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增強,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成為必然趨勢。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貿易金融也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會面臨一些現實挑戰,所以需要我們對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貿易金融發展方向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促進我國貿易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 貿易金融 發展走向
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強,國際貿易也保持了很高的增長速度,對貿易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一個國家的貿易金融服務工作,需要有政策、知識與技術的有效支撐,構建完善的貿易金融服務體系,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活動的開展。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日趨復雜,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民幣國際化趨勢的加強,要想進一步提高我國貿易金融的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就需要我們在加強傳統金融監管的基礎上,科學分析貿易金融的發展走向,對貿易金融的服務功能進行科學定位和有效拓展,使其更好的服務于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行業的發展。接下來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分析貿易金融發展的新走向、新特征,探討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貿易金融的服務市場將會更加寬廣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人民幣在國外的流通范圍、使用頻率和服務功能都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這會直接帶來我國金融企業貿易金融服務市場的擴大,很多金融企業也會借此開辟新的市場領域。如中國的商業銀行,將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大宗商品的交易服務中來,向國外銀行的專業化業務體系靠攏,嘗試更多的利用人民幣作為計價手段。同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趨勢的增強,我國的金融機構將會更多的參與到境外直接投資、勞務合作、工程承包等領域,其在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地區的影響力和業務范圍也行會呈現出增長趨勢,所以可以預計,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計價結算份額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貿易金融的市場領域也將會日趨多元化。此外,隨著中國對外貿易領域的拓展和深入,我國的一些大宗商品交易所也在積極的拓展國際化業務,這也會促使我國的金融企業進一步拓展貿易金融的服務市場和服務領域,積極參與到貿易金融發展的國際大環境中來。
二、貿易金融的發展必然會創造更多的新產品
與國外的銀行相比,我國銀行的服務標準和經營模式是相對滯后的,對存貸款等傳統業務的依賴性比較大,而資產證券化、金融衍生品等產品的發展則是相對落后,金融創新能力相對不足。但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人民幣在國際貿易金融中的角色和地位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資本項目的管制會相對寬松,與實體經濟的聯系將會更加緊密,所以也必然會帶來貿易金融服務產品的創新與發展。首先,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人民幣的匯率市場化將會成為必然趨勢,所以匯率的變動幅度會更大,變動頻率也會更加頻繁,所以很多企業會尋求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的貿易金融產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可以在遠期外匯買賣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更加靈活的遠期、期權、互換類的貿易金融產品,或者借助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利率期權等產品來提高客戶的利率風險抵御能力。其次,隨著人民幣在國外市場上交易業務的增多,與人民幣相關的跨市場投資理財產品將會進一步增多,如不少外貿企業會注重貿易金融資金的保值、增值,避免流動性風險,期望提高資金收益等,這將會有效推動貿易金融資金理財產品的創新需求。再次,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展也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因為很多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大規模融資項目的資金需求,個體的力量會顯得比較淡薄,所以貿易融資資產的證券化出售也將會成為可能,能滿足低風險和適當回報率的投資需求。
三、貿易金融的服務渠道需要進一步發掘和延伸
在網絡信息時代,國際貿易對貿易金融的服務需求不僅會不斷增加,對服務效率和服務渠道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技術與貿易金融之間的融合,“互聯網+金融”也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走向,會促使新的商業運行模式的形成,加快服務金融網絡服務渠道的拓展和建設。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涉足貿易金融領域,外匯管理制度、跨境電子支付等貿易金融業務需求會不斷增長,所以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積極拓展跨境電子支付與配套金融服務,并保證用戶的資金安全和資金收益。因此,現有的金融服務機構,需要結合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加快“互聯網+金融”服務渠道的創新與建設力度,以網絡為渠道,積極拓展貿易融資、信用擔保、支付匯兌、現金管理等金融服務渠道,順應時代的變革與發展趨勢,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結語
總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貿易業和金融業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必將會帶動我國的貿易金融出現新的特征和走向。對此,政府部門需要完善行業政策和法規,營造更加寬松、規范、合理的監管環境,提高貿易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促進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貿易金融服務產品,提升服務標準和人才質量,進而開創我國貿易金融業發展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周川逸.淺談人民幣國際化視域下的中國金融改革[J].經濟師.2017(09).
[2]丁志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尋找人民幣國際化突破口[J].中國金融家.2017(08).
[3]繆林燕.貫徹“一帶一路”戰略 金融支持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5(03).
[4]龔新蜀,張瑞華.新疆與周邊國家貿易流量影響因素研究[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
作者簡介:李黎(1981-),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四川德陽人,銀行部門負責人,研究方向:跨境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