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鼠云無心

三文魚和生蠔是經常被生吃的海產品,人們生吃海鮮以及虹鱒魚甚至雞蛋,往往是覺得風味更好。而對于蔬菜,很多人選擇生食是認為“加熱破壞了營養物質”,甚至有了“生食療法”的概念。
生食,真的會更健康嗎?
在蔬菜的各種營養成分中,膳食纖維和多酚化合物是動物性食物中沒有的。因為很多人吃的蔬菜不足,所以對它們的攝入往往也比較少,所以總體上說多吃蔬菜有利于健康。許多維生素和多酚化合物不太穩定,在加熱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生食有利健康”似乎有些道理。
許多科學論文探討過蔬菜生熟對健康的影響,200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發表過一篇綜述,匯總了三百多篇討論生熟蔬菜與癌癥風險關系的科學論文??傮w而言,蔬菜水果有利于降低癌癥風險,而生吃的蔬菜效果更為明顯一些。
這似乎也支持了“生吃有利健康”的說法。
不過,那篇綜述的作者也指出:這些研究基本上是流行病學調查,說明的是“生吃蔬菜的人群癌癥發生率低一些”而不是“生吃蔬菜降低了癌癥發生率”。實際上,這些調查往往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生吃的蔬菜”和“熟吃的蔬菜”一般并不相同,比如生吃的是生菜、蘿卜、洋蔥之類,而熟吃的可能是豆角、土豆之類。這些研究并不能回答:把那些生吃的蔬菜做熟了吃會如何?
蔬菜被致病細菌污染的概率不像動物性食品那么大,但也并非一定安全。
國外已經發生過多起黃瓜、生菜、菠菜、豆芽等蔬菜的大規模細菌污染事故。因為發生過多起因豆芽而導致的細菌感染,現在美國FDA要求:豆芽出廠前必須進行致病細菌的檢測,合格了才能夠銷售。
很多蔬菜和豆類生吃的風味口感很差,于是人們就把其榨汁或者打漿來喝。但蔬菜汁或者蔬菜漿也很難喝,于是又加入大量的糖、蘋果汁或者梨汁。這實質上就是通過“加糖”來改善風味,而糖或許是現代人飲食中最不健康的因素。加入了大量糖的“蔬菜汁”,也就完全談不上健康了。
更重要的是,榨汁和打漿都是通過高速剪切破壞植物細胞,把細胞內的營養物質釋放出來。大家的想法是“破壁”幫助細胞內營養物質的“釋放”,而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和多酚化合物會發生氧化。跟煮熟相比,到底哪個破壞得多也很難說。如果是濾去了“渣”的蔬菜汁,也就損失了大多數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就更談不上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