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曦
摘要:數學學科是一項綜合能力要求較強的學科,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的方法運用的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但是現階段高中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往往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的方式,從而就會造成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不高,成績提升的幅度過小的狀況。因此我們要在數學學習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數學學習方法 自我調整 高中生
一、高中生常用的數學學習與自我調整方法
可以將高中生在數學學習和自我調整方法的選擇分成幾個部分:確定學習目標、預習知識、課堂聽講、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題、總結歸納數學知識。而在不同的學習部分當中學生選擇的數學學習和自我調整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將所有方法概括來說主要包括:根據自己的經驗、聽從教師的指導、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聽從家長的指導還有依據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和自我調整。
(一)確定學習目標
通常情況下在確定學習目標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會選擇的學習和自我調整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是向老師求助,聽從老師的指導。
(二)課前預習
而在新課學習之前都會要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階段比較常用的學習和自我調整的方法是自己先對新課進行思考和了解,或者是提前向教師提問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預習,還有的人會選擇與班級同學一起交流合作或聽從家長的指導。
(三)課堂聽課環節
到了數學課堂聽課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關鍵的,對數學的學習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在課堂聽講時經常也是會選擇在聽課的時候自己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同時跟從教師在課堂的指導進行學習,在課堂練習時間還會選擇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四)解題階段
在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后,就要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題,這對學生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在進行解決數學題時學生最常用的學習與調整的方法是根據教師的指導,其次是與同學交流合作,最后是有一小部分的高中生會選擇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解題。
(五)歸納總結階段
最后是在總結歸納數學知識時首選的學習方式依然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其次分別是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指導。
由此不難看出高中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應用最普遍的就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依據教師的指導還有與同學的交流,只有一少部分的學生會選擇聽從家長的指導或依據相關的理論知識。高一時期和高二時期的高中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選擇的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也有所不同,高一的學生比較偏向于聽從教師的指導進行學習數學,而到了高二時期學生就比較偏向于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了。
二、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與自我調整存在的問題
(一)大部分高中生在選擇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時思路具有局限性
大部分的高中生在學習方法和自我調整的選擇時都局限在根據自己的經驗、教師指導和與同學交流合作這三種方式上。由此表明高中生在選擇時的思路比較局限,思路不開闊,往往拘泥于以往的思維框架,難以逾越自己的思維定勢,很少對方法的正確與否進行理性思考,這種狀況阻礙了學生數學成績與思維的飛躍性提高。當然自己以往的學習經驗、老師的指導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在數學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不應成為學生絕無僅有的幾個方面。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方法作為學習者用以有效學習或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與效率的措施和手段,學習策略的運用往往需要通盤考慮有關學習的各個方面,比如學習內容、自身特點、當前條件、學習的環境、講課的老師、學習目標和要求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選出比較適合的學習方法和做出恰當的調整,以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效果的實現 。
(二)多數高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方法有關知識的重要性
現階段高中生在學習數學時會忽略相關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高中數學的學習最關鍵的就是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但是這是在擁有扎實的數學知識基礎的前提下,并且在進行數學解題時都是以相關理論知識為依據的。高中生在選擇學習方法和自我調節的方法時并沒有真正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僅僅是依靠個人經驗或教師的指導,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數學發散思維能力就不會有所提高。數學的學習是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和數學發散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用多種法方法解決數學題。因此學生在選擇數學學習方法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數學學習中的不足來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并且一定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數學時更加得心應手,而不會有非常吃力的感覺。
三、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選擇與自我調整的必要性
(一)可以有效提高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學習中學生總是習慣性的依賴教師進行學習,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習題講解的過程中,學生也通常都是被動的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教師講解的數學解析思路是有限的,但數學題的解析方式卻不是有限的,而學生習慣性的接受教師的數學方式與思路,沒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過程,就無法提高自己的數學探究能力。因此在數學學習中除了跟著教師的思路分析和思考以外還要有自主探究意識,找到能夠有效提高自己數學探究能力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的學習數學,提高數學成績。
(二)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發展性、創造性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是一門發散性較強的學科,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不適用于數學的學習的。對于課前預習、課堂聽講、知識學習、習題訓練、總結歸納等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都是需要學生靈活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正確的自我調整才能更加高效的進行學習數學,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而且數學知識的學習只是數學的基礎學習,之后就需要擁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數學思維來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因此高中生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自身的發展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能力。
四、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與自我調整存在的問題的有效解決對策
(一)在數學學習中掌握閱讀方法
在數學的學習中數學教材是數學最直接、最基本的知識材料。對教材知識的閱讀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預習階段還是在課堂上又或者是在其它的數學學習中都要參照數學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學習。數學教材上的概念、性質、公式、以及例題都是非常典型的內容,閱讀數學教材也是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因此學生就要掌握正確的數學教材閱讀的方法,要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閱讀,老師會在講解之前提出相關的問題,學生就要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和思考。逐漸養成獨立閱讀教材的能力和習慣,在預習階段的閱讀中嘗試自己探究解決例題和練習題,以此來提提高自己的探究思考的能力。比如,我們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時,應該先獨立對教材進行閱讀,完成閱讀后總結重點內容,領會數學語言的魅力。然后在教師引導下,歸納數學思想方法,并將自己的看法告知全體師生,通過自主討論,挖掘其存在的深刻內涵,找出最優的方法。
(二)在課堂中大膽的質疑和提問
在課堂的學習中要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在課堂中還要主動的對數學知識和問題進行思考,如果遇到不懂得問題或者有新的思路和發現要大膽的舉手說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然后與教師和同學一起進行討論。比如在學習“集合”時,思考空集的內涵,為什么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通過小組討論發展數學學習思維,然后將歸納的結論告知教師,由教師進行點評。通過質疑不僅能調動我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點的理解,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學會自主探究
現階段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已經不再是以往單純的講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的形式了。在課堂中教師會為我們提出很多相應的問題,為我們提供自由探究和思考的時間,也會給我們自由討論的機會。因此我們就不可以總是習慣性的去依賴數學老師進行學習了,我們要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中的自由探究環節要充分的利用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究,解決老師提出的數學問題,將自主探究的結果與小組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小組成員的思考思路是不同的,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數學的探究能力。
(四)勇于實踐,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通過多年的數學學習經驗,可以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關聯,這樣可以加深我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通過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還可以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讓我們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我們在學習數學時通過生活實踐可以更好的掌握數學規律,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一課中,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圓柱形的水杯、球型的籃球等生活具體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測量,發現幾何體的特點,這對學習數學知識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通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當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和規律,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
五、結語
高中的數學學習對高中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高中生在學習數學時要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并進行自我調整,要在數學學習中掌握閱讀方法、在課堂中大膽的質疑和提問、學會自主探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更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蔣雷.轉變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11).
[2]謝嘉欣.關于高中生如何增強自身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贏未來,2017,(14):0155-0155.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