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半年,我國智能門鎖產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原有高增長速率的基礎之上,仍然保持了較高速率的增長趨勢。同時,2018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超過了百分之一百,并且從我們監測到的數據來看,四大市場渠道——房地產開發商、門配、安防、零售渠道都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跨界品牌進入的力度也越來越廣,預計2018年智能門鎖的產銷量超過全年的預期應該在可預測的范圍之內。
但是智能門鎖產業發展火熱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在產業高速發展期間看到或預料到一些其它的東西,那就是如何透過現象看發展的本質?智能門鎖產業真的如外界所說的那樣火熱嗎?在火熱的背后又隱藏著一些什么呢?會不會有隱憂呢?讓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智能門鎖高速發展,無論從數據還是發展的眼光上看,未來五年內的發展都是不容置疑的,這一點已經在業界達成了共識,但是看似火熱的產業背后難道就只有高速了嗎?其實不然,火熱的背后其實還隱藏著很多的東西。
從目前我們統計監測到的企業數據來看,有生產廠地的企業接近1300家,品牌數據已經超過3000個,而從2018年理想預期的1600萬套來看,廠均年產、銷量也就是 1.231萬套,月均1000套;如果從品牌端來分析的話,品牌年均產、銷量是0.533萬套,月均是 0.044萬套,也就是月均440套左右,以這個銷量來看,哪個企業,哪個品牌能吃飽?同時從TOP20品牌監測數據來看,TOP20上半年的產、銷量占比全行業接近65%份額,那么其它1000多家企業平均產、銷量又是多少?如圖 1所示。

圖1 智能門鎖企業、品牌、TOP20銷售統計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判斷出,現在智能門鎖產業火熱的背后,其實大家看的都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就以筆者測算過的企業經營數據來看,目前絕大部分智能門鎖生產企業均處于非盈利的狀態,大家看好的是智能門鎖火熱的未來,而不是現在,并且未來則是不太確定的發生。因此,透過數據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現在智能門鎖產業看似火熱,其實還處于深度的投入期,而并非收獲期。
上段提到,進入行業的大部分企業是看好未來發展的,可是未來是自己的嗎?我們可以看一下相關產業或成熟產業的發展歷程,以手機、家電(跨界進來最多的)這兩個產業為例,在產業高速發展的初期,手機行業可謂是千牌競過,戰斗機橫行,就算智能手機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數得上來的品牌也有不止幾十個上百個,但是如今呢?除了幾個大品牌,有誰還能想起來十個以上品牌的名字呢?
再看看家電領域,無論電視機、洗衣機還是冰箱,我們現在還有誰能想起來十個以上的品牌名稱呢?這就是成熟產業的特征,產業高度集中、質量高度穩定、品牌高度知名,三高造就了產業成熟,但成熟的背后墊下的卻是累累的白骨,這就是產業發展冰冷的邏輯。
那么回過頭來看,智能門鎖產業又處于哪個發展區間呢?從目前來看,相當于處于智能手機發展的初期,或者是家電產業發展的上升期,這個區間發展的特征是:企業多、品牌多、數量增長快、淘汰率高、機會多。這也是對為什么大部分跨界品牌選擇在這個時機進入市場的最好的解讀吧??墒沁@個行業冰冷的規則是不會變的,未來雖然已來,但卻不一定是自己的未來,從其它行業和對智能門鎖產業的數據分析來看,如果這個產業未來五年走向成熟的話,近兩年的淘汰率將會超過八成甚至九成以上,未來的數據分析也將會從現在的TOP20開始,直接上升到TOP10甚至是TOP 5,而這些TOP將會占據智能門鎖產業絕大部分的份額,這就是未來,希望未來被淘汰的不是少數人。
說過了未來的殘酷,我們再看現在,全行業都在研究火熱,市場是真的火熱嗎?每家企業心里都有一本帳,知道自己的出貨量,清楚自己的銷售情況,但總體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火熱的概念:消費者主動接受,終端市場開始走向銷量的高速增長,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是目前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調研了全國主流的25個城市的智能門鎖經銷商,反饋回來的數據是消費者開始主動接受了,終端市場正在開始走向高速增長,但由于前期的基數過低,且市場競爭激烈,銷量的增長并沒有完全養活自己,至于商業模式?先賣幾把鎖算幾把吧?這是火熱嗎?完全是虛火過旺。如圖 2所示。

圖2 智能門鎖銷售商單店日自然銷量示意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智能門鎖終端銷售增長較快,但目前終端的凈銷售量仍沒有達到單店 1套的水平,這樣的產業、這樣的市場算不算火熱呢?而且從實地調研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經銷商反饋現在的市場越來越難做,雖然詢問的人多了,但是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了,銷量的增長還是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甚至一些經銷商自嘲為“苦逼的賣鎖人”,由此可見雖然行業火熱,但終端市場卻未必有那么熱。究其原因是:企業、品牌數量過多,雖然總量增長驚人,但企業和品牌增長更加驚人,沖淡了市場的熱度,導致市場并非是想象當中的火熱。
其實這個問題筆者在年初的文章《盛世危言——日益火爆的智能門鎖產業的危機意識》當中已經提到了“質量之危”,并且很不幸的是在上半年被言中了一次,但是仍然沒有太多的人去關注這個問題,更多的人和企業都在蒙頭狂奔,生怕在這一輪大發展當中被同行們拉在后面,可是這個問題真的不重要嗎?同筆者有過十幾年交往的一家企業,也是智能門鎖領域可以講是存活動現在唯數不多的企業之一,其帶頭人謝總說的話,筆者很認同:“現在我們活著,說明之前我們犯的錯誤不多,同時也說明我們的產品質量還算是可以的”。
其實在企業和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競爭雖然激烈,但比的卻是誰犯的錯誤少,誰不犯原則性錯誤,少犯錯誤可以讓自己跑的更快,少犯原則性錯誤可以讓自己活下來,甚至活的更好,而產品質量問題恰恰就是原則性錯誤,一旦犯下,將會是滅頂之災。筆者這幾年經歷了幾家由盛轉衰的企業,無不是由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可是如今,因為競爭的激烈,一些有想法的人和企業又開始在質量方面想辦法,用所謂的“特殊材料”,縮減配置,減少流程,而這類企業基本上在筆者調研之后就已經被判了死刑,未來是一定不會屬于他們的,可這樣的企業少嗎?
筆者不止一次在各種會議上和企業家交流,說到價格戰,在任何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產業逐漸走向成熟,價格戰是一定會發生的,只不過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殘酷的還是更殘酷的??墒乾F在大部分的企業仍然沒有進行充分準備,仍然覺得高利潤下的數量增長是正常的,只是市場的發展卻并沒有以他們的意志為導向,2018年年中開始的價格戰讓很多的企業準備不足倉促上陣,反而是一些互聯網企業搞得風生水起,因為互聯網企業對價格戰是最熟悉的。
從筆者團隊監測的數據來看,從2018年以 6.18為節點開始,截止到目前,智能門鎖終端銷售價格直接下降了一個端位,線下的主戰場從2500-3000元直接下降到2500元以內,而且1300-1800元這個端位的智能鎖在線上成為了最主要的戰場,2000-2500元的價格反而成了次要戰場,而且僅有部分企業仍在堅持3000+端位的,這表明了價格戰已經開始,而且目前來看還算是理性的,但卻是更加殘酷的,因為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戰略級別的虧損,這個時候一定意味著產業之間的競爭開始步入中段,而實力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實力,還是產品、資金、市場、技術、生產等多個維度上的綜合性競爭。
智能門鎖不同于其它類型的消費品,它是一個需要高技術難度安裝、重用戶使用體驗的產品,因此同比其它類別的消費品,服務儼然成為了智能門鎖產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安裝服務,安裝直接決定了智能門鎖在使用過程當中的質量、體驗及售后的成本等諸多因素。這一點線下基本上是由銷售商自行解決,目前問題主要存在于沒有規范,而不在于服務不好。而線上則成為了制約體驗甚至是智能門鎖普及的關鍵因素。盡管目前有很多電商企業聲稱有3000+的服務網點,但實際上目前基本上都是通過第三方服務平臺來解決,安裝體驗同買彩票一樣的不平衡,君不見,在天貓、淘寶、京東平臺上,對于智能門鎖,大部分買家的吐槽都集中在安裝服務上。可以說,如果服務問題不解決,智能門鎖就得不到普及,這也是目前很多企業特別是電商品牌沒有認識到的問題。

天貓商城中隨機指紋鎖評論截圖
究其原因,之所以第三方服務平臺的服務質量極度不穩定,甚至出現大量服務問題的核心本質沒有規范、不夠專業、散兵游俑式的派單制導致了接單人員除了金錢制約之外沒有任何的制約,同時因為消費者與廠家沒有連接,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安裝人員不會承擔任何的責任與后果,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和廠家,缺少了監督,導致了平臺的制約力非常弱,出現安裝問題甚至飛單(退貨從安裝師傅處買鎖)的比率居高不下。
因此,安裝服務之殤直接制約了智能門鎖產業的健康發展,只有出現了專業化的安裝售后服務團隊或平臺之后,才有可能將安裝售后服務問題解決,全面實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題外話:最近由一些實力較強的智能鎖專業經銷商,組織了安裝售后服務平臺,基本上完善的解決了上述的問題,希望未來能走的更好,形成安裝、售后、服務的專業化、流程化、數據化的新模式)