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云峰
近日,某省某化工企業幾名員工就因違規生產導致發生一死數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而受到了嚴厲處罰,有的甚至吃了牢飯。
這一無異于“殺威棒”的處罰結果,嚴肅了安全生產紀律,對無視國家安全生產法規,違規生產的企業和個人起到了極大震懾作用。對此,有人拍手稱快,認為處理得好,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有人認為處罰不是目的,還是要從根上找原因。那根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根在維護好正常安全生產秩序。而維護好安全生產秩序,樹威更要立信。
樹威是樹對安全生產的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才能戰戰兢兢將安全生產法規奉為圭臬,才能知行合一、按章操作,不行違反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之事。就拿對這家化工企業的處罰結果來說,處理不可謂不重,震懾效果不可謂不強,短期內對心存僥幸違章生產的企業和人員的警示作用不可謂不明顯。但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已無法彌補,高昂的代價也換不回死傷職工家庭的歡笑。誠如扁鵲所說:“上醫醫無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對待安全生產也應身懷“上醫”之術。
隨著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這個“緊箍咒”已如影隨形,從生產設計到現場操作,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對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剩下的就是如何確保將這些法律法規執行好。執行得好,安全長城就固若金湯,生產行為就有保障。反之,則會漏洞百出、短板頻現,在安全上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混亂局面。這就需要將安全之威樹在平時,嚴查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強化對安全生產薄弱環節的管理,不放過每一個事故苗頭,堵塞住每一處隱患漏洞。這樣,才能從我做起,從日常防范起,促使職工各盡其職、守土有責,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敬安、保安,進而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為企業安全之樹常青作出應有貢獻。

立信就是樹立打贏安全生產戰役的信心。有信心,才能無往而不勝,才能將安全優勢最大化,進而展示安全實力,塑造一流企業安全品牌。沒有長勝的將軍,在安全上吃了敗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陷入事故連發的怪圈。還是拿某省某化工企業的事情來說,結果已無法挽回,但教訓就在那里,認真吸取教訓就可在日后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反之則會繼續在同類事故上栽跟頭、吃敗仗。
今年以來,皖北煤電集團在職代會上確立了共建共享目標,并據此制定出清晰的行動路線圖:下屬企業特別是生產礦井在規定時間內必須達到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標準,為職工營造安全碧海藍天;在安全的前提下搶抓煤炭市場機遇,力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讓職工在工資收入上節節高。安全發展目標清晰,敬畏之心就明,落實責任就強而有力;把職工掛在心頭,打安全勝仗的信心就有源頭,就會勢如破竹無往而不勝。
以“上醫”之心行樹威之事,筑牢安全銅墻鐵壁;以共享之德立信聚人,氣勢如虹占據安全高地。某省某化工企業的事故教訓告訴我們:安全生產來自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而維護好安全生產秩序,樹威和立信缺一不可。用超前防范常懷敬畏之心,用夯實安全基礎增強安全信心,必能迎來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