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絨,青年作家,已出版《輸一回吧,姑娘》《我曾悄無聲息愛過你》等書。
2004年年底,許巍發行了他的新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里面收錄了一首歌曲叫《曾經的你》。歌詞里寫道:“讓我們干了這杯酒,好男兒胸懷像大海。”倔強中帶著些無奈,像一個心懷夢想的少年帶著傷趕路。
不聽勸阻,也從不停歇。
那一年,流行音樂充斥大街小巷,王力宏和周杰倫的海報被高高懸掛在各個商場最顯眼的地方。那一年,搖滾音樂還屬于小眾,影音社里搖滾音樂的磁帶和碟片被擺在貨架的最下方。我只能在學校旁邊一個二手書店里,聽著搖滾歌手些許滄桑的聲音從一部破舊的錄音機里流出來。
書店是由附近居民的一個小儲藏室改造的,沒有窗,長年靠兩盞暗黃的燈泡來取光。年歲已久的木書架和大量的二手書使書店里總是飄著一股發霉的味道。
磁帶放完一面,書店老板把它翻過來放另外一面。播放鍵“咔嚓”發出清脆的一聲響,混著油墨和霉味,書店里響起許巍的聲音: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
如今你四海為家……
那一年,我在家鄉的縣城讀高三。
那時候我總喜歡倚著一張堆滿課本和考卷的課桌向外張望,窗外是一個很大的足球場,校園的院墻很高,偶有一些看不出品種的鳥飛來小憩。上課鈴聲“丁零零”響起,鳥兒飛走了,足球場里的人收好了球,小跑著離開。整個校園都變得空曠起來。
那時候總覺得高中校園很大,一進大門是長長的樹蔭長廊。長廊的一側是幾個并排的籃球場,不論春夏秋冬,總有一些鮮衣少年在籃球場上肆意揮灑著年輕的荷爾蒙。
每次我經過長廊的時候,都會在籃球場旁停下來看一會兒。看籃球在這些好看的少年手中游走,看他們被汗水洗過的發絲在空中揮動出一個個好看的形狀,看一旁涂了淡淡的粉底的女孩子們紅著臉尖叫。
長廊的另一側是一個很大的自行車棚。車子一輛輛、一排排,把車棚塞得滿滿當當。看車的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夏日手里握一把蒲扇,如果哪位同學因為快遲到了而把自行車隨便一放,老頭便眼睛一瞪,用蒲扇指著遠去的背影大喊:“下次放整齊嘍!”
現在回想起來,高三生活大多數時候是枯燥乏味的。永遠做不完的模擬題,永遠爭取不到的體育課,永遠送不出去的小紙條,幾乎是我的全部生活。
那個年代我們還不懂得青春和夢想,所有人鉚足了勁兒,只想考上一所好大學。至于為什么要考上好大學,考上如何,考不上又如何,我為之努力而消耗掉的青春又是什么,夢想到底要多努力才能實現,像是永遠找不到答案。
有一句話說:“青春是用來失敗的。”聽了許巍很久以后,我才真正聽懂了許巍,聽懂了許巍的青春,也理解了青春與失敗的意義。
在2004年以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許巍的生活都十分落魄。即使現在有人會拿著許巍的前兩張專輯《在別處》和《那一年》,說是他最牛的作品,但在當時,許巍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在別處》總共賣了50萬張,還是累計了幾年的銷售量,而《那一年》根本賣不動。而許巍經受的一切,是他放棄了某軍醫大學的免試入學名額換來的。他放棄一切唾手可得的安穩日子,無非是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當時有人問:“許巍,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嗎?”我猜許巍一定捧著他心愛的吉他,用嘶啞而滄桑的歌聲作為回答。
人生本來就沒有答案。過去、現在和未來,獲得答案的時候,時光也流逝成為過去。
我們每走出的一步都不可能準確無誤,青春就是用來試錯的。后來,有的人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有的人滿身傷痕硬著頭皮走下去,活出了一副好看的模樣。
搖滾慢慢被更多的人熟知。當崔健在工體演唱《一無所有》、成為搖滾傳奇的時候,許巍說他想做第二個崔健。為了這個目標,許巍在酒吧駐唱過,組過樂隊,經歷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后來的許巍成為所有人都認識的許巍。沒有人會問他:你是不是第二個崔健?因為許巍已經給自己打上了標簽,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努力、執著……
在很久以后,我理解了青春的全部意義。我終于知道,坐在課桌前張望窗外的日子,就是青春;在足球場和籃球場奔跑的瞬間,就是青春;因為遲到來不及將自行車擺整齊就向教室奮力奔跑的時候,就是青春。
那些細數著小心思、迷茫又彷徨的歲月,那些守著真誠和倔強虛度的光陰,那些渴望愛與被愛卻羞于表達的時光,那些曾經的不怎么好的過往,就是青春啊。
高考前的一段日子,我一有空就去書店聽許巍,書店老板的磁帶被我用鉛筆轉壞了幾盤。昏黃的燈光照在天花板上,落在燈罩上的蚊子的身影被放大了好幾倍。
回想起來,我甚至都不知道書店老板的名字,只記得他頭頂的發量稀疏,額頭總泛著油光,耳垂碩大,顴骨很高,看起來兇巴巴的,其實人很善良。他戴一副近視鏡,我總覺得他是在昏暗的燈光底下看書看壞了眼睛。
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告訴我別再去書店了,說馬上就高考了,叮囑我要心無旁騖,好好學習,考一所好大學。他買了一盤許巍的《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專輯送給我。
那天我們聊了很久。他告訴我,不要討厭高考,不要討厭堆滿課本和模擬題的課桌,有些事情經歷了,不管是好是壞,都值得被紀念。而被我們深惡痛絕的現在,是有些人一輩子也抵達不了的明天。
那是我第一次認真地看他。雖然他已經謝了頂,露出一個寬大的額頭,仔細看起來,他其實比我大不了幾歲。
那是我最后一次和他在書店里聽許巍。高考前的某一天,書店老板搬了家。確切地說,他連這陰暗無窗的小儲藏室也租不起了。
過了很久以后,磁帶已經在時代發展中被徹底淘汰。重復聽一首歌需要不斷地用鉛筆轉磁帶的日子,成了我們這一代人永遠的記憶。后來我用CD聽許巍,用MP3聽許巍,用手機聽許巍,卻遠不如在那個亮著昏暗燈光的二手書店里用一臺破舊的錄音機聽許巍帶感。
我也始終沒有機會告訴書店的老板,我攢了很久的零用錢才買了一部隨身聽,來聽他送的那一盤磁帶。而當我鄭重其事地把那盤《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插進去的時候,夏天已經過去了。
夏天過去了,還有高考,還有我們洋洋灑灑、熱烈無悔的青春。我再也看不到在足球場和籃球場上奔跑的少年們,看他們揮汗如雨,看一旁的女孩子笑得燦若桃花;再也見不到車棚里那個看車的白發老頭,他把蒲扇別在腰間,認認真真地把一輛輛自行車擺得整整齊齊,儼然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再也回不到那個二手書店,我一邊聽著許巍,一邊看著書店老板如數家珍地從書架上抽出一本二手書,莊嚴地交給需要它的人。
有人說,大把的時間用來彷徨,只用瞬間來成長。也許在某一刻,失敗和成功都沒了意義。勇往直前的路上,有難過也有精彩,這就是我們的青春——有血有淚,有難過也有歡喜,無怨也無悔的青春。
后來我一直在找一個理由,一個喜歡許巍的理由,或許一切都可以在《曾經的你》這首歌里找到答案。
許巍曾經年少輕狂、固執倔強,用整個青春作為賭注,賭的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多像我們每一個不服輸的人,不愿放棄、不愿將就,迷茫又無助的時候,摸一摸自己的傷口,告訴它:快好起來吧,天亮了我們還要出發。下一站,我們會抵達哪里,還是未知,但我此刻只想繼續前行。
許巍在唱到“經歷了人生百態世間的冷暖,這笑容溫暖純真”這一句的時候,也許就已經釋然了。
成為標簽,成為傳奇,成為時代的記憶,這樣的許巍已經足夠好了。但是他對曾經的自己還是念念不忘,總想用某種方式來緬懷一下自己逝去的青春,借以原諒那個曾經不羈的自己、曾經不夠好的自己、曾經讓自己失望的自己。
那就用這首歌吧!
曾讓你心疼的姑娘
如今已悄然無蹤影
愛情總讓你渴望又感到煩惱
曾讓你遍體鱗傷……
我猜,許巍也會由衷地感謝那個自己——曾經無悔地堅持,在孤獨中從未停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