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 要】目的:對基層醫(yī)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方法: 對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組研究,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乙組行尿激酶治療,甲組行阿替普酶治療,對兩組治療結果進行評價。結果:兩組治療前血清指標差異不明顯,甲組治療后CK-MB、SOD、LDH指標改善與況與乙組相比,明顯更好(p<0.05);甲組不良反應率為3.84%,與乙組19.23%相比,明顯更低(p<0.05);甲組治療后0.5h、1h、2h血管再通率為57.69%、73.08%、96.15%,與乙組相比,明顯更高(p<0.05)。結論:對于基層醫(yī)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溶栓治療安全有效,其中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效果顯著,可提升血管再通率,減少不良反應,值得基層醫(yī)院應用。
【關鍵詞】基層醫(yī)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
【中圖分類號】R55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254-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為急性心肌梗死常見類型,臨床表現(xiàn)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且胸痛時間>20min,心肌壞死標記物濃度會持續(xù)升高并存在動態(tài)演變[1]。臨床對STEMI患者多采用溶栓治療,對冠動脈血管進行疏通,進而起到血管再通的效果。尿激酶、阿替普酶均為溶栓治療常用藥物,我院作為基層醫(yī)院,近年來逐漸使用此類藥物。本研究將尿激酶、阿替普酶用于我院STEMI患者溶栓治療中,旨在分析其臨床效果。報道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數(shù)據(jù)收集時間在2014年9月-2016年11月,對象為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52例,以治療意愿將其分為甲組(n=26)與乙組(n=26)。甲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47~74.5歲,平均(60.19±7.52)歲。乙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48~74歲,平均(60.21±7.54)歲。兩組資料經(jīng)比較后,發(fā)現(xiàn)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均符合WHO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兩個或以上肢體導聯(lián)抬高>0.2mV;胸痛持續(xù)時間>30min;使用硝酸甘油治療無效者;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血液疾病者;肝腎等重要功能不全者;近期有明確缺血性腦卒中者;有溶栓治療禁忌癥者;臨床資料不完者。
1.3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硝酸甘油靜滴、鎮(zhèn)靜、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給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嚼服。乙組行尿激酶(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06)治療,給予尿激酶100至150萬U+生理鹽水100ml,于30min內靜滴結束。甲組行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大藥廠,國藥準字S20020034)治療,給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全量法:先15mg靜脈推注,隨后30分鐘持續(xù)靜滴50mg,剩余的35mg60分鐘持續(xù)靜脈滴注,直最大量達100mg。半量法:先8mg靜脈推注,隨后60分鐘持續(xù)靜滴42mg。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漿指標變化、血管再通率、不良發(fā)應。血漿指標包括CK-MB、SOD、LDH。血管再通標準[2]:(1)治療2h內胸痛癥狀基本消失。(2)治療2h內,抬高的ST段抬高最明顯處導聯(lián)下降≥50.0%。(3)CK峰值提前至14h。(4)出現(xiàn)再灌注心律失常現(xiàn)象。以上符合≥2項,即判定為血管再通。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分析軟件為SPSS12.0,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變化分析 通過表1得出,兩組治療前血清指標差異不明顯,甲組治療后CK-MB、SOD、LDH指標改善與況與乙組相比,明顯更好(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分析 通過表1得出,甲組不良反應率為3.84%,與乙組19.23%相比,明顯更低(p<0.05)。
2.3 兩組治療后血管再通情況分析 通過表3可知,甲組治療后0.5h、
3 討論
STEMI為急性心肌梗死常見類型,患者發(fā)病后最先出現(xiàn)胸痛癥狀,程度較重,持續(xù)時間較長,給予其硝酸甘油治療無效后,患者會出現(xiàn)瀕死感,部分患者可伴休克或心力衰竭。目前臨床對STEMI患者主要采用溶栓治療,越早對患者實施溶栓治療效果越顯著。有相關研究表示,超過5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梗死后1h出現(xiàn)死亡,死亡主要原因為難治性心律失常[3]。因此臨床對STEMI應盡快實施溶栓治療,搶救患者生命。
STEMI為冠動脈閉塞、血供中斷,造成心肌損傷、WBC升高、血清壞死標志物升高等心電圖演變。溶栓治療指對機體冠動脈或靜脈血管內血栓進行溶解,使機體受阻的血管恢復暢通,促進血管內血液循環(huán)恢復正常,最大程度搶救壞死心肌,減輕損傷,進而改善臨床癥狀,達到治療效果[4]。溶栓治療中選擇合適的藥物為提升治療效果的關鍵,尿激酶、阿替普酶均為治療STEMI患者的有效溶栓藥物。尿激酶具有經(jīng)濟實惠的優(yōu)點,在基層醫(yī)院中使用較為廣泛,但其血管再通率較低,治療后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安全性較低。阿替普酶為特異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可選擇性對血栓纖溶酶進行激活,且不會對機體纖溶系統(tǒng)造成影響,不容易產(chǎn)生抗原性,在治療STEMI中效果理想[5]。本次研究中,對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后,患者血清指標明顯改善,血管再通率也顯著提升,不良反應較少。提示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尿激酶具有價格實惠的優(yōu)點,在基層醫(yī)院溶栓治療中使用較廣,但血管再通率較低。阿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理想,可提升血管再通率,減少不良反應,臨床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溶栓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1] 石云章. 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5, 24(12):107-107.
[2] 趙文娟. 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7, 24(7):50-52.
[3] 吳宜鳴. 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 中外醫(yī)療, 2017, 36(25):131-133.
[4] 周立欣.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的效果分析[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28):5375-5376.
[5] 吳建華, 張春武, 吳殿義,等. 基層醫(yī)院急性ST段抬高心梗處理策略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11):1095-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