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純
益民基金自成立以來,至今已更換5任總經理,最新一任總經理主要有銀行、信托從業經驗;成立13年來規模不超20億,遠遠低于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的上千億元規模,這也成為新任總經理要解決的難題
今年9月,益民基金迎來了新一任總經理康健,原總經理黃樺因任期屆滿離任。
公開資料顯示,康健此前主要在銀行、信托領域工作,卻進入了基金公司并擔任要職。那么,這樣調整的原因何在?新總經理上任之后,益民基金的發展戰略有何調整?
近期,《投資者報》以總經理上任及公司治理相關問題采訪了益民基金,并得到部分問題的回復。
新掌門主要有銀行、信托從業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康健主要在銀行、信托公司任職。其曾任中國建設銀行成都鐵道支行科員、副科長,中國建設銀行成都冠城支行、成都火車北站支行行長,以及重慶國際信托,信托業務部一部副總經理、投資銀行二部總經理,國泓資產管理總經理等職務。其中,國泓資產管理是益民基金的子公司,益民基金持有其51%的股權。
為何益民基金會選擇康健來擔任公司總經理?相關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記者解釋稱:康健先生擁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從業經歷,在重慶信托期間,他出色地領導了公司固定收益團隊,以極強的專業精神和敬業精神,為重慶信托在固定收益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在益民基金子公司國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任職總經理期間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近三年子公司的凈利潤大幅增長。
“康健先生積累了豐富的資管行業經驗,具備適應大資管行業發展的能力。且康健先生取得了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其任職資格符合監管規定,其任職也屬于正常的人員更替。”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實際上,自益民基金成立以來,至今已更換5任總經理,每任總經理平均任職期只有約兩年半。其中還存在不少前后任之間的銜接期,由不同的代理總經理擔任。
2009年4月,益民基金第一任總經理劉義鵬離職,由副總經理宋瑞代理總經理一職,直至2009年年底,祖煜正式出任第二任總經理。2010年12月,祖煜離職,距離其上任僅一年時間。2011年年初,公司第三任總經理雷學軍上任。2015年12月,雷學軍卸任總經理一職,至2016年1月14日期間,翁振杰代理總經理一職。而后總經理黃樺進入公司擔任總經理,現如今,康健履新總經理一職。
成立13年規模不超20億成難題
總經理更替頻繁或許與益民基金業績一直不盡如人意互為因果。據悉,益民基金成立至今已有13年,同年成立的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等,規模至今均已突破千億元,而益民基金僅有9只公募基金,其中混合型基金6只,指數型基金1只,債券型基金1只,貨幣型基金1只,截至今年6月30日,規模僅有16.14億元,基金經理也僅余兩人。而即使在最繁盛的時候,益民基金的規模也不過百億元,基金經理約有20位。

而從業績來看,益民基金的股基、混合基也表現不佳。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收盤,股票型基金——益民中證智能消費主題基金今年以來業績為-29.50%,在1022只數據可查的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32位。6只混合型基金年內收益全部為負值,其中益民品質升級虧損更是高達18.79%。
不過公司方面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市場行情低迷,混合型基金及指數型基金的凈值也同步下降,但近期我們抓住了市場的一些反彈機會,業績有所改善,其中有兩只混合型基金在細分同業的排名進入前三分之一,同時我們新招聘的固收基金經理已經就職,固收產品的業績也有大幅度提升。”
據悉,目前公司的兩位基金經理分別是趙若瓊及呂偉,天天基金網顯示,趙若瓊基本上都是從2017年、2018年才開始管理基金產品,從任職回報來看,截至10月12日,其管理的益民信用增利純債一年定開A、益民信用增利純債一年定開C表現都還不錯,任職回報均在4%~5%。
而基金經理呂偉于2015年、2016年接手旗下基金,但截至10月12日,其任職回報全部都為負值,其中益民紅利增長的任職回報更是跌到了-45.87%,跌得最少的益民核心增長混合也跌去14.72%。
這樣的情況在業內并不多見,一般而言,如果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持續虧損,并且任職回報表現不佳,公司內部一般會對該基金經理職務進行調整,以示對投資者負責。而益民基金并未做調整,原因何在?公司方面并未針對這一問題給出合理解釋。
大股東正面回應“炒牌照”質疑
基金規模較小、基金經理流失嚴重,折射出公司內部管理出現了某些問題。其實早在2008年,北京證監局在對益民基金進行例行檢查時,就發現公司存在治理方面的問題,要求公司進行整改。2010年,北京證監局再次發文要求益民基金進行整改,直到2012年5月才完成整改工作,因此,公司錯過了近四年的發展黃金期,經歷兩輪整改之后,益民基金呈現一蹶不振之勢。
基于上述益民基金出現的諸多問題,公司大股東重慶信托公司也被市場質疑是否不愿投資發展益民基金而只想炒作基金牌照。對此,重慶信托回應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并無出售益民基金股權的考慮,更談不上炒作基金牌照的行為。相反,公司一直大力支持益民基金公司,近期不僅在增持股權,同時也在積極參與增資的工作,以壯大益民基金的資本實力。
同時,益民基金相關負責人也對《投資者報》記者介紹,公司股東將促使董事會加強管理,推動管理層完善并優化公司計劃預算機制,支持公司足額預算用于團隊建設、設施配備,提升專業能力。“公司股東將在未來三年內實施一次或分步對公司增資,增資后公司凈資產不低于5億元。另外,股東還承諾在必要時對益民基金提供應急援助。”
據悉,下階段,益民基金將在行業內招攬英才,對外不斷開拓,對內統一協調,借助市場調整的有利契機,謀求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的長遠發展。并且,公司將重點加強投研及市場的團隊建設,大幅度傾斜資源,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公司的內控體系更加完善。
然而,益民基金目前發展狀況不佳,如何能夠吸引到優秀人才?公募基金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的新產品設計、發行又將如何突破?這都是擺在益民基金新任總經理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