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玲 盧青軍 趙會娟 張懷強
【摘 要】
目的: 探討咖啡因對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I)呼吸暫停的預防性及安全性。方法:138例極低出生體重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69例。治療組在發生呼吸暫停前即予咖啡因預防性治療,觀察其在生后1周內及體重達到2.0 kg前呼吸暫停的發生情況、平均用氧時間和使用呼吸機的情況。對照組69例,在發生呼吸暫停后才開始使用咖啡因治療。結果 生后1周內治療組有4例(5.8%)發生呼吸暫停,對照組45例(65.2%)發生呼吸暫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22,P<0.005);在體重增至2.0 kg前,治療組8例(11.6%)發生呼吸暫停,對照組55例(79.7%)發生呼吸暫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41,P<0.005)。治療組平均用氧時間為(5.1±1.8)d,與對照組(12.8±3.2)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37, P<0.01)。治療組需機械通氣比率(7.2%)與對照組(30.4%)比較,有統計學差異(χ2=5.69,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高血糖、心率增快、煩躁不安、喂養不耐受、顱內出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無明顯著差異(P>0.05)。結論:預防性應用咖啡因能顯著降低極低體重兒呼吸暫停的發生率,縮短用氧時間,降低呼吸機的使用頻率。且未發現明顯副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 極低體重兒;咖啡因;呼吸暫停
【中圖分類號】R749.053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084-01
呼吸暫停是早產兒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若早產兒反復發作呼吸暫停,可造成肺出血、顱內出血,甚至猝死 [1]。咖啡因用于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已得到認可,能否有效預知防尚不清楚。我科于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對極低出生體重兒預防性的應用咖啡因,獲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我院NICU收治的極低體重兒,共138例,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及對照組各69例。治療組男40例,女29例;胎齡28~30周21例,~32周43例,~33周5例;出生體重920~1 000 g 4例,~1 500 g65例。對照組系男39例,女30例;胎齡28~30周20例,~32周45例,~33周4例;出生體重920~1 000 g3例,~1 500 g 66例。上述兩組中均不包括住院期間死亡、住院期間其他并發癥或發生特發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或首次應用咖啡因之前即已予機械輔助通氣者。兩組患兒在出生胎齡、體重、入院時的時齡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治療組入院后(尚未發生呼吸暫停)即給予枸櫞酸咖啡因(凱西醫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號H20130109,每支20 mg/1ml),首次20mg/kg,加入2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30分鐘滴完,以后5mg/kg/day加入1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維持, 10分鐘滴完;如無呼吸暫停發生,3天后逐漸減量,至停藥,總療程5~7d。用藥期間監測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仍有頻繁的呼吸暫停發作,則予機械輔助通氣。對照組按通常推薦的方法[2]進行處理,即在發生呼吸暫停時先予指彈足低、托背等機械刺激,如無效而呼吸暫停反復發作則給予咖啡因,用法、用量療程同治療組。若無效(頻發呼吸暫停)則予機械通氣。兩組患兒在防治呼吸暫停同時,均積極防治相關合并癥,如代謝性酸中毒、感染、黃疸、貧血等。
2 結果
2.1 兩組極低出生體重兒呼吸暫停發生情況 生后1周內治療組69例患兒中4例(5.8%)發生呼吸暫停,對照組中45例(65.2%)發生呼吸暫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22,P<0.005);體重達到2.0 kg時,治療組8例(11.6%)發生呼吸暫停,對照組55例(79.7%)發生呼吸暫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41,P<0.005)。
2.2兩組VLBWI平均用氧時間及需機械通氣的百分率 治療組平均用氧時間為(5.1±1.8)d,與對照組(12.8±3.2)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37, P<0.01)。治療組需機械通氣比率(7.2%)與對照組(30.4%)比較,有統計學差異(χ2=5.69,P<0.05)。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和對照組高血糖、心率增快、煩躁不安、喂養不耐受、顱內出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早產兒呼吸暫停(AOP)是指機體在一段時間內無呼吸運動,停止時間>20 s,伴有心率減慢<100次/min或出現青紫、血氧飽和度降低和肌張力低下,稱為呼吸暫停[3]。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病率隨著胎齡及低重的降低而增高,胎齡28~29周的早產兒呼吸暫停發病率可達90%,出生體質量<1 000 g的新生兒AOP發生率為84%[4]。
VLBWI呼吸暫停一旦發生,往往為頻發,持續時間較長,在發生呼吸暫停后使用藥物,有相當部分效果不太理想。我們對VLBWI進行預防性持續應用咖啡因,結果顯示VLBWI呼吸暫停的發生率顯著降低,生后1周內呼吸暫停發生率由65.2%降到5.8%;體重增至2.0 kg前,呼吸暫停發生率由79.7%降至11.6%;平均用氧時間由(12±3)d下降為(5±2)d,因頻繁呼吸暫停需用呼吸機的百分率由30.4%降至7.2%。提示預防性應用咖啡因可有效降低VLBWI呼吸暫停的發生率,減少某些合并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許植之,陳自勵.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學.第1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252~253.
[2] 辛穎,魏克倫·有關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幾個問題[J]·小兒急救醫學,2002,9(1):63-64.
[3]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45-247.
[4] Moriette G,Lescure S,EI Ayoubi M,et al.Apnea of prema-turity:whats new[J]?Arch Pediatr,2010,17(2):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