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飛
(汕頭市測繪研究院,廣東 汕頭 515041)
城市規劃測量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環節,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為城市的科學規劃建設和高效管理提供基礎技術支撐。城市規劃測量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為了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需要,不同的城市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規劃管理方式、要求的差異,城市規劃測量業務內容可能有所不同,其中工程地形圖測繪、建設工程規劃定線測量、竣工規劃測繪是目前國內城市測繪單位開展城市規劃測量的主要業務。由于城市規劃測量涉及城市規劃的制定、實施,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故此,對其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其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本文結合汕頭市城市規劃測量工作實際,對城市規劃測量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進行探討,總結城市規劃測量實踐經驗,供城市規劃測量工作者參考借鑒,共同提高城市規劃測量的服務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
城市規劃測量為城市規劃科學制定提供重要基礎數據,也是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環節和可靠的技術手段;城市規劃測量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基礎性專業技術工作,其成果必須滿足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具有自身的技術要求和特點,我們必須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嚴格按有關技術規定進行操作。
工程地形圖測繪是城市規劃測量的重要內容,其成果是城市規劃科學制定和高效實施的重要基礎資料,也是反映城市規劃和建設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建設項目規劃設計、辦理項目規劃審批手續的必備基礎資料,工程地形圖測繪的成果除了反映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外,還附加建設項目的用地范圍信息,為項目平面布置、豎向規劃、工程量估算和環境影響評估提供依據。
2.1.1 工程地形圖測繪范圍及內容
(1)為滿足項目規劃行政許可審批的要求,工程地形圖測繪范圍按以下原則確定:一般情況下按項目用地范圍線外擴 30 m作為測繪范圍;若距項目用地范圍線 50 m以內有道路、水體,則擴測至道路或水體邊線,并注明道路(水體)名稱;若項目用地緊挨道路且道路寬度超過 60 m,則測繪至道路對面邊線即可。
(2)工程地形圖測繪內容包括控制點、水系、居民地及設施、交通、管線、界線與政區、地貌、植被與土質等要素,并側重于對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有關各項要素的表示。
2.1.2 工程地形圖測繪的技術特點
(1)施測內容必須滿足項目規劃設計和項目規劃許可審批的要求。在測圖范圍內,不僅要施測地物特征點的平面位置,還要詳細測量細部尺寸,調查建筑物的結構類型以及規劃設計要求和申報規劃審批的注記內容,有時還得根據規劃審批部門的特定要求,增加施測的內容,如圖1所示,測繪補辦規劃審批手續所用的地形圖,須加測建筑物角點坐標、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建筑物到用地界線的距離并標注在圖上。

圖1 大學路C2號地形圖
(2)圖幅規格可根據成圖形狀而定。一般工程地形圖可采用 50 cm× 50 cm正方形分幅,對于呈帶狀的線路工程地形圖,可采用沿線路中線方向帶狀分幅,以便于使用。
建設工程規劃定線是指確定經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許可的擬建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的測量工作,它是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審批后續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建設項目規劃審批結果落到實地的技術措施,其成果作為建設工程規劃驗、復線的依據。
2.2.1 建設工程規劃定線測量的原則
建設工程規劃定線應遵循“控制外圍、控制長邊、共線省略、寄點適當”的總原則,以滿足規劃驗、復線的要求。具體按以下細則把控:
(1)建(構)筑物主體外圍角點樁均應施定,以能控制建(構)筑物外圍邊為目的。
(2)建(構)筑物外凸3 m以上(含3 m)的角點樁應施定,外凸尺寸一致的可只施定2個最遠端角點樁(不含裙樓);建(構)筑物外凸 3 m以內的角點樁不需施定。
(3)圓弧段應施定2個端點樁和1個弧中點樁;圓形建(構)筑物一般應施定4個等分點樁,半徑小于 3 m的圓形建(構)筑物只施定直徑的2個端點樁。
(4)主樓、裙樓、地下室、圍墻應分別施定。
(5)一個建(構)筑物一般至少施定十字交叉的4個寄點樁,寄點樁盡量寄在距離擬建建(構)筑物 5 m以外固定物上,且應在施工開挖區域以外,以便保存使用。
2.2.2 建設工程定線測量技術特點
(1)定線測量樁點精度要求比較高。定線測量樁點相對于近鄰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 ±5 cm。
(2)定線測量數據敏感度很高。建設工程定線測量必須嚴格按照規劃紅線圖上標明的數據進行,當擬建建(構)筑物定線不能滿足規劃條件時,應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調整后再予定線。
此外,定線測量成果圖應展繪周圍已建建(構)筑物,特別是寄點的載體,并標注距離尺寸,體現擬建建(構)筑物的四至關系(如圖2所示),方便規劃驗、復線和工程施工使用。

圖2 東廈北路龍盛工業區2號樓項目定線圖
建設工程竣工測繪是指對已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且已竣工的建設工程進行實地測繪的技術活動,通過對建(構)筑物竣工后的位置、形態、屬性和大小等數據進行采集并進行信息化和圖形化處理,形成建設工程項目申報竣工規劃核實必備的竣工測繪成果,為建設工程項目的規劃監督管理提供量化技術支持。
2.3.1 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測繪作業技巧
現場測繪作業可通過外圍關鍵點的坐標采集控制各單體及建(構)筑物群體的位置,細部可結合圖紙與現場巡查校核比對的方法進行定位,地下室外圍關鍵點也可采用結構柱與首層對應關系進行控制定位傳遞、量測地下室外墻與之相對關系進行定位,這樣既可保證點位精度,又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
2.3.2 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測繪成果要求
(1)建設工程竣工測繪報告要求:平面布局應體現建筑棟數、建筑位置、建筑尺寸、建筑間距、退讓紅線距離以及與周圍建(構)筑物平面關系等內容及其與規劃許可的對比情況;空間布局應體現建筑物層數、建筑高度等內容與規劃許可的對比情況;有關技術指標應體現建筑面積以及規劃條件確定的各種建筑功能的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停車面積(停車位)及交通出入口等內容及其與規劃許可的對比情況;建設項目配套工程應體現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物業管理設施、環衛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內容及其與規劃許可的對比情況;建筑功能應體現規劃條件確定的建筑功能的面積、空間布局等內容及其與規劃許可的對比情況;臨時建設清拆情況應體現規劃要求拆除的建(構)筑物拆除情況及場地清理情況。
(2)建設工程竣工測繪圖件要求: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測繪總平面圖按 1∶500比例測繪,范圍包括建設區域外第一棟建筑物或市政道路或建設區外不小于 30 m,應標明建設工程項目用地范圍、建(構)筑物、綠地、交通出入口、圍設等要素的平面位置、四至距離、標高及規劃的其他內容(如圖3所示);建筑單體竣工規劃測繪圖應標明建筑物四至范圍、建筑面積以及規劃條件確定的各種建筑功能的面積、建筑層數、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及地坪標高;建設工程地下空間竣工規劃測繪圖應包括地下空間邊界、停車范圍界線、通道和其他設施的平面位置;單項道路管線工程竣工規劃測繪圖按 1∶1 000比例測繪,應標明道路(含橋梁)斷面寬度(斷面分配形式)、道路長度、路面標高、中線位置、各種管線位置和排水管管徑。

圖3珠港新城B-03-06地塊第一期商品住宅項目竣工規劃測繪總平面圖
城市規劃測量是服務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專業技術工作,為城市規劃制定、實施和建設工程規劃核實驗收提供重要依據。為提高城市規劃測量質量水平,必須建立健全覆蓋城市規劃測量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城市規劃測量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具體應采取的措施如下:
(1)強化員工的質量意識,夯實質量控制思想基礎。城市規劃測量單位必須加強員工的質量教育,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教育引導員工深刻領會加強質量管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自覺把質量控制措施落實到城市規劃測量全過程,提高成果質量。
(2)建立質量管理機構,為加強質量管理提供組織保證。城市規劃測量單位必須在內部建立質量管理機構,主要負責質量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并監督測量生產部門執行、實施成果質量檢查,確保成果質量。
(3)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完善質量管理的機制體制。城市規劃測量單位必須建立健全以質量責任制為核心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體系并在測量過程中貫徹執行,建立覆蓋從承接測量任務、組織準備、技術設計、生產作業直至成果交付使用各個節點的質量保證體系,對測量全過程實施有效的質量管理控制,從而保證成果質量。
(4)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為實施質量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城市規劃測量單位必須加強測量業務技術培訓,使員工掌握測量的理論和相關技術規范,熟練掌握測量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領會測量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領,全面提高測量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保證測量作業過程有序、規范,提高測量工作效率與成果質量。
(5)嚴格儀器設備的使用控制,保證測量數據采集質量。測繪儀器設備是城市規劃測量數據采集、處理的工具,儀器設備技術狀態優劣,直接影響測量的作業精度。為提高城市規劃測量成果質量,首先必須選用合適型號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性能指標須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其次要定期安排儀器設備送檢,檢驗合格有效期內才能使用,同時還要加強儀器設備的日常養護,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城市規劃測量是城市規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實施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對城市規劃測量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規劃測量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主動響應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要求,積極開展測量技術研究,落實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優質高效的測量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