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卿
改革開放初期,萬事萬物都散發出蓬勃而生澀的活力。那時還非常年輕的許陳松也正摸著石頭過河,為他的人生尋求各種可能,而所有的歷練經過沉淀都成為以后的寶貴財富。
許陳松是家具經銷商,剛考察完外地的一個家具博覽會回來。看看家具行業的新態勢,看看有什么新款家具。社會在發展,人們的需求不斷提升,觀念要更新,眼光要敏銳,跟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被大浪淘沙。
人們對家的概念包括家具。在布置一個溫馨的家時,家具是很重要的。家具既是物質產品,又是藝術創作。你每天要看到,樣式要符合自己的審美,時時要用到,要舒適,質量要有保證。而選擇家具時往往讓人頭疼。出門前想買一組沙發,一個屏風,到了商家那里,款式那么多,顏色不一,材質不一,價格也不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亂了陣腳,不知所措,原來的想法都推翻。選擇家具是門學問,懂得家具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許陳松熟悉家具原材料的種類、性能、規格及來源。聽著許陳松對家具的介紹,讓人不能相信他幾乎是沒有上過學的。
1961年,許陳松出生在漳州文川里一個普通家庭。許陳松有兩個兄弟,一個妹妹。家庭的壓力不言而喻。1968年剛上一年級半個學期的許陳松就跟著父母,全家到長泰上山下鄉,一直到1972年才回到漳州。在鄉下在大自然中玩野了的許陳松再也靜不下心來讀書,他也試圖再進校園,但上了一段時間,成績提不上去,就算了,十來歲的許陳松跟著父親做小生意,開始接觸社會。后來,他又做過泥水工,拉過板車,拉過沙石,燒過鍋爐,當過搬運工,糕點廠的白糖一包兩百斤,扛起就走,年輕的許陳松充滿力量和干勁,什么活都干。他說人民市場那河溝知道嗎?我搬運過那下面鋪底的條石。許陳松說時頭微微揚起,頗感自豪。所有的經歷在他看來都不會白費。但他不是純粹地干著體力活,有意識無意識中他都在尋找更好的機遇。23歲左右許陳松學做包沙發。這似乎沒什么技術含量,當然要做得好的話,那是需要經驗積累的。成品后,許陳松輕輕坐在沙發上,舒適,服貼,所有的累好像都消散了。許是有緣,許陳松喜歡上沙發,喜歡上真皮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手感,喜歡上了家具。
1985年,改革開放7年后,許陳松辦了個沙發加工廠。本來可以這么不溫不火地做下去,但許陳松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的進步與開放的信息,他開始往廣州跑。改革開放后的廣州,發展如火如荼,新事物,新觀念,新機遇。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許陳松在漳州與廣州兩地跑著,拉回一車車當時時尚的家具。創業時期總是非常辛苦的。1996年某天晚上許陳松開著貨車,一輛中巴車迎面撞來,司機是酒駕。許陳松受了傷,腿骨折。養傷期間,身體清閑下來的許陳松腦子又開始轉動,他考慮如何轉型。后來他便開了倉儲式家居賣場。2005年開始,有了自己的門市店面。日子一路走來,生意一路做下來,若從許陳松開始學包第一張沙發算起,不知不覺,他在這個行業已堅守了三十幾年。
許陳松讀書不多,卻不缺見識和膽略。他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加上自身的努力,有了今天的成績。也許他不懂得說深奧的專業理論,不會高談闊論,但他的學識都從實踐中來,經得起考驗,更讓人信賴。這幾十年摸爬滾打過來,他恪守一個最基本的最樸素的底線:踏踏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他以心換心。做人是這樣,做生意也是。家具生意口碑極為重要。幾十年間許陳松未做多少宣傳,他的廣告就是口口相傳與回頭客。這么多年了,許多漳州人都知道漳州戰備大橋附近的“阿松家具”。2018年7月,為了擴大經營和更好的發展,許陳松將展廳搬至薌城區漳華路白牌路口自己建的占地15畝的樓房中。客戶也追之而來。十幾年前買了家具,這會要搬家了,想新添家具,還繼續信賴許陳松,舊家具要搬,跟許陳松打個電話,馬上可以幫忙搬運,僅收取一點車馬費。妻子買了張床回去,丈夫不滿意,打個電話,沒問題,可以退。許陳松認為沒有什么不可以的,要顧客滿意,用起來舒心,如果家具鬧得人家家庭不和,那家具也失去它的意義了。許陳松與供應商的關系也很好,長期合作,知根知底,互相支持。
到了展廳,許陳松明顯活絡起來。在各種柜子、桌子、沙發、床鋪之間游刃有余。展廳有三層,面積近4千平方米,各式家具琳瑯滿目。在他的介紹里,這些家具是有靈性的,各有各的出生和性格。他什么都說給客戶聽,好的不好的,都點到。用直白方式告訴你這床墊是3D面料的,透氣,小孩子睡很好;這棕墊沒有噴膠,安全些;這張床里面是松木架子;這個奧坎木沒有風干,也許會爆裂,不過有補救的辦法。這個海綿密度高,密度越高彈性韌性就越好,不會久了坐下去彈不起來……一路聽來,挺長知識,我忍不住夸贊他專業,他卻認認真真地說其實也不能說都了解,比如紅木吧,普通的幾種看得懂,再新的材質就不明白了。十年前他曾到越南買到一酸枝家具,木材是一百多年前的房子拆下來的。他請教一位業內專家。專家也沒看出來是什么材質。因為木材經年風霜雨露,顏色已變,且經過打磨了。許陳松從這件事領悟到凡事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在變化都在發展,要不停地學習。
我突然發現許陳松做這一行十分合適,家具講究實實在在,樣式只是它的外表,家具更看重的是內在材質,許陳松的為人也是這樣,初識似乎有些木訥,話語不多,但接觸下來卻能感受他的實誠。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古語同樣適用于許陳松的事業與為人。時間久了,才知道當初的選擇沒有錯,家具還是那么耐看結實耐用。許陳松值得交往。對于這點,許陳松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人與人的交往就是互相尊重,不能傷害別人,凡事要考慮后果。只要信得過我,來找我,我就要讓人真正信得過。對于網絡平臺的家具營銷會不會沖擊家具實體店的問題,許陳松表示不擔心,他對自己的商品信心滿滿,顧客看得著摸得著,認可了再買,更安心,價格方面也沒有問題,自己的店面,不用房租,商品就能更最大程度的讓利給客戶。是呀,商品優質價格合理永遠是客戶所希望的。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我們每個人都是改革浪潮里的一粒小水珠,一朵浪花,我們匯聚成了改革大潮的洶涌澎湃,氣勢磅礴,我們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和奮斗,而好的時代好的機遇也成就了我們,成就了像許陳松那樣一生堅持只做一件對的事的人們。一滴水雖小,也可以折射出太陽的輝煌。
天道酬勤,春華秋實。許陳松撫摸過一件件線條流暢的家具,感恩著,并堅信未來會更美好,他說人不能沒事做,我會繼續做,慢慢做。是呀,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其利雖微,卻能長久造福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