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瑛
【摘要】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十分重要,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在兩稅合并下應該充分考慮兩者的選擇方式,來保證經營過程中,管理的有效進行,本文對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進行詳述,對企業兩稅合并下盈余管理稅收籌劃動機進行分析,了解兩稅合并下企業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選擇,使企業可以充分借助兩稅合并政策優勢,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關鍵詞】兩稅合并 稅收籌劃 盈利管理
一、前言
兩稅合并將內資與外資企業的所得稅進行了統一,新所得稅制下企業實現更好的效益,應該充分考慮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工作的選擇方式,來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進行,使企業經營中財務工作重要性得以滿足,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對企業稅收籌劃及盈余管理進行調整,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管理方式,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對各種避稅成本綜合考慮,選擇最優的避稅方式,才可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概述
(一)兩稅合并、稅收籌劃、盈余管理定義
兩稅合并將所得稅暫行條例與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在一起成為一部新所得稅稅法,并且將內、外資企業稅率統一,兩稅合并后,實現了內、外資企業所稅稅率統一、適用的所得稅法一致、統一規范了稅前扣除辦法、并且享受統一的優惠政策。兩稅合并的目的在于使內、外資企業競爭的公平性,遏制假外資及地方崇洋勢頭。
稅收籌劃又稱合理避稅,它是企業在稅法規定的條件下,在稅法允許的條件下,或者是稅法沒有規范的區域,以籌劃的方式,對企業自身的納稅負擔予以降低的行為,而這種行為會對國家稅收公平性產生影響,稅收籌劃前提必須與國家法律相符合,其方向與稅收政策導向一致,稅收籌劃應該在經營及投資活動前進行,它的目標是使納稅人利益最大化,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適應的稅收籌劃十分重要。
盈余管理是企業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管理者通過特定手段進行財務報告盈余水平修飾行為,它可以分為應計利潤調節,即應計盈余管理,還包括真實經營活動的利潤超縱,被稱為真實盈余管理。兩稅合并后上市公司是否可以綜合權衡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成本收益,選擇與上市公司相適應的、合適的盈余管理手段,以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盈余管理可能與會計制度相符,也可能是違反會計制度的,因此,盈余管理是一種中性的行為。
(二)兩稅合并下的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
兩稅合并后內、外資企業征繳所得稅時統一了標準,實行了法人所得稅制,并且統一了所得稅優惠政策,實現了稅率簡化合并,對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納稅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自新所得稅法通過后,表示我國兩稅合并正式實施,兩稅合并后對于高稅率企業來說,政策實行給其帶來了較大幅度的稅率的降低,而對于部分企業來說,由于兩稅合并政策的實行,會使其稅率不斷提升,因此,兩稅合并以后企業應該針對稅收政策,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未來的經營業務進行適當的稅收籌劃,而稅收籌劃會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為企業帶來籌劃成本,為了降低成本企業會通過盈余管理,進行全理避稅,目前企業盈余管理主要以應計盈余,即通過應計項目進行調整,真實盈余管理,即通過真實經營活動管理,達到利潤調整、財務報表修飾的目的。兩稅合并下企業應該基于稅收籌劃,對其的盈余管理方式進行合理選擇,以保證避稅有效性,從而使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保證企業的競爭能力提升。
三、兩稅合并盈余管理稅收籌劃動機
盈余管理稅收籌劃從成本來看,企業管理者會考慮環境改變對于成本的影響,對企業盈余分布進行適當調整,避免由于盈余的高低,對企業的經營成本產生影響,從而增強成本行為動力。避稅成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稅收籌劃的最直接動機,所得稅又成為企業進行稅收籌劃中,最為典型的稅種。有節制的進行所得稅盈余管理,是由于征收所得稅需要成本,它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實際應該繳納的稅額,當企業以自身的盈余管理,對其經營中的收入、利潤指標進行改善時,所得稅應納稅額也會同步增加,因此,管理應該慎重考慮盈余管理幅度,避免得不償失的情況發生,另外,企業應該遵從稅法要求,在實際納稅過程中,會發生除稅款外的費用,這種成本的得到較難,容易被管理者忽視,因此,也影響企業盈余管理決策。所得稅成本并不能完全杜絕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否進行,還需要管理者在收益與成本間進行博弈權衡,盈余管理選擇目的,首先是為了對企業利潤的粉飾,其次是收益增加對所得稅成本不產生影響,最后所得稅成本減少也不對收益產生影響。而這一過程存在不確定性,會計核算具有主觀性,并且與稅法存在不完善性,新的盈余管理手段不斷涌現,會計準則不能對所有盈余管理都做到完全規范,避稅機會存在,管理者有可能利用這種特性,考慮上述情況努力實現利益最大化。
四、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
(一)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理論基礎
盈余管理是國外應用較為廣泛的方式,大多盈余管理方式,選擇利用減稅法案作為理論基礎。由于減稅政策固定,企業管理多采用收益遞延等方式,降低納稅成本。在國內,我國在稅收籌劃過程盈余管理研究,很少企業以真實盈余管理,對其自身的收益進行降低。基于兩稅合并背景,對盈余管理行為進行分析,這種情況下,稅收籌劃收益不多,成本較高,企業不加考慮,只是對短期應計項目操縱達到效果。但是,如果節稅利益不大,甚至低于應計盈余管理利益,企業就不會采取盈余管理進行節稅。兩稅合并背景下,國內企業是否通過盈余管理方式選擇,達到避稅目的,需要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
(二)兩稅合并后稅率降低企業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
稅收合并背景下,企業稅率下降低時盈余管理選擇時,對于應該選擇降低成本的應計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通過會計政策、估計,以及運用資產減值進行的操縱,如:折舊政策變更、合并報表范圍變更等。兩稅合并后稅率降低,企業應稅利潤向后遞延,更少繳納所得稅,從而得到了時間價值。因而,企業基于稅收籌劃目進行盈余管理,面對的稅收政策固定,避稅收益固定、調整利潤,以真實盈余管理,會影響正常運營,以應計盈余管理,會確保企業正常運營、降低管理成本,所以,兩稅合并收益給定下,稅收籌劃盈余管理方式選擇,傾向于應計盈余管理。
(三)兩稅合并后稅率上升企業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
兩稅合并后企業盈余管理,在應計盈余與真實盈余管理間選擇時,稅率上升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不會選擇盈余管理方式,對其進行稅收籌劃,另外,兩稅合并對于稅率上升的企業,為可以更好的適應變化,設定了稅收過渡優惠政策,而在這一過程期內,企業稅率的變化十分小,盈余管理方式選擇應該進行成本效益權衡,兩稅合并稅率提高,企業稅率上升,企業稅率變化不大,速度較慢,利用盈余操控得不到明顯收益。所以,由于存在過渡期,企業盈余管理不能帶來更多收益,并用會提高有關成本,因此,不會采用盈余管理進行稅收籌劃。
五、總結
新稅法的實施,對企業的利潤及所得稅產生了影響,兩稅合并為基礎,稅率的變化是不是會使企業對應計項目操控,而進行盈余管理,從而使企業得到更多的利益。從實施過程來看,降低稅率的企業通過管理行為產生更多利潤,上升稅率的企業并沒有明顯的籌劃行為,而如何在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利管理方式進行選擇,兩稅合并下企業應該充分對自身的情況進行考慮,以科學的稅收籌劃策略,選擇適當的運用盈余管理方式,從而發揮稅收政策作用,從而使市場經濟與企業經濟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振兵.兩稅合并促進行業競爭嗎?[J].上海經濟研究.2014(11).
[2]王福勝,吉姍姍,程富.盈余管理對上市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研究——基于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比較視角[J].南開管理評論.2014(02).
[3]張崗,陳旭東.市場化進程、股權激勵與真實、應計盈余管理[J].財會通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