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軍

豬蹄又稱蹄花、豬腳、豬手;因其營養豐富,價廉物美,味美湯鮮,不肥膩,口感好而倍受人們的喜愛;據《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豬腳能“填精益腎而健腰腳,滋胃液以潤皮膚,長肌肉可愈漏瘍,助血脈能充乳汁,較肉尤補”。
中醫認為:豬蹄性平,味甘、咸;具有益氣血、補虛弱、催乳汁、填腎精、健腰膝、潤肌膚、固牙齒、托瘡毒等功能;適用于產后氣血虧虛、乳少或乳汁不通、體質虛弱、腰膝酸軟、腎虛水腫、風濕痹癥、筋骨不利、癰疽瘡腫、出血或失血以及皮膚干燥,皺紋早生和營養性疾病等有較好療效。
據現代營養學分析:每100克豬蹄中含水分58.2克,蛋白質22.8克,脂肪20克,膽固醇200毫克、碳水化合物1.7克;另外,還含有鈣、磷、鐵、鋅、維生素A、B1、B2以及尼克酸等成分。豬蹄中含有較多的大分子膠原蛋白可以水溶液的形式貯存于人體組織細胞中,改善細胞營養和新陳代謝,能使人體的皮膚豐滿、潤澤、白嫩。豬蹄中含有大量的鈣、磷、鋅等礦物質,燉豬蹄時放點醋可使骨中的鈣、磷、鋅等溶解在湯中,蛋白質也易被人體吸收。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豬蹄有以下幾大保健作用。
豬蹄的美容養顏作用,主要是因為豬蹄含豐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一種由生物大分子組成的膠類物質,是構成人體皮膚、筋腱、牙齒、骨骼等組織中最主要的蛋白質成分,約占人體總蛋白的1/3。膠原蛋白不但對維持細胞的可塑性極為有利,而且還對維持人體細胞的水分極為重要。膠原蛋白缺乏時,機體細胞的代謝就會減弱,細胞的可塑性就會出現衰減狀態,就會造成人體多種器官萎縮,彈性降低,皮膚和粘膜干燥,出現皺紋,所以膠原蛋白缺乏是導致皺紋增多、促進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膠原蛋白還有促進毛發、指甲生長,保持皮膚柔軟、毛發光澤的重要作用;經常食些豬蹄,對延緩面部皺紋的出現、防治進行性肌營養障礙、改善微循環、預防消化道出血以及失水性休克等均有重要意義。大手術后以及重病恢復期的老人和婦女,吃豬蹄還可改善組織納水機能低下的狀況;有利于組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的恢復,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所以傳統飲食中常把豬蹄作為滋補養顏的佳品。
如果能找到貯存水及改善水代謝的最佳營養物質,這對改善組織細胞的營養狀態及抗衰老防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幾千年來,中醫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用龜板膠、鱉甲膠、鹿角膠、阿膠等膠類物質,作為滋陰潛陽、強筋壯骨、補精益血的藥物。這些膠類物質,現在已知都是生物大分子的膠原蛋白質,它們在結構上有較大的空間,而維持生命的結合水就是穩定大分子結構的必要成分。現已證明,膠原蛋白質的三股螺旋等蛋白質晶體結構的形成,跟結合水的能力有關。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食用大分子膠原蛋白質,諸如鱉類的甲殼、肉皮、肉骨等。而豬蹄膠凍、豬皮膠凍以及雞、魚膠凍等,均是大分子膠原蛋白質的極好來源,其中還含有肌紅蛋白和胱氨酸等營養物質。這類膠原蛋白是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并且易于吸收和利用,具有補益精血以及滋潤皮膚、光澤頭發之功能。總之,豬蹄一類食物抗老防癌的機理是;透過含有膠原蛋白的水(體液)去影響某些特定組織的生理機能,從而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能力,收到延緩衰老和抗抑癌癥之效能。
豬蹄對人的神經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質由眾多的氨基酸組成,而每三個氨基酸中有一個甘氨酸。食入豬蹄后,在人體小腸中膠原蛋白可被轉化為大量甘氨蛋白酸,這些氨酸不僅能在人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能產生對中樞神經的鎮靜作用。因此,食用豬蹄有利于減輕中樞神經過于興奮,對焦慮狀態及神經衰弱、失眠等也有改善作用。另外,甘氨酸也存在于人體脊髓的中間神經元之中,當中間神經元遭受破壞時,補給甘氨酸是必要的。甘氨酸能夠抑制脊髓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的興奮性,并可引起脊髓神經元的超級化。所以,食用富含甘氨酸的豬蹄對調整正常的次神經元的功能活動有積極作用。由于豬蹄中所含的甘氨酸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人們還發現,有的人時常小腿抽筋或麻木,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的痙攣現象,常吃豬蹄湯也有一定治療和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