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常紅

我平日里喜歡看中醫(yī)方面的書籍,常常沉迷在藥草的世界里。藥草有很多種,如同這世上行行色色的人。每一種藥草經過炮制變成草藥都有它獨特的功效,就像人經過學習后術業(yè)有專攻。
草藥杜仲具有益肝補腎,治腰脊酸疼的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托毒排膿;蟬蛻可宣散風熱、祛風止痙;茯苓可治脾虛食少,驚悸失眠……與之類似的,有的人經過學習計算機成為技術員;有的學習會計成為注冊會計師;有的學習法律成為律師……
然而即使藥草“神通廣大”,能夠藥到病除,但亦不是萬能的,就像人需要團隊協(xié)作才能發(fā)揮更強的作用一樣,為了將一種病治好,草藥們總是通力合作。黃芪與黨參、白術合作,能補氣健脾;桂枝與白芍聯手能治外感風寒、表虛有汗者;附子與人參、干姜等為伍,可治休克、心力衰竭等癥……
我們在治療咳嗽時常食用的甘草片,主要成分是甘草。甘草有“國老”之稱,其性平,味甘,能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它能使大辛大熱的附子收起自己的火爆脾氣;也能使苦寒之至、滌蕩腸腑的大黃不至攻伐過甚。甘草幾乎與誰都能合得來,與白芍在一起能夠酸甘化陰;與生姜合作能辛甘化陽。看似甘草是每一味藥的好搭檔,每一味藥都離不開它,有種說法叫“無甘草不成藥方”,正因如此,甘草才有“國老”之稱。
然而正是甘草這種特點,決定了它有時候不能獨當一面,擔當不了主力軍。驅散寒邪,回陽救逆,它不能替代素有“扶陽第一藥”之稱的附子;下熱毒、除積滯,它要求助于有“將軍”美譽的大黃。
每每讀到甘草的種種好處和種種不能,我都不由得會心一笑。萬物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點。就算在團隊中是“多面手”類型的人,亦有不能獨當一面的限制。
藥草如人,人如藥草。有一技之長,還要有團結合作的能力,方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