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摘 要】本研究通過對圖書館物理學習環境與情感學習環境的關系的調查,試圖找出更適宜的光、聲音、空氣、溫度、濕度等物理學習環境以適合讀者的情感學習環境,并提出圖書館的學習環境在應對學生焦慮的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物理學習環境;情感學習環境;學生焦慮
中文分類號: G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5-003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14
The measure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library to deal with the anxie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 Yan-xia
(Librar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51)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library,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more suitable 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uch as light,sound,ai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suit the readers '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And this study also propose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ibrary'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dealing with students 'anxiety.
【Key words】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tudents 'anxiety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環境能對人的思想和行為起到誘導作用,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內對學習環境較早的研究是1996 年朱曉鴿在其論文中指出: 學習環境指的是一種面對面的發生在學生與學習資源交流的學習過程[1]。大學圖書館是一個集物理學習環境、資源學習環境、技術學習環境、情感學習環境于一體的學習場所。據統計,某大學圖書館入館人數一年為上百萬人次,而借閱圖書量不足二十萬冊,由此可見,大部分入館讀者的目的是進行學習,而大多數大學圖書館目前基本上是這種情況。因此,改進圖書館的物理學習環境,使讀者有舒適的學習環境有很重要的意義。本研究試圖調查物理學習環境與情感學習環境的關系,并且據此對大學圖書館物理學習環境改善提出幾點建議。
大學圖書館的物理學習環境是指圖書館的自然環境,包括光、聲音、空氣、溫度及濕度等。大學圖書館所面對的讀者群體有教師、有學生,由于群體的主體是學生,所以這里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于學生來說心理因素是情感學習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動機、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對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時間的維持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里要討論的就是外界事物中的物理環境對情感學習環境的影響。群體、個體所處的物理環境不同,心理反應就會不同,焦慮的程度也會不同。適當的焦慮可以成為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一個人萎靡不振,無法正常工作學習。 本研究對于不同的物理學習環境下學生的焦慮情況做了一定的調查分析,并且給出一些建議,目的是想進一步改進圖書館的物理學習環境,減少焦慮,改進學生的情感學習環境,使圖書館的學習環境更能適合學生的學習。
1 光
自然光主要為白色光。所以我們把圖書館所用光定為白光。
在某閱覽室選定學生100人,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白色光源,觀察其心理焦慮程度和學習效果。調查結果見表1。
第二組學生有不同焦慮程度的人數有8人,說明心理狀態平緩92人。
在這里把學生心理焦慮程度數學建模,用以下公式表示:
設定學生心理焦慮程度100為最標準的、對學習最為有利的數值。
學生心理焦慮程度=100+|焦慮狀態人數|
則學生在白熾燈泡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28。
則學生在日光燈管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08。
則學生在LED燈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40。
如果光源是白熾燈泡,那么光線比較暗,看文章會比較吃力。而對白色LED來說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光的強度比較大,人們往往不經意的去看光源,感覺會很刺眼。光線太強和太弱都會對學生的眼角膜和虹膜造成傷害,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功能的發揮,引起視疲勞和視力下降。生理上的不適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一定影響。而日光燈的光線比較柔和,也比較均勻,適合學生學習,所以在圖書館一般用日光燈管。
2 聲音
我國《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規定,圖書館的各類書刊閱覽室為靜區,噪音應控制在 40db以下[2]。聲音分為靜音、樂音和噪音等。樂音是指有規則的讓人愉悅的聲音。噪音,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發聲體作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干擾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算作噪音。
在某閱覽室選定學生100人,采用不同的聲音,觀察其心理焦慮程度和學習效果。調查結果見表2。
通過1的數學模型,可計算:
學生在靜音狀態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10。
學生在輕音樂狀態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20。
學生在無規則噪音下學習,學生心理焦慮程度為170。
靜音狀態容易使人心無旁騖,專注于思考學習。舒緩的輕音樂可以使人解壓放松,進行有效的學習。通過上述表格及計算結果分析,大部分學生適合在靜音或輕音樂狀態下學習,所以在大學圖書館里可設靜音閱覽室和輕音樂閱覽室。而噪音給絕大多數讀者帶來煩躁,所以應想辦法盡量避免。館內噪音有大聲接打電話、大聲討論問題、老書車及桌椅聲音。對于前者,值班老師可以對讀者加以提醒;對于老書車,可以及時修理如更換壞滾珠等;桌椅聲音則可以通過地上鋪地毯或桌腿椅腿加膠皮墊來減少噪音。館外噪音例如一些圖書館館外面的小廣場上會有一些迎新活動、服裝設計展覽等高分貝的活動,會給館內學習的同學造成很大困擾,主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圖書館閱覽區周邊環境的管理。
3 空氣
通過調查發現,一些特殊氣味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情緒。比如新館裝修后殘留的有害氣味、個別讀者泡方便面的味道、夏天一些讀者運動后的汗臭味等,學生學習時會因此而煩躁,學習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使空氣清新利于學生學習,可以采取的方法:(1)、利用自然通風等方法來促進館內空氣流通,比如可以讓值班人員在閱覽室開放前半小時就打開窗戶通風。(2)、注意綠化。綠色植物不僅能夠調節人的視覺和心理感受, 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還可凈化空氣。龜背竹、虎尾蘭和一葉蘭,可吸收室內 80%以上的有害氣體[3]。有一些植物在對付細菌上有一定作用,如吊蘭、綠蘿等可以分泌殺菌素, 殺死對人體有害的病菌。(3)、可以輔助電風扇等來促進空氣的流通。
4 色調
色調也在影響著讀者的學習情緒。通過調查發現,暖色調比較熱烈,會給人興奮的感覺, 對于注意力的集中會有一定的影響,而冷色調具有涼爽、安靜的感覺,有利于專心學習。對于圖書館室內色彩的選擇來說,一般應以淡雅為主。以工業大學逸夫館為例,整個館舍色彩雅致。墻壁裝飾一些書法家的黑白字畫,桌椅顏色則選擇接近原木的顏色,再配有綠色的生機盎然的植物,使整個閱覽區兼具“雅”與活力。
5 溫度與濕度
最適宜用腦環境的溫度是攝氏20度至25度[4],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同樣會影響思維和判斷能力。通過調查某閱覽室發現,當圖書館溫度超過舒適溫度時,有些同學就會感覺煩躁焦慮,不能安心學習,閱覽室的學生人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焦慮人數增多。相反,當圖書館閱覽室溫度低于舒適溫度時,有些同學也會表現出焦慮,制造出跺腳等一些聲音,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所以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在圖書館閱覽室加裝適量的空調來調節閱覽室的溫度,穩定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調查發現:氣溫適中時,濕度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影響并不顯著。
6 結論
通過物理環境的改善來吸引大學生讀者, 不僅是大學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也是讀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通過以上對圖書館閱覽室的調查,為穩定讀者的學習狀態,提高讀者的學習效率,圖書館的物理學習環境為應對學生的焦慮狀態應采取以下幾點措施:(1)、在圖書館閱覽室一般用較柔和的日光燈管照明。(2)、在圖書館里可設靜音閱讀室和輕音樂閱讀室。(3)、圖書館閱覽室要經常開窗通風,多擺設些有益的綠色植物,還可以利用電風扇等來調節圖書館閱覽室的空氣。(4)、色調應以“雅”為主。5、可以加裝適量的空調來調節閱覽室的溫度。
【參考文獻】
[1]朱曉鴿.論學習環境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1996,(7):16- 18.
[2]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杜暉,牛淑紅.高校圖書館環境優化與閱覽室室內空間創新[G].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2):78.
[4]廖梅娟.試論圖書館環境對讀者影響[G].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