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翊星
“青春期”“叛逆”“個性”……正處于芳華時期的我們,不知怎的就被悄悄地冠以這些頭銜。是的,我們是不一樣,但絕非只是這樣。
六年級的暑假我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這本書,懵懂的我似乎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看到了自己苦苦尋覓的東西。像是鬼迷心竅一般,從不熬夜的我能一直看到凌晨1點,早上6點多又爬起來,眼睛剛睜開就又拿起書。那一段時間,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體驗到不一樣的感覺。一顆稚嫩的心一下子被點燃,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原來還有這樣的存在!我催著媽媽去給我借書,記得好像只用了幾天,我就把7本系列書讀完了。這種熱情,無疑是漸漸走向青春期的孩子才具有的。
升入初中,結識了新同學,我才知道,人原來有這么多種,原來是這么豐富多彩,原來我們是這么的不一樣。我就像是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接觸了不一樣的人和事。
初三,我心里的種子開始萌發,向往著《側耳傾聽》里月島雯的生活,向往著《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里海子純純的愛情。當時正熱播《你好,舊時光》,每天晚上,頂著繁重的功課,即使再累,也要熬到半夜,享受更新的幾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劇,里面的劇情我很贊同、很欣賞。處于我們這個時期,沒有那么多的心思,相反,我們擁有的,正是此時的純真、善良、執著,還透著一點點傻氣。劇里的林楊和余周周,他們之間的“喜歡”,并不是成人之間的相互“喜歡”,而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欣賞、好感,就是想成為彼此知心的朋友。我們的世界,并沒有那么復雜,只是簡簡單單的。我欣賞他們,真正優秀的人,并不會因為大人們嘴中所謂的“喜歡”“早戀”就改變,相反,他們會彼此激勵、學習,共同進步。當林楊看到自己和周周同是文理科第三名時,他笑了,我也笑了,這就是我們的時代,有什么不對的嗎?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小學到初中,我一直和一個男生玩得好、談得來。同學們就經常拿我們打趣,一開始羞得不行,被逼得分開了,后來就想通了。男女生為什么就不能做朋友?有那些想法的人,自己心里也不會純凈。我們倆小學就只是玩得來,到了初中,逐漸發現,我們的有些觀點、有些想法、有些認知、有些態度都出奇地相似。我們就好像找到了知音一樣,煩心的時候會互相傾訴。在中考前夕,所有人都特別焦慮,我們也不例外。所以兩個人就互相開導、引領,最后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假期里一起出去玩,同學們又開始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們,連我都不禁懷疑,我們真的是朋友關系嗎?幸好我媽媽很開明、善解人意,當我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她出我意料地笑了:“你們現在啊,可以說是好朋友了,這樣子也很正常。在這個時期,男生女生互相欣賞是很正常的,和異性接觸也很正常。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中,你們可能認同對方,可能也會出現意見的分歧,這都沒什么,因為你們在走向成熟。”
這就是我們啊,是那么的不一樣,有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