生存率依舊在50%上下波動,并且放療過程中對健康的活細胞及其組織造成的傷害也是目前患者生活質量低下的部分原因。鼻咽癌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聲音嘶啞、單側的持續性疼痛等,這些癥狀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質量。所以了解識別鼻咽癌早期以及晚期癥狀及其預后,對普通民眾和患者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鼻咽癌;癥狀;預后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55-01
1 鼻咽癌的定義及其原因
1.1 鼻咽癌的定義 鼻咽腔:其形狀與立方體相似,可分為前上后下四個部分,前部為后鼻孔,上部為蝶骨體,后部為斜坡和第1、2頸椎,下部為軟腭。鼻咽腔的大小約為4cm*2cm*4cm(分別對應橫徑、前后徑、垂直徑)
鼻咽各壁及其結構:其頂壁向后下方傾斜并與鼻咽的后壁延續,側壁以及后壁是由咽筋膜所組成,咽筋膜從枕骨大孔的咽結節處開始,向外沿顳骨巖尖的下表面并向兩側直達頸動脈管內側,前方止于翼內板后緣;咽鼓管開口處即為側壁,其后部為軟骨,并突入鼻咽在咽鼓管的圓枕后方突起。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指發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一種惡性腫瘤。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占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
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鼻咽癌在我國發生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我國廣東和廣西地區,這與兩地的氣候以及生活環境具有一定相關性。同時在廣東地區,男女鼻咽癌死亡率具有一定差異性,男性鼻咽癌死亡率大概為女性的2倍。廣東地區鼻咽癌病發率居全國之首,故又被稱為“廣東癌”。
鼻咽癌常見的組織學類型有以下五種
●原位癌:好發于角結膜交界處,腫瘤與鄰近正常組織有明顯界限。
●浸潤癌:是原位癌經過若干年后,在適當的條件下,癌細胞繼續發展,穿透基底膜,侵入固有層或粘膜下的表層。
●腺癌:腺癌是肺癌的一種,是涎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結構不一,但沒有殘留的多形性腺瘤的成分。
●泡狀核細胞癌:大部分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的鼻咽癌。
●未分化癌:癌細胞分布較彌散,常與間質相混雜。
1.2 鼻咽癌的發生因素
1.2.1 鼻咽癌的先天因素 鼻咽癌發生的幾大因素:家族聚集現象、種族易感性、地域集中性、易感基因等,鼻咽癌不是遺傳疾病,但是鼻咽癌存在著地區性、人群易感性以及家族聚集現象,也就是說,鼻咽癌在發病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大因素即是遺傳背景,鼻咽癌發病地區的聚集性也反映出了在相同的地理環境以及相似的生活飲食習慣中一些化學因素致使癌癥發生的可能性,而亞硝胺以及其化合物與鼻咽癌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
1.2.2 鼻咽癌的后天因素
●EB 病毒(EBV)感染:目前種種研究表明,鼻咽癌的發生與EB病毒感染有著較為特異的關系,在腫瘤細胞和正常組織細胞中,可以發現EB病毒的感染,目前EB病毒對細胞特異性選擇作用的機制通路是研究如何阻斷EB病毒感染的重要研究方向。
●化學因素:誘發鼻咽癌的原因還有環境因素。在廣東,調查表明,在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化學元素鎳的含量相對低發區來說高,在鼻咽癌患者毛發中元素鎳的含量也相對于低發區高。生活中常接觸甲醛的人也容易患上鼻咽癌。還有的報道聲稱,食用咸魚以及腌制食物同樣是在中國南方誘發鼻咽癌的高危因素,并且與食咸魚的年齡、食用的期限以及烹飪的方法也有關。像亞硝酸胺類、多環芳烴類以及微量元素鎳等致癌化學物質與鼻咽癌的發病都有著一定的關系。
2 鼻咽癌表現及其并發癥
2.1 鼻咽癌的早期表現 鼻咽癌常見的癥狀之一是頸部單側有淋巴腫塊癌生長在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其位置比較隱蔽,不易被發現,早期主要有一下5個癥狀。
●涕血:涕血是鼻咽癌早期最重要的癥狀,尤其是回吸涕帶血。出現此癥狀時一定要警惕是否有潛在腫瘤發生。但同時也要與咯血嘔血等癥狀相鑒別。因此要到相應五官科醫院進行纖維喉鏡觀察鼻咽部是否有新生物。
●鼻塞:鼻咽癌導致的鼻塞主要是因為局部新生腫塊占位引起鼻道不暢,與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時鼻黏膜水腫引起的鼻塞有較大差別。在此中情況下使用鼻粘膜血管收縮劑無效果。
●耳鳴、聽力下降:鼻咽壁周圍存在于中耳相連的咽鼓管,咽鼓管是調節中耳內壓力的重要通道,當鼻咽癌阻塞一側咽鼓管開口時,就會導致中耳內壓力失常影響聽力。
●頭痛:70%的患者以頭痛為鼻咽癌早期的表現,可分為偏頭痛、頸項部或顱頂枕后疼痛。頭痛的產生與癌組織侵犯顱底骨質、血管神經等相關。
●頸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是很多腫瘤等重要表現之一,尤其是對于那些生長于人體自然腔道內部的新生物,其往往不易被發現,而其腫瘤細胞轉移引起的淋巴結腫大較易被發現,尤其是體表淋巴結,因此一旦發現體表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則應引起重視。
2.2 鼻咽癌的晚期表現及并發癥
2.2.1 眼部癥狀 當腫瘤侵犯到眼眶或眼球相關的神經時,鼻咽癌的晚期可能會導致視覺功能異常包括失明,復視,視野缺損,眼球突出等癥狀。視神經發生的水腫與萎縮在眼底的檢查中可見到。這些表現多為晚期,但依舊有患者以此癥狀來就診。
2.2.2 顱神經損害 由于鼻咽癌會向周圍浸潤,因腦神經受壓迫會出現相應的鼻咽癌的晚期癥狀以及體征。但以三叉神經、舌咽神經、外展神經、舌下神經受累較多,面神經、嗅神經、聽神經相對較少一些。
2.2.3 遠處轉移 鼻咽癌可轉移以遍及全身的各個部分,以骨、肺、肝多見。并且可多個器官同時發生轉移。因為轉移的部位不同部位的不同會出現相應的鼻咽癌的晚期癥狀。
2.2.4 面麻 即面部的皮膚有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甚至消失。因腫瘤的侵入常引起三叉神經的第 1 支或第 2 支受損;腫瘤侵入莖突前區、卵圓孔、三叉神經第 3 支、顳部、面頰部、下唇以及頦部皮膚麻木或有異常感覺。
如出現以上的5種癥狀,一定警惕,及時的治療,不然等到出現多發轉移后再治療就晚了,平時也要積極的做好預防的措施,一是要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二是要增強身體對癌細胞的抵抗力。
3 針對不同時期疾病的治療及其預后
3.1 鼻咽癌在不同時期的相應治療
●早期治療:切除癌細胞雖見效快但同時創傷性較大;單一放射療法,對頸部淋巴進行預防性的外放射治療
●中期治療:精確放射療法,針對患病腫瘤區域進行外放射治療,同時對頸部進行預防性的外放射治療,用小劑量的化療作為輔助
●中晚期治療:以放療為主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化療結合輔助,對于身體較差的患者可以考慮中醫療法,在短期內一定程度的緩解病癥
●晚期治療:一般采用全身化療和姑息性的放療,對于癌細胞有遠處轉移的患者可以考慮臨床實驗的新型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3.2 預后因素 目前已有研究認為:年齡、性別、TNM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壞死(尤其是鎖骨上淋巴結)和腫瘤生長體積等都對鼻咽癌患者預后產生影響。最終顯示,年齡、性別、臨床分期、合并疾病以及腫瘤原發病灶在鼻咽癌患者遠期治療效果上可產生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而鼻咽癌中感染和出血與患者預后并沒有明確聯系。實際上,無論是年齡、性別、臨床分期還是腫瘤大小都是鼻咽癌患者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的影響因素。此外,男性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則可能和人體內部的雄性激素的含量相關。
4 總結
鼻咽癌的癥狀出現時往往疾病已經接近于晚期。讓患者知道相應時期的癥狀,并對癥狀的發生和如何處理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提早進行診斷可以大大的減輕放療給患者帶來心理和機體上的痛苦,并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綜上所述,如若患者出現了相應的癥狀,進行定期的篩查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萬林林, 傅浩. 局部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療的研究進展[J]. 實用癌癥雜志, 2010, 25(3):328-330.
[2] 于湛, 李光, 丁絲露,等. 鼻咽癌放療預后影響因素的COX分析[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1, 40(8):755-759.
[3] 肖光莉, 丘熹彬, 王衛華,等. 鼻咽癌調強放療長期療效及預后分析[J].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12, 21(6):488-491.
[4] 胡燕萍. 五官科鼻咽癌科普知識[J]. 保健文匯, 2017(1).
[5] 姜麗莎. 鼻咽癌早期有信號[J]. 科普天地, 2014(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