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股溝疝采用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而觀察組則行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83.33%相比,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兩組的住院費用、VAS評分、術后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腹股溝疝患者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手術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59-01
腹股溝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科疾病,好發于老年人和嬰幼兒,不僅危害患者健康,還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當前在治療腹股溝疝時,手術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其中無張力疝修補術因為具有住院時間短、恢復快、創傷小等諸多有點,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上[1]。因此,本文對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運用在腹股溝疝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年齡21—70歲,平均(44.1±12.2)歲,其中女性30例、男性30例,疾病類型:20例為斜疝、10例為直疝;觀察組年齡21—72歲,平均(44.8±12.8)歲,其中11例為女性、19例為男性,疾病類型:23例為斜疝、7例為直疝。兩組的基本資料如疝氣類型、性別等比較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操作如下: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后,選擇腹股溝處作為手術入路,作一個斜切口,將腹外斜肌腱切開,確定疝囊位置后,對精索進行游離,于疝囊下1.5cm處將腹橫筋膜切開,剝離,高位游離疝囊后,經疝還口將疝囊返回腹膜腔,將疝環充填物置入,對填充物進行固定,縫合,徹底止血后,將成型補片置入,縫扎固定,將多余的疝片減去,將切口關閉,結束手術。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則行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如下操作: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在腹外斜肌腱膜處作一個切口,與補片大小一致,找到疝囊后對精索進行游離,將補片植入精索后方,對腹橫筋膜表面進行整齊覆蓋,并且間斷縫合補片四周與腹股溝韌帶、腹內斜肌、恥骨腱膜以及橫肌腱弓,然后確定無活動性出血后,關閉切口,結束手術,并且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和記錄兩組的各項臨床指標,包括術后恢復時間、手術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中出血量等,并且運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價兩組的術后疼痛情況,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明顯。
1.4 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療效:①痊愈。病灶完全修復,臨床癥狀消失,且隨訪6個月-1年,患者沒有再次復發;②有效。病灶基本修復,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且隨訪6個月,患者基本無復發;③無效。病灶修復效果差,且再次復發或病情加重[2]。
1.5 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16.5軟件分析,運用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比較,而計數資料對比則行X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83.33%相比,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兩組的住院費用、VAS評分、術后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腹股溝疝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以腹股溝區突出包塊、疼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增大包塊體積,加重腹壁破壞,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出現梗阻或嵌頓,危害患者健康[3]。近年來,隨著人工材料的發展和增加,無張力疝修補術被廣泛運用在臨床,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具有較廣的手術指征,手術耐受性好,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和兒童;②在腹股溝區不需要進行廣泛的解剖操作,能夠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適度;③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4]。但是有研究發現,修補材料和手術操作是誘發患者術后復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臨床操作中,應該充分重視圍術期處理,合理選擇材料,對空間進行合理游離,妥善固定和處理補片與網塞,術后對腹壓進行控制,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降低疾病復發率[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83.33%相比,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兩組的住院費用、VAS評分、術后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中,運用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操作簡單、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諸多有點,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國浪.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和傳統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及安全性[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08):1135-1136.
[2] 歐陽可鑒.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0):136-137.
[3] 劉天樹.應用傳統疝修補術和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01):134-135.
[4] 蔣有軍.2種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對照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122-123.
[5] 姚競智,徐洪全,王貽東,王濤.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