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強,舒 婷,劉小龍,歐陽滿,鄭 敏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馬鈴薯在全球的種植范圍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進入21世紀后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別占世界的27%和22%[1],但平均產量僅為發達國家的1/3,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排在世界第102位。
馬鈴薯塊莖含水量約80%,干物質約20%,主要為淀粉,此外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等,具體見表1。

表1 每100 g馬鈴薯營養成分表
馬鈴薯中蛋白質含量約占2%,在塊莖類作物中含量最高。相比于其他蔬菜和主糧,其氨基酸種類更加豐富,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他谷物賴氨酸含量很低,而馬鈴薯的賴氨酸含量卻很高。
馬鈴薯蛋白質可分為3種,①馬鈴薯糖蛋白,含量約為40%。②蛋白酶抑制劑,含量約為50%。③其他高分子蛋白,含量約為10%。其中馬鈴薯蛋白酶抑制劑具有抗癌、抗菌活性,同時可使人體獲得高飽腹感,具有減肥效果。
馬鈴薯淀粉是馬鈴薯最主要的成分,相較于其他主糧作物的淀粉其含水量更高,因此馬鈴薯淀粉的熱量更低,對于目前被富貴病困擾的病患來說,食用馬鈴薯比其他主糧更為健康。除此之外馬鈴薯淀粉中幾乎不含脂肪,因此其減肥功效也較其他主食更好。研究表明,不同的烹飪方式對馬鈴薯淀粉的影響不同,油炸烹飪則馬鈴薯中的抗性淀粉增加,而水煮馬鈴薯則可消化淀粉含量明顯更高。
研究表明[2],馬鈴薯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可改善日常飲食營養的多酚、類胡蘿卜素、黃酮類、多胺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Arun等[3]發現馬鈴薯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酚類含量最高,具有很高的清除自由基活性。馬鈴薯皮中還含有α-茄堿(0.001~47.2 mg/100 g)等抗營養因子,在低含量狀態下具有抗癌作用。
馬鈴薯富含膳食纖維。與水稻、小麥相比,馬鈴薯的纖維含量約為水稻、小麥的10倍。因為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所以食用馬鈴薯有利于清理腸道,促進排便。從而及時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對痔瘡、大腸癌等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此外,膳食纖維進入腸道不能被腸道吸收,其強大的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效率,從而降低血糖含量,對糖尿病有良好的預防作用[4]。腸道不能吸收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因此可以減少食物攝入,對于保持健美的身材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馬鈴薯維生素C含量豐富,約為27 mg/100 g,馬鈴薯中的維生素C,正是小麥所缺乏的。維生素C是人體正常代謝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維生素C,將嚴重影響人體及生命健康,如大航海時代的壞血病。維生素C在人體中有兩種存在形態,分別為氧化形態和還原形態。適當補充維生素C,可以降低心臟疾病、癌癥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馬鈴薯中維生素B1、B2、B6等含量也很豐富,水稻、小麥淀粉中這類維生素含量很低。缺乏B族維生素會使人患腳氣病。
馬鈴薯中鉀含量豐富,鉀元素對于維持人體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鉀元素也是維持心臟、腎臟、肌肉、神經和消化系統的重要元素[5]。同時馬鈴薯屬于生理堿性食品,馬鈴薯能夠中和體液在日常生活中吸收較多的鉀元素,避免吸收過量鈉元素,有利于保持健康[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